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4月23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eLux安裝新型巨量轉移工具,降低Micro LED生產成本
4月19日,美國Micro LED巨量轉移關鍵技術廠商eLux宣布在臺灣地區的Micro LED原型工廠安裝了一款新型自動流體組裝工具,可實現對10個15英寸的顯示面板進行全自動卡匣式流體組裝。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1/0423/59749.html
新型流體組裝工具能夠最大程度降低Micro LED巨量轉移制程的成本,并且容量可擴展,能夠再添加兩個額外的模組。

自動流體組裝工具
eLux已采用這款新工具生產出一個12.3英寸的Micro LED顯示器,搭載了518400顆GaN Micro LED,10分鐘內完成組裝,換言之,相當于轉移速度為每小時310萬顆Micro LED。
此外,組裝、清潔、重復利用及烘干等每個環節都經過自動檢測,以優化產量,提高良率。
eLux表示,該Micro LED顯示器的自然良率達99.987%,518400顆Micro LED中,缺陷的有34顆,其中33顆可通過激光雷射(Laser)修復。這意味著eLux的Micro LED生產良率正在接近百萬分之一,也接近商業電視廠商所要求的質量水平。除此之外,結合檢測和選定等工藝,缺陷率有機會進一步降低。
據介紹,eLux獨有的流體組裝工藝,能夠將Micro LED轉移至目標基板上。具體而言,是以液體為載體,將Micro LED芯片運送至TFT背板上每個像素當中預留的位置,轉移過程會使用比像素數量更多的Micro LED,組裝后多余的Micro LED及流體可反復回收利用。
經由Micro-PL及制程缺陷光學檢測,僅將Micro LED良品收集至液體中。與最常見的取放及雷射轉移方案相比,耗材使用較少且成本較低。在轉移設備上及轉移過程上,eLux流體組裝設備不需要精密的對位控制,因此設備建置成本相對低廉。
據了解,eLux成立于2016年,是從美國夏普實驗室分拆出來的初創公司,致力于推動Micro LED生產技術的商用化。2016年,鴻海集團入主夏普,并在2017年成為Micro LED新創公司eLux的大股東。
2019年,eLux與鴻海集團在Micro LED顯示器研發方面取得了突破。當時,eLux向LEDinside展示了12英寸全彩化Micro LED顯示器。
這款顯示器采用主動式LTPS背板驅動方案,像素密度為42 PPI,顯示亮度為1,000 nits以上。eLux表示,已突破以往單色顯示技術門檻,可實現RGB全彩化顯示,并搭配自家獨特的流體組裝方案,大幅減少制造成本。
業界皆知,巨量轉移技術是Micro LED生產過程中最大的瓶頸問題之一,巨量轉移制程的效率和良率問題對于整個生產環節來說至關重要。
現價段,巨量轉移技術包括流體組裝、靜電吸附+相變化轉移、凡得瓦力轉印、電磁力轉移、頂針對位轉移、激光轉移、滾軸轉寫等不同方式,可應對不同的客戶需求。
如eLux所言,流體組裝方式可以解決Micro LED外延片波長不均勻的問題,避免顯示屏出現馬賽克現象,有效提升了Micro LED外延片的利用率,降低制造成本。因此,在推進Micro LED商業化量產的道路上,流體組裝方式不失為一個較佳的選擇。當然,其他轉移技術也在不斷改良和突破中,于Micro LED產業而言,都是利好消息。
如eLux所言,流體組裝方式可以解決Micro LED外延片波長不均勻的問題,避免顯示屏出現馬賽克現象,有效提升了Micro LED外延片的利用率,降低制造成本。因此,在推進Micro LED商業化量產的道路上,流體組裝方式不失為一個較佳的選擇。當然,其他轉移技術也在不斷改良和突破中,于Micro LED產業而言,都是利好消息。(文:LEDinside Janice)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