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2月18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2021年,交互液晶大屏銷量還將走高,投影產品還有機會嗎?去年,對于投影市場來說可謂是一個“糾結”的行業。一方面,以LED和激光等新光源主導的家用消費市場繼續在走高,并且已成為整個投影顯示行業的“第一擔當”。而另一方面,商教以及工程投影等傳統投影主流應用細分市場則在繼續“遭遇重創”,在銷量繼續在下滑。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1/0218/59325.html
據悉,從絕對銷量數據來看,2020年商教投影機銷量正在“創下新低”。特別是教育市場,幾乎是10年來的新低。商務市場也已經接近過去十年銷量的最低點。這種變化的關鍵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交互液晶平板”帶來的絕對“擠壓”。

根據洛圖科技(RUNTO)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交互平板市場出貨量達169.4萬臺,同比上升12.7%。其中,教育交互平板(E-IB,Educational Interactive Board)占比達74.5%,出貨126.1萬臺,同比微增2.8%;商用交互平板(C-IB,Corporate Interactive Board)占比為25.5%,出貨43.2萬臺,同比增幅達56.5%。
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在商教兩大細分行業,交互液晶大屏一年的出貨量已經達到170萬臺。這個數據的背后,對投影產品來說是沉重的“血淚史”。要知道,商教市場可曾經是投影機“主宰”的領地。
此外,更為嚴峻的是,2021年這樣的市場沖擊壓力還在“加劇”。據洛圖科技預測,2021年中國大陸交互平板市場出貨量將達197萬臺,同比增長17%。其中,商用交互平板出貨量將達56萬臺,同比增長30%。教育交互平板出貨量將達141萬臺,增長12.8%。
面對,商教市場上百萬臺市場“容量”已經“拱手”讓出給競品-交互液晶大屏。這樣的局面,無疑不讓投影廠商的心理壓力進一步在“加大”。
那么,對于這樣嚴峻的“事實”。投影產品到底如何才能“扭轉乾坤”,從而從殘酷的局面中獲得市場“機會”呢?
一位行業資深專家告訴《視聽圈》:面對液晶交互設備的嚴峻市場挑戰,投影產品就必須要“硬碰硬”,用硬品質和硬應用來和“武裝”自己,用技術創新發展出“嶄新的應用”,來全面和液晶交互大屏來“正面對壘”。
具體通俗的說,就是一手抓品質技術結構升級,一手抓應用創新。要積極發揮投影作為一種特殊的顯示技術,有其不可替代的技術特性和應用優勢。投影品牌需在護眼、超大屏應用等特定產品屬性去重點挖掘新的應用方向和范疇,用積極的市場態度和精細的戰術方法,推動產品和應用的落地。
產品技術提升的維度上:要在亮度、光源壽命、清晰度以及超短焦等核心技術指標上全面升級,要和液晶大屏。比大畫面、比更護眼、比更靈活、比總持有成本甚至“教育公平和健康教學”。同時,商教投影也搭上了“智慧化”的快車,智能商教投影產品正在增多,充分滿足商用會議市場差異化使用需求。
應用場景的深挖開拓:要全面凸顯出投影顯示產品應用的創意。和對比其他顯示技術門類,尤其是交互液晶大屏產品。投影顯示的巨大優勢之一就在于“畫面可以隨意變形”。這為全空間數字體驗的關鍵技術——例如地板顯示、天花板顯示、整面墻壁的顯示、弧型顯示、球形顯示、光雕投影顯示等復雜商業應用場景,這些商業場景可能選擇投影產品是最契合。如何將市場和投影顯示產品的特性的有效的結合,并形成更多的商業價值體,這是投影產品在未來商教市場的需要重點凸顯的“新的價值規則”。
可喜的是,從去年開始愛普生、明基、理光、寶視來、索諾克、光峰、視美樂等一批專業投影品牌已經在產品品質升級和應用場景創新做出針對性的“調整”,并就此開始發起對交互液晶大屏的“反擊”。
例如,理光、愛普生兩大日系投影大牌,就針對商務投影產品進行大膽的“升級”。積極推動投影產品的小型化的同時,還將短焦鏡頭應用到商務投影產品上,并在外觀上主打時尚輕薄商務范,這對商務用戶的應用需求產生很大的“吸引力”。
明基、光峰、視美樂、寶視來等專業投影品牌則在智能應用上求“創新”,通過智能化的應用系統配備“動畫、視頻和交互操作”,進一步體現出“顯示設備”的必須性。同時,還在價格這個敏感點去做“下探”,以此從新喚起更多用戶對投影的“新需求”。
后記:商教投影機的未來不是簡單的大屏,而是更多的“多元化場景的空間”。而這一切的使命必然,就需要投影機產品擁有“更好的設備創新”、“更好的應用創新”——用“應用變形”的優勢,來全面制衡交互液晶大屏的“挑戰”。
隨著商教投影機應用的競爭力不斷加強,同時價格成本在不斷下探,這無疑會形成對互動液晶平板新的“攻勢”。因此,未來商教顯示市場的格局未必不會出現新的變數。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