藍思科技技術工藝創新持續進化,客戶資源與規模交付造就龍頭地位
作者:未知時間:2020-03-16 來源:太平洋證券
北京時間03月16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近期因全球疫情擴散所帶來的情緒恐慌,帶動A股出現一定程度調整,但當下對于藍思而言,仍是極佳的再布局時點-自去年8月報告首推,10月深度報告以及后繼續的多篇報告推薦公司以來,我們一直強調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工藝創新,無論是在同質化競爭激烈,外觀差異求新的智能終端市場,還是在品質考核嚴格,準入門檻極高的車載等市場,藍思均在供應鏈內均居于頭部位置,這是藍思區別于其他競爭對手的核心技術與工藝優勢的體現。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316/56557.html
全面屏外觀持續高質量進化,行業地位與價值攀升體現的是工藝與技術的完美結晶。2020年2月以來,藍思出現在了幾乎全部智能手機終端品牌新產品、新技術與工藝的發布中:先是蘋果發布了環繞式觸摸屏的全玻璃iphone專利,然后VIVO也發布了最新概念手機APEX2020。APEX2020采用了120°全視一體屏,120°全視一體屏是在屏幕彎曲90°的瀑布屏之上更進一步,讓柔性OLED屏幕向內再彎曲30°,屏幕延伸至手機的背部,從而徹底消滅手機的傳統中框,屏占比超過100%,手機的側面變成了屏幕的一部分,實現了觀感和手感的雙重一體化。
無論去年四季度的90°瀑布屏,還是今年的120°全視一體屏,本質而言都是全面屏形態的繼續進化,屏占比越高,手機觀感上的一體性則越強。然而玻璃這樣的脆性物質,要在保持一定外觀強度和落摔表現的前提下,實現彎曲甚至于兩次內彎,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再考慮到消費電子智能手機動輒數百萬乃至千萬臺的出貨量要求下的同一性與精密性,目前業內能做到這一工藝水平批量交付能力的企業只有藍思等極少數頭部企業。
消費者對全面屏觀感的持續追求、對于背蓋乃至手機玻殼表現力多樣化的渴望,推動著行業工藝的不斷進步。我們在過去的報告中也一直強調,過去兩年,在行業遭遇金融去杠桿、多數企業現金流出現問題,甚至發生控股股東變更的背景環境下,藍思是業內唯一做了大規模逆周期全新技術鋪墊與產能擴張的廠商。因此在這輪浪潮的推動下,其領先優勢將持續擴大:工藝領先決定了優異的產品價格,而獨家交付能力以及產能鋪墊則帶來規模優勢,二者結合奠定了藍思遠超行業的盈利基礎,而這也是過去兩個季度我們所看到的。雖然當下疫情擴散對全球電子制造的下游需求帶來一定負面影響,但是藍思的強大技術韌性與一線客戶的緊密合作,會成為這種背景下超預期的重要保障。
特斯拉,藍思品質與交付能力的又一現象級表現。特斯拉憑借過去十數年與傳統車企截然不同的高性能與智能化表現,坐實了新能源車品牌一哥的行業地位,而在2017-2019年先后推出的Model3和Model Y更是將特斯拉的成功推升至一個新的高度,3月10日,埃隆馬斯克通過twitter宣布了特斯拉的第一百萬輛新車正式下線。這意味著,特斯拉成為首個銷量破百萬輛的電動車品牌。
而對特斯拉的A股電子產業鏈完成梳理后, 藍思科技 依托其所提供的顯示外觀件,再次成為最值得重視的T系供應鏈標的:組件單品價值較大,工藝精湛,份額也是獨占鰲頭,而且與國內一些供應商做的是后期維修件與替換件不同,公司是特斯拉的前道預裝一級核心供應商,這與公司領先于行業的工藝水平是悉悉相關的。此外,我們注意到藍思在S、3和Y的逐代進化中,所做的產品、覆蓋面、份額都在逐步提升,在結構件領域垂直整合已經成為藍思的重要發展方向。
藍思是特斯拉的全球核心一級供應商,供給特斯拉的車型涵蓋當下最火熱的3與Y,囊括中控屏、交互控制和壁柱等車控電子產品,公司不同園區的工廠已交付批量產品給特斯拉工廠超過一年以上。車載領域的技術儲備和工藝要求其實非常高,這個領域藍思所秉承的行業護城河其實比消費電子等產品更高,藍思當前的下游供應客戶覆蓋也充分說明了這一問題,特斯拉、保時捷、奔馳、寶馬大眾等一線廠商均把藍思列為戰略合作供應商,其行業先發影響力可見一斑。
總結與投資建議:維持買入評級。智能手機行業是消費電子皇冠上的明珠,業界最先進的材料、技術以及加工工藝都會率先用在智能手機上面。也正是這樣,使得智能手機迭代的速度相當快,幾乎是半年一小變,一年一大變。在這樣的節奏之下,外觀領域的持續更新與進化,成為手機廠商差異化競爭的重中之重,而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中異軍突起的代表,亦是在優質的性能表現、差異化的精美外觀方向下足了功夫。
藍思在玻璃、陶瓷、藍寶石等外觀件產品的生產制備方面具備深厚的技術工藝儲備和經驗積累,在手機、可穿戴、汽車等下游應用領域均已頗有建樹,在外觀創新備受終端品牌客戶重視的大環境中,公司獲得了行業頭部客戶的充分認可,集結了全球幾乎所有頭部的優質客戶,全球中高端資源正在加速向藍思聚集。在這種背景下,智能手機上由于全面屏的全面進化,藍思所提供的玻殼正在逐漸向整體機殼以及各類結構件垂直整合;汽車上亦然,藍思所供應的中控電子件正在向各類車載整裝件、結構件垂直整合,這種縱向與橫向的雙重擴增趨勢是藍思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托,我們看好公司穿越行業周期的核心競爭力,預計2019-2021年分別實現凈利潤26.05億、38.99億和47.12億,當前股價對應29.96、20.01和16.56倍,維持買入評級。
藍思科技(300433)技術工藝創新持續進化,客戶資源與規模交付造就垂直整合龍頭地位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