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4月22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柔宇深耕柔性電子技術領域,顯示產業影響力持續攀升。世界顯示有中國,中國顯示看深圳。作為我國新型顯示產業核心發展區域之一,深圳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積極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在超高清顯示、柔性顯示和激光顯示領域形成比較優勢,構建起自主創新產業鏈條,積極探索“產業園區+創新孵化器+產業基金+產業聯盟”一體化推進模式,推動形成“鏈式整合、園區支撐、集群帶動、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1/0422/59744.html
在該背景下,位于深圳龍崗區的柔宇科技,已然成為了柔性電子行業的領航企業。在新經濟行業數據機構iiMedia Research發布的《2020中國新經濟獨角獸200強榜單》上,柔宇憑借60億美元的估值排在了榜單的第12位,該榜單前列則是螞蟻金服、字節跳動、阿里云。
柔宇科技位居榜單高排名其實并不讓人意外,這個在短短6年時間,估值連翻20倍的半導體新星,早在2014年就憑借自主研發全球最薄,厚度僅為0.01mm的彩色柔性顯示屏成功踏入世界電子信息行業的主戰場。而柔型顯示屏的面世,則得益于柔宇科技的超低溫非硅制程集成技術(ULT-NSSP)。

柔宇的超低溫非硅制程集成技術路線,這是一條在材料體系和工藝路線上和三星低溫多晶硅(LTPS)完全不同的全新技術路線。
三星低溫多晶硅技術發展已久,至今優點和缺點都相當明顯:優勢是技術和供應鏈相對成熟,采用起來可以快速投入生產,缺陷是制造工藝基于硅材料,流程十分復雜,而且造價成本昂貴,導致柔性屏的價格過高,終端市場難以承受,大規模應用受阻。
相較于三星的技術路線,柔宇的超低溫非硅制程集成技術路線則顯露出諸多技術優勢。
在材料體系上,柔宇采用的超低溫工藝和非硅半導體材料,相比三星采用的多晶硅的450℃的工藝溫度還低200~300℃,使得材料更穩定,生產設備的投入和損耗也會成倍降低,良率與可靠度大幅提升。其工藝流程大大縮減了所需曝光層數,因此極大地優化了生產工藝,提高了生產效率。
在工藝成本上,柔宇技術路線壓縮了工藝成本。由于其核心工藝省去了離子注入、高溫脫氫和激光結晶等環節,因此就省掉了多種設備的資金投入,這也使得柔宇超低溫非硅制程集成技術的產線投資成本大降。相比三星低溫多晶硅技術生產線通常需要250-500億元的投資門檻來說,柔宇基于超低溫非硅制程集成技術的生產線建設,投資門檻降到只需要1/8~1/4的資金。改善了我國OLED產業的資金結構,同時也為我國與三星、LG這樣日韓企業的技術競爭創造了獨一無二的先天優勢。
據悉,柔宇目前已經擁有了3000多項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并且柔宇憑借柔性電子技術布局于智能移動終端、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文娛傳媒、運動時尚、辦公教育六大行業。
知名經濟學家劉姝威表示:“柔宇通過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柔性電子產業。在全柔性顯示屏和全柔性傳感器等以柔性電子集體技術為核心的領域,柔宇實現了多個世界級的里程碑式突破。”
當下,深圳在推動新型顯示產業核心技術攻關、完善產業鏈體系建設,柔宇科技作為具有自主柔性電子技術的新興科技企業,將發揮帶頭作用,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引領新型顯示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