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09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護航中國半導體顯示產業鏈安全!甬企直指單項冠軍。深秋午后,海曙高橋秀豐工業園區。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1109/58721.html
寰采星科技(寧波)有限公司的無塵潔凈車間全自動生產線上,通過清洗、曝光、顯影、蝕刻、去膜等制備工藝流程,一條被蝕刻一千多萬個微米級孔洞的精密金屬掩膜版(Fine Metal Mask,簡稱FMM)被生產出來。
“目前主流手機屏均為OLED屏,而我們的產品FMM,是半導體顯示制造工藝中必不可缺的關鍵性耗材。” 寰采星副總經理武斌告訴甬派記者,自今年9月首條生產線投用以來,眼下有越來越多的產品在送樣檢測,且反饋良好。

核心耗材:決定OLED屏分辨率和品質
終端電子產品類型日趨豐富,對顯示屏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憑借著優異的顯示特性,OLED(有機發光半導體)成為新型顯示技術路線中的翹楚,主要面板廠商爭相跟進布局。
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全球已建成共25條OLED產線,其中我國已建成的OLED產線為13條。據預測,2021年,中國OLED產線月產能將超過45萬片,占全球產能的26%。
作為OLED面板生產過程中所需的核心零部件——FMM隨之迎來巨大機遇。
厚度只有頭發四分之一左右的金屬掩膜版
FMM,是一張比普通智能手機面板稍寬、厚度只有頭發四分之一左右的因瓦合金片,決定著屏幕的分辨率和成像品質,其材料成本占OLED總成本的10%左右。
據介紹,在與屏幕尺寸相應的區域內,需要利用半導體制程設備在FMM上蝕刻出數百萬個孔。紅黃藍三原色通過三套不同FMM,密集、規律、均勻地蒸鍍在基板上。顯示屏分辨率越高,像素數越多,就需要更加微細和精巧的孔。
武斌告訴甬派記者,FMM上的孔不僅細小,位置排列講究,形狀還不規則,生產難度極高。“即使有最精密的半導體制程設備,如果沒有長期的,數以萬計、億計的實驗和工程經驗積累,依然生產不出一張合格的FMM。”
誓破“卡脖子”關鍵技術
建成國內首條FMM量產線
正因生產難度系數極高,目前高精度金屬掩膜版幾乎為起步更早的日本制造商壟斷,其中某日企的FMM占到了全球95%的份額。
核心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隱患。有機構預測,至2022年,FMM全球市場將達到100億元人民幣,產能缺口達到50%。“因國外制造商產能有限,無法保證中國市場需求,這等于卡住了國內面板廠家的脖子,突破封鎖迫在眉睫。”武斌說。
就這樣,一群在面板領域扎根了十多年的的專業人才聚集在了一起,要打破國外的技術和市場壟斷,為中國OLED產業“爭臉”。
由此,國內首家OLED半導體顯示用FMM產業化及工藝技術綜合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寰采星孕育而生。
寰采星創始團隊,由全球半導體顯示領軍人物劉秉德領銜,匯集行業領先級運營和金屬掩膜版核心技術人才;22人的專家型創始團隊中有2位國家級專家和兩位深圳“孔雀計劃”專家,核心團隊碩士以上學歷高于40%。
2019年6月,寰采星落戶海曙;今年4月,公司成功申報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2020年電子信息產業技術改造工程》,并由工信部首批推薦納入重點行業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
今年9月,經過10個月的建設,總投1億元的寰采星一期產線建成。這,是國內首條、目前唯一的第六代FMM量產線。
今年9月,國內首條、目前唯一的第六代FMM量產線在寰采星投產
瞄準單項冠軍
全球市場占有率40%
寰采星巨大的發展潛力,受到業內肯定。在剛剛落幕的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上,寰采星成為甬企唯一代表,在全國12個初創小組的PK中獲得第七。此前,其已斬獲寧波賽區一等獎。
這家FMM研發生產企業,亦到資本市場的青睞。繼吸引到寧波市海曙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寧波市天使引導基金、八方集團等天使輪資本后,寰采星A輪融資也引來眾多目光。
對于未來,武斌信心滿滿。在他看來,初創團隊在國內多個城市跑一圈之后,選擇寧波確系明智之舉。“寧波營商環境好、制造業發達,海曙高橋距離機場30分鐘車程,乘地鐵15分鐘可抵達市中心,是理想的工作、生活之地,海外專家來公司也很方便。”
更令這支高新技術團隊興奮的是,電子信息、關鍵基礎件(元器件)等正是寧波著力推進的“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的重要領域,與企業發展高度契合。有了產業政策賦能,寰采星的步伐將更堅定。
據悉,寰采星FMM項目分三期建設,總投資額12億元。一期項目投用后,二、三期產線也將陸續上馬,滿產后年產值可達35億元。
“屆時,預計我們的FMM市場份額可占40%左右,將成為金屬掩膜版領域的單項冠軍!”武斌說。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