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99精品-九九99靖品-九九99九九视频在线观看-九九99九九在线精品视频-曰韩一级-曰韩一级毛片

TCL科技表示有信心華星光電營收增長和盈利能力超過去年水平

作者:未知時間:2020-04-03 來源:和訊網

[摘要]TCL科技表示,有信心華星光電營收增長和盈利能力超過去年水平。對于豪情壯志TCL科技,華星光電能否力挽狂瀾,扭轉盈利能力逐年下降的趨勢呢?

    北京時間04月03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TCL科技:何以造就華星光電10年倒V型成長路。3月31日,更名為TCL科技的TCL集團發布2019年報。2019年TCL科技按備考口徑實現營業收入572.7億元,同比增長18.7%,凈利潤35.6億元,同比增長0.5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6.18億元,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僅為23,512萬元,僅相當于翰林匯2019年的扣非凈利潤,2009年籌備成立之初以振興民族面板產業的華星光電,業績一路下滑,幾乎淪為“雞肋”。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403/56765.html

  針對和訊網關于年報的相關問題,截止發稿,TCL科技未有任何回復。

  鷹的重生之TCL高管頻繁更替

  實際上一直在資本市場長袖歌舞的TCL及掌舵人李東生,從來不缺乏話題,2006年,李東生寫下了—《鷹的重生》一文;2012年,《鷹的重生》一書正式出版,重點講述TCL的30年成長史。

  鷹文化一度多年在TCL被抬至核心位置。

  2000年,金喜善代言的TCL手機廣告風靡一時;2004年1月,TCL并購法國湯姆遜全球彩電業務和阿爾卡特手機業務,TCL正式開啟海外市場的開拓與家電產業之間的渠道共享。

  2013年,TCL通訊實現營業收入152.95億元,凈利潤2.54億元,扭虧為盈,實現智能化轉型,其中海外市場銷量5,037萬臺,占比手機總銷量的91.25%。

  同期TCL多媒體實現營業收入314.57億元,虧損9,195萬元,在智能電視分岔口押寶互聯網電視的TCL多媒體在持續虧損的路上漸行漸遠。

  在TCL各大產業,虧損意味著高管的更替,因而TCL集團一度高管更替頻繁,TCL多媒體相繼經歷過于廣輝、趙忠堯、郝義、薄連明、梁耀榮等人的掌舵,但并未改變TCL多媒體盈利的萎縮局面。

  2019年1月,經歷過重大資產重組之后的TCL,再次迎來高管離職潮,CFO黃旭斌、高級副總裁王成、李書彬、郭愛平、于廣輝、王軼、何軍等數位副總裁 辭職。

  重組后的TCL科技,定位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為核心主業的全球領先智能科技公司。

  作為TCL科技核心的產業—華星光電與翰林匯,卻分別走出兩條不同的趨勢線。

  華星光電—含金鑰匙出生的民族液晶面板

  根據公開資料,華星光電,2009年11月籌備,2011年8月即實現投產,2011年10月進入量產且開始為TCL通訊供應面板及模組,同年實現營業收入1.36億元。

  借用鷹在40歲時脫喙、斷趾、拔羽以獲重生的故事,李東生開始重塑TCL,投資245億的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高舉高打的華星光電,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是深圳國資委真金白銀支持的重點企業之一。

  2009年11月, TCL科技前身—TCL集團聯合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超科技”)成立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0億元,各自出資5億元,持股比例均為50%。

  2009年籌備期,2005年2月加入TCL的高級副總裁賀成明被委以重任,法人代表兼董事 CEO,是 TCL 液晶模組項目和G8.5 代 TFT 液晶面板項目籌建和管理的主要負責人。入職TCL集團之前,賀成明是LG面板駐香港的代理商,與日立、LG有多年密切的聯系。

  華星光電成立之初,賀成明曾如此表示,“我們現在已經有30多名資深工程師,均有面板產業有十年以上經驗,來自于日本、韓國和我們臺灣地區。現在這個技術團隊65人,其中有30多人是剛才講的資深經驗人士,制程的技術他們完全掌握。到2010年,TCL將向中國本土招聘100名人才,他們將受到上述大師的1對1的培訓”。

  2010年,TCL集團與深超科技分別再次增資10億元,華星光電注冊資本30億元,持股比例不變。

  2010年,華星光電外聘核心技術人員,陳立宜、金旴植相繼進入高管名單,分別任職高級副總裁與副總裁。二者曾分別任職于臺灣奇美電子與LG,擁有液晶面板行業經驗。

  隨同陳立宜一起加入TCL集團的還有奇美電子電視面板事業處技術總監陳政嶸在內的近百人團隊。

  據說,TCL李東生曾半開玩笑說,華星光電集合了世界液晶面板的精英。

  2011年,TCL集團與深超科技再次增資華星光電,注冊資本增加至100億元,其中TCL集團持股比例增加至55%。

  2013年7月初,陳立宜因涉嫌違規挖角友達、奇美、群創等臺企員工被立案。

  2014年,TCL集團收購深超科技合計30億元注冊資本投資,權益持股比例增至85.69%,其中直接持股85.43%,并利用西藏山南星漣創業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作為高管股權激勵平臺。

  2014年4月28日,華星光電與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成立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70億元,雙方各出資35億,分別持股比例50%,建設第6代 LTPS•LCD/AMOLED 面板生產線,投資總額160億元。

  2015年,華星光電t1工廠最大產能達15 萬片玻璃基板/月,成為世界最大的 G8.5 代液晶面板生產線;t2工廠 1 期產線投產后,產能和良品率提升。

  2016年,華星光電第6代 LTPS 產線完成生產爬坡;全球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第11代 TFT-LCD 及 AMOLED 生產線于11月30日開工建設。

  2017年,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居全球第五位,其中 32 寸液晶面板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二,55 寸液晶面板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三。

  同年,華星光電盈利抵達高峰,期間要約收購港股上市公司—華顯光電,持有其53.81%的股份,實現合并財務報表,也是其業績提升的主要驅動力。

  2018年,華星光電始終保持滿銷滿產;武漢 t3 低溫多晶硅(LTPS)工廠在第四季度達到滿產,年底深圳 t6 的第 11 代LCD 工廠投產;2018 年各產品銷量實現持續增長。華星光電 t4、t6 的后續建設和擴產及 t7 的建設將不需再做股權性融資。

  2019年,TCL 華星產能快速增長,市場份額不斷提升,t1 和 t2 滿銷滿產,t6 G11 提前達產,武漢華星 t3 LTPS 產品銷量位居全球第二,t4 柔性 AMOLED 開始量產供貨,t7 G11 項目建設順利推進,TCL 模組整機一體化項目一期達產。目前 TCL 華星大尺吋面板在細分領域市場地位穩固:55 吋電視面板出貨量排名第一、65 吋排名第三,86 吋白板領域排名第二,32 吋電競領域出貨量排名第三,綜合競爭力已躋身全球顯示面板行業前列。

  華星光電與TCL 電子合作的印度模組整機一體化智能制造產業園開工,一期規劃年產出 800 萬片 26-55 吋大尺寸及 3000 萬片 3.5~8 吋中小尺寸的模組,預計將在 2020 年上半年量產。

  2014年隨著深超科技股份逐漸退出,華星光電曾相繼引入星宇企業有限公司、三星顯示株式會社、廣東粵財信托有限公司、國開發展基金有限公司、湖北省長江合志漢翼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2017年12月11日,華星光電股東架構調整為TCL集團持股85.7135%,國開發展基金有限公司持股11.0024%,廣東粵財信托有限公司3.2841%。

  中間三者之間有所調整,目前華星光電股權架構如下:TCL科技持股88.8169%,國開發展基金有限公司持股8.1443%,廣東粵財信托有限公司持股3.0388%。

  2019年10月30日,華星光電名稱由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華星光電10年倒V成長線路

  和訊網梳理華星光電2011年—2019年營業收入與凈利潤情況,詳細如下圖所示:


 

  高舉高打的華星光電,成立僅2年即扭虧為盈,2012年實現凈利潤3.15億元,2017年因并購華顯光電,華星光電凈利潤達到峰值48.62億元,2018年華星光電盈利能力被攔腰減半,近實現凈利潤22.15億元,2019年華星光電收入同比增長22.87%,但凈利潤同比卻下降56.48%。

  這意味著,相比2017年的巔峰,華星光電2019年凈利潤已縮水80.17%。

  2013年—2019年,華星光電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為13.91%,期間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為-13.25%,形成極大反差。

    華星光電近9年收入與凈利潤同比及凈利潤率對比如下圖所示:


 

  2013年及2017年,華星光電凈利潤率分別為14.54%、15.95%,為歷史最高兩年,2018年華星光電凈利潤率降至8.01%,2019年更是創下2.84%的歷史新低凈利潤率。

  即使如此,華星光電高級副總裁、大尺寸事業群總經理趙軍也在其業績發布會上表示,“盡管目前行業波折不斷,但公司非常看好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綜合來看,整個顯示行業的發展雖然面臨著不小挑戰,但也存在著一定的機會。”并指出相對同行來講,TCL華星光電還是處于相對優勢的地位。

  對于2020年規劃,TCL科技年報表示,要實現 t6 工廠滿載生產;t3 工廠技改擴產;t4 一期爬坡上量,確保客戶交付,并完成二期、三期建設;t7(G11)項目年底投產;繼續做到滿銷滿產,持續提高產能,增加銷售收入。大力發展視頻交互和商用產品技術和業務;提高 LTPS和柔性 AM-OLED 產品技術;進一步優化產品和客戶結構,不斷提升產業市場地位,提高經營效益。

  TCL科技表示,有信心華星光電營收增長和盈利能力超過去年水平。

  對于豪情壯志TCL科技,華星光電能否力挽狂瀾,扭轉盈利能力逐年下降的趨勢呢?

  后續,和訊網將重點分析TCL集團近10年發展戰略及TCL科技盈利能力下降背后的原因。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

相關閱讀
分享到
我要 投稿 意見 反饋 論壇 社區
官方 微信
觸摸屏與OLED網官方微信號:i51touch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隱私政策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歡迎投稿 | 加入收藏 | 意見反饋 | 經銷商加入
網站廣告、經銷商加盟、觸摸屏軟件銷售: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聯系人: 張小姐 產品購買聯系方式如下:
地址:成都市高升橋東路2號高盛中心1109室 電話: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51Tou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觸摸屏網 電子郵件: 43361182@51touch.com
業務咨詢QQ:觸摸屏技術,觸摸屏報價,觸摸屏軟件咨詢 805568462 觸摸屏軟件開發:觸摸屏軟件,觸摸查詢系統,觸摸查詢軟件 893008608 媒體合作QQ: 893008608
業務咨詢微信:13183843395(掃描下方左側二維碼) 微信交流群微信:43361182(掃描下方右側二維碼)

2000人超級QQ觸摸屏群:59897879 171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