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19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深度分析主流顯示技術中,量子點的優勢在哪。彩電的發展史可以說也是顯示技術的變革史,從CRT到液晶再到現在的量子點、OLED等技術的百花齊放,彩電行業的顯示技術之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目前主流的顯示技術還是在LCD、OLED和QLED三者,可能有些不了解顯示技術的用戶看到這幾個英文字母都不知道代表什么?讀完這篇文章,各位就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了。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1019/58558.html

LCD

最早被大眾所熟悉和應用的是LCD屏幕,也就是液晶顯示器,通過偏光板特性來完成畫面顯示。具體來說,LCD的構造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基板當中放置液晶盒,下基板玻璃上設置TFT(薄膜晶體管),上基板玻璃上設置彩色濾光片,通過TFT上的信號與電壓改變來控制液晶分子的轉動方向,從而達到控制每個像素點偏振光出射與否而達到顯示目的。

但隨著人們對色彩顯示的更高要求,以及希望更薄、可彎曲的需求,OLED屏幕開始走進大眾視野。

OLED

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管,它與傳統的LCD顯示方式不同,無需背光燈,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或柔性有機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而且OLED顯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輕更薄,可視角度更大,并且能夠顯著的節省耗電量。這種顯示技術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大部分的手機屏幕中,但大尺寸的OLED屏幕面板發展就有些滯后了,目前僅有LGD一家能生產,產能相對不足,而且成本造價始終居高不下,這也制約了OLED電視的普及速度。雖然越來越多的彩電品牌都推出了OLED電視,但是OLED電視的體量始終無法完成突破。

QLED

而QLED即量子點顯示技術應該是目前發展更好的高端顯示技術。相比LCD和OLED,QLED的色彩優勢很明顯。

首先,QLED全稱為量子點發光二極管,成像原理是在光源和屏幕之間添加了一層量子點薄膜。量子點是一種非常前沿科技的納米無機材料,晶粒直徑在2-10納米之間。它的光電特性很獨特,當受到電或光的刺激,會根據尺寸的大小發出不同顏色的、非常純正的高質量單色光。


 

量子點可以通過連續調節量子點尺寸,實現從藍色到綠色、到黃色、到橙色、到紅色的發射,色彩精準且純凈。從色域對比來看,量子點可以輕松做到100%的色域,有些量子點電視甚至已經可達到150%以上,還原我們所能感知的所有顏色。對比來看,目前大部分顯示屏只能還原50%左右,有一半的顏色是顯示不出來的。

因此,相比LCD與OLED屏幕,QLED所展現的色彩更飽滿,層次感更高,亮度更高,純凈度也很高。從色域上看,QLED很輕松的就能夠達到色彩標準BT.709的157%,但是OLED與LCD只能做到100-130%左右。

QLED第二個優勢就是它的屏幕尺寸可以做得更大,目前75吋以上的QLED電視已經很常見,甚至可以突破100吋。但這對OLED來說就比較困難了,尺寸變大不僅會導致成本上升,而且良品率也會大大降低。所以在這方面,QLED的優勢很明顯,據2019年全年消費統計數據看,選擇QLED電視的消費者數量是OLED電視的2.5倍。

另外QLED還有一個優勢是比較突出的。大量研究數據顯示,量子點電視技術可以實現百分之九十五接近于自然光和寬頻帶連續光譜,色彩純度非常高。量子點電視技術可實現比傳統電視更強的節能性,工作效率更高。在材料方面可實現不用玻璃基底材質,使用無機材料,從而實現穩定性強、使用壽命長、不易老化。這也是為什么量子電視被業界稱為替代OLED的更好電視。

QLED顯示技術的應用

如今將QLED技術優勢發揮得最完善的主要是兩大品牌,三星和TCL,這兩家同時也是全球電視銷量前二的品牌,而在國內QLED顯示技術的領頭人就是TCL。據悉,截止到目前TCL在全球擁有1000名以上的畫質專家團隊,11個研究機構,參與50項以上畫質標準(國內、行業、協會)的制定,量子點累計5年專項投入超過1億,四大量子點顯示技術標準的制定,700多個量子點專利的申請位居全球第二,擁有國際一流電致發光量子點實驗室。

與此同時,依托于TCL品牌積淀和技術創新,TCL正不遺余力的推動量子點技術在行業內的應用,從第一代QLED電視,到曲面QLED電視、超薄QLED電視,再到8K QLED電視,可見TCL對于量子點的未來發展具有非常清晰的思路。

今年TCL對量子點技術再度進行了優化升級,量子點Pro2020應運而生。TCL C8至臻QLED TV以及TCL 85X9C IMAX私人影院兩款旗艦產品均搭載了這項技術,下面可以看看量子點Pro電視的畫質效果如何?

以TCL C8至臻QLED TV為例,在色彩方面它擁有10.7億級別的色彩顯示能力,高達157%(BT.709)的色域覆蓋率和58.3%的色純度提升,可以讓畫面色彩更加豐富、純凈;另外在芯片和引擎方面也進行了升級,采用魅麗瓏調色芯片AI調色,讓色彩過渡更加自然平滑,使得整體的畫質得到充分的提升;而搭載色域控制、高亮度精控、智能局部控光以及四維場景優化等技術的Q畫質引擎,則從多維度對畫質進行優化,讓整體畫面效果更真實自然。

此外,量子點Pro在使用壽命上也有大幅提升,高達6000小時的使用壽命,足夠我們日常的家庭使用,即便是重度的電視使用者,也能夠滿足需求。重點是在如此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量子點Pro依然能夠保證10年甚至20年時間不褪色。

整體來說,在目前三大主流顯示技術中,隨著時間的推移,LCD未來應該是會被更高端的顯示技術所取代的,OLED如果能把成本降下來,把良品率再提高一些,未來發展也可以期待。至于QLED無論從色彩、使用壽命、還是穩定性來看,優勢都更明顯,更有機會成為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