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2月01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面板業績測算:京東方A300億 TCL科技120億?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1/0201/59264.html
Q:三星不退出產線對面板行業的影響?
A:三星LCD面板不退,是自身的問題,特別是終端TV的需求在,現在市場非常緊俏,退出以后將極大影響三星的終端經營,這是在三星電視內部要求下做出的決定。另外,韓國LCD面板產能已經退出超過三分之二,三星留下的兩個產線的意義不大,三星LD產線的人事調整已經完成,在度過了這個快速漲價的行情之后,退出只是時間問題。隨著國內高世代的LCD產線的產能繼續增長(可能不會新建工廠,但是原有的產能可以擴張,比如合肥的B9和武漢的B17),三星的產線競爭力依舊不高。
整體上看,三星的不退出對市場的影響有限,畢竟當前的價格本就是三星沒有退出的情況下的價格。其實,三星這個做法,本就從側面說明,行業的景氣度很高。
還要特別說明一下,TV的營收其實只占京東方30%左右。NB、monitor、平板這些領域的漲價今年也非?捎^,OLED現在又進入蘋果產業鏈。在傳統面板制造領域,京東方都將有景氣度存在。物聯網、醫院和其他業務,暫不包括。
Q:京東方收購熊貓的意義?
A:1、行業地位,鞏固TV和IT面板第一的地位。2、定價權,這個承接第一個問題。TCL想要拿下南京熊貓也是想在IT面板領域有所作為。
Q:目前京東方的核心邏輯就是面板漲價和OLED進蘋果?
你要看得更遠,京東方可以算大國重器,物聯網時代將是無處不屏。如果京東方對外宣傳的LCD黃金10年有效,即使是漲價的邏輯就可以支撐很久。面板產線的折舊影響很大,但是實際可用年限長,未來折舊影響逐步減少,凈利潤釋放會快于營收。
Q:漲價看到多久?
A:2021年二季度。
Q:21-22年業績拍多少?
A:拍不出來,這個太難了,中間能發生什么,誰知道。券商拍的2020年凈利潤都瞎扯。未來200到300億利潤應該能到。
Q:5年能有200-300億么?
A:4到5年吧,或者可以再樂觀一點。明年可以給個大致的樂觀預期:125億。如果熊貓產線整合得好,可能會更高,但是這些都是不確定性。就看ebitda吧,非常不錯了,上半年我計算過京東方的ebitda,超過120億,今年會更好,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也非?捎^。
Q:激光電視有關注么?激光電視是否會搶占下游TV的部分需求?
A:激光電視貴,本質是激光投影,換鏡頭也貴。行業內依舊看miniLED和microLED是未來顯示的主流,技術我算不上專業人才,還是認可行業技術達人吧。
Q:OLED這一塊的質量和良率跟三星LG比還差多少?未來2年能完全跟上么?
A:良率這一塊,定制產品,好一點最高80%,要求高的會比較低,蘋果的應該最低。三星說有90%,京東方可能和LG可以拼一拼。質量這塊我覺得進入蘋果產業鏈就已經說明問題,京東方的OLED產能目前肯定是暫時性過剩的,供給端沒啥問題。
Q:明年蘋果這塊能明顯放量么?
A:這個得邊打邊看,因為商業規則的原因,京東方到現在也不說進入供應鏈了,相關的信息很少。今年的OLED目標貌似最開始是6000萬片,后來下調到4000萬片,最近的信息是能夠做到4500萬片,明年的預期是OLED翻倍。
Q:TCL科技走得比京東方要弱一些,是什么原因?是因為京東方有OLED進蘋果的預期么?
A:首先,短期市場走勢不好判斷。另外,嘗試解讀一下,TCL科技2019下半年至2020年上半年都比京東方好,主要是有產能投放,深圳的高世代線T6,彼時京東方沒有。現在掉轉頭了,京東方今年有武漢B17滿產(二季度),TCL暫時沒有。另外,TCL之前收購中環、JOLED股權、收購三星蘇州線,很多概念打完了,漲幅過大,或者茂佳國際也有一些影響。當然,這些都是猜測。
總結一下京東方的幾個關注點是:
1,供給端B17產線2021年二季度滿產。
2,2020年是資本開支高峰期(歷史),但現金流已經能夠覆蓋,未來只會越來越好。
3,折舊,3條OLED產線目前已經算是轉固1條了。LCD產線,2021年合肥B5到期,LCD未到期還有B6、B8、B9、B17。
4,業績展望未來2到3年20%到30%,凈利潤的增長大概率會高于營收水平。
5、OLED進入蘋果產業鏈,未來OLED 屏幕的趨勢會更加明朗。
京東方A電視面板理論銷售面積毛估:
2019年,全球液晶TV面板銷售面積1.6億平方米,京東方銷售2912萬平米,由于B9產線滿產在2019年3月,實際上如果滿產,則2019年京東方的銷量毛估3112萬平米。2021年,京東方的主要產能來自于B17和熊貓的8.6代線。
B17月產120K,按照TCL的T7產線給1333萬平米的銷售面積。
8.6代線的尺寸按照8.5代線算,良率和切割效率都按照90%算,則熊貓120k月產能的銷售面積為670.68萬平米。
未來B9和B17都可提升到160K的產能,相比當前的120K增加三分之一,為444.33*2=888.66萬平米。
則京東方毛估估未來TV銷售面積可以達到3112+1333+670.68+888.66=6000.34萬平米。
TCL科技
華星2018年、2019年和2020H1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75.37億元、339.94億元和195.12億元。2020年突破400億根本不是問題。2018年TCL稱大尺寸持續滿產滿銷,群智咨詢給出的TCL大尺寸出貨面積是1740萬平米,考慮到2018年末T6產線剛開始量產,則這些出貨基本來自T1和T2。則取其一半為2020上半年T1和T2大尺寸的銷量,即870萬平米。
2020H1,TCL華星大尺寸3條產線依舊滿產滿銷,則T6半年貢獻的出貨面積為1367-870=497,毛估估500萬平米吧,全年就是1000萬平米,T6月產能為90K,T7月產能為100K/月,按照倍數簡單看,有1111.11萬平米的新增產能空間。
也就是說,未來大尺寸面板不擴產的情況下有3851.11萬平米的供給,按照2020H1大尺寸面板889.54元/㎡計算,營收342.57億元。
按照平均各個尺寸價格都在2020H1基礎上漲50%(這個估算應該差不多),營收:513.86億元。
T6未來年產量可以從90K/月提升到120K/月,則提升空間還有333.33萬平米。T7未來也可提升到120K/月,可提升空間222.22萬平米。
則在2020H1單價基礎上,擴產后的營收為3851.11+555.55=4406.66*889.54元/平米=391.99億元。
如果按照單價漲50%計算,587.98億元。
T3產線按照2019年滿產滿銷的營收為150億(T4在2019年Q4剛剛點亮,貢獻不高,毛估都算T3的吧)
T4就不詳細拍腦袋了,給個謹慎的200億營收。
翰林匯繼續200億營收不變。
樂觀預計營收規模在1064億元到1138億元區間。
至于凈利潤嘛,2020H1華星的ebitda是46.3億元,雖然LCD有漲價,但是有LTPS和OLED產線的影響,傻缺式的保守預計下半年增長30%吧,全年華星ebitda約為106.4億元。2021年若價格維持今年下半年,則ebitda超過120億元。
保守預估:營收1000億,凈利潤100億
中性預計:營收超過1150億,凈利潤超過110億。
樂觀預計:營收1200億以上,凈利潤120億以上。
注意,上述猜測均沒有加入中環集團和蘇州三星線的數據。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