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科技成為PCT專利收割王,為中國榮登全球PCT專利榜首貢獻實力
作者:未知時間:2020-05-15 來源:網易
北京時間05月15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中國首居PCT專利榜首,TCL科技貢獻硬核力量。中國PCT專利申請量四十年首超美國,位居全球第一。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PCT的申請率持續增長,以265,8001件的PCT申請量再次打破往年的申請記錄。中國首次超過美國躍升至第一位,以5.784萬件的申請量成為全球專利申請提交量最多的國家。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515/57145.html
TCL科技為中國首居PCT專利榜首貢獻硬核力量,旗下的TCL華星成為PCT專利收割王,2019年申請量為1160件,占比中國2%,登頂中國公司專利申請量第5名,全球排名第16名。
TCL華星成為PCT專利收割王
作為專利領域中重要的國際合作條約,PCT專利申請使得申請者可在全球范圍內獲得WIPO對其創新發明的認可和保護。因而,PCT申請排行榜歷來都被視為全球創新力公司的重要指標。
在PCT專利收割上,TCL華星能力不斷提高。對比2019年和2018年的數據,TCL華星的PCT專利數量穩步增長。2018年,深圳華星光電PCT專利申請量567件,武漢華星光電PCT專利申請量10件。
到2019年,深圳華星光電去年專利申請量654件,全球排名第31位。武漢華星光電申請量506件,排名第41位,并首次登榜全球top50。2019年,深圳華星光電和武漢華星光電申請量合計申請量1160件,相比2018年增加了585件。
TCL華星PCT專利收割能力的提高,離不開TCL科技的戰略支持。去年,TCL科技完成資產重組,并于今年年初將“TCL集團”更名為“TCL科技集團”,全面定位為以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為核心主業的全球領先智能科技公司。重組后,TCL科技重新確定了全球領先的經營戰略,將主業聚焦于高科技、資本密集、長周期型的戰略新興產業,并強化產業生態布局。
從TCL科技近期發布的2019年年報可以看出,其主體公司TCL華星去年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集中研究柔性印刷顯示OLED等下一代新型顯示技術、材料和工藝。
數據顯示,2019年報告期內,TCL科技研發技術人員達6155名。研發投入達54.6億元。得益于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TCL科技成為PCT專利收割王。多年來,TCL科技累計PCT專利申請數量共11,261件,覆蓋了歐洲、美國、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量子點公開專利數為全球第二。
經十年發展,TCL華星在半導體顯示領域已從技術追趕邁入了技術領先階段。其技術領先體現在半導體顯示行業的產品結構及上下游產業鏈上:在大尺寸領域,圍繞HVA技術進行持續優化,首發的Mini-LED采用全球首創玻璃基板集成LED方案;在中小尺寸領域,包括LCD異形屏、盲孔技術、中小尺寸車載/筆電技術,AMOLED折疊屏、屏下攝像,多折及卷曲型態等高端應用技術開發均穩步進行。
在印刷式OLED領域,TCL科技旗下廣東聚華的“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是中國顯示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創新中心,截止目前,廣東聚華已推出了31吋4K RGB全量子點印刷QLED 樣機制備、全球首款基于印刷工藝與OLED柔性顯示技術的31吋噴墨打印可卷繞柔性樣機等設備。
在上游的新型技術和材料領域,關于下一代顯示技術的研發,TCL科技旗下華睿光電主要開發具有自主IP的新型OLED關鍵材料,目前已開發出700多種新材料,其中30余種進入中試階段,合成量產場地和升華廠房已投入運行,部分材料已經進入量產階段。QLED研發團隊更是突破了紅、綠材料使用壽命等關鍵問題。
TCL科技還于去年特意召開首屆技術合作開放大會,聘請了29位業界權威作為技術顧問,面向全球發布13個前沿技術合作項目,通過“自研+合作”的開放式創新,促進核心技術突破和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
去年,在IFA2019展會上,TCL科技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曾對媒體表示,在TCL科技成長的第38年,TCL科技擁有PCT專利、發明專利在逐年上升,過去5年的TCL專利申請量以及獲得授權的專利數量,達到了TCL科技前30多年總和的若干倍。
TCL科技貢獻硬核力量
TCL科技研發投入和能力呈勢如破竹態勢,從而成為PCT專利收割王,為中國榮登全球PCT專利榜首貢獻硬核實力。如李東生所言,推動中國企業成長最重要的動力,就是技術的創新能力。
近年來,中國的PCT專利申請量日趨強勁,尤其是在數字通信、計算機領域。在WIPO公布的2019PCT專利申請數據中,各大技術領域中計算機技術占總數的8.7%,在已公布的PCT申請中所占份額最大,其次是數字通信為7.7%,電機制造為7%,醫療技術為6.9%和測量技術為4.7%。其中,在十大技術中,半導體專利申請增長12%、計算機技術專利增長11.9%,這兩大技術領域是2019年增長率最高的領域。

在半導體應用較為廣泛的計算機和數字通信領域,中國公司的PCT申請均排于前列。報告指出,來自中國和韓國的申請者申請了大量與數字通信相關的專利,美國的申請者則集中于計算機技術領域,日本投入最重要的技術領域為電機制造,德國則是運輸業。
據了解,中國于1993年開始向WPIO提交專利申請,并且當年只申請了1件專利。到了1999年也僅為276件,20年后,這個數字增長了約210倍。
WIPO總干事Francis Gurry評論稱:“中國迅速成長為了WIPO專利體系的最大申請來源國,亞洲申請也占了PCT申請總數的一半以上,這突顯了全球創新中心正向東方轉移的長期趨勢。”Francis Gurry將中國的成功“歸功于中國推進創新,努力成為更高層次價值經濟體的戰略”。
李東生則認為,在未來全球產業格局當中,中國企業需要有更大的話語權和更強的競爭力,關鍵前提是要繼續提高自身的能力,尤其是技術開發和創新的能力。“在大部分實業領域的競爭中,技術是主要的驅動力,要想在這個市場上立得住,在競爭中超越對手,最重要的,還是要在技術領域上實現超越。”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