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5月30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采用Mini-LED 臺廠擺脫紅海競爭。被大陸供應鏈打趴多年的臺灣LED(發光二極管)、面板廠,在重壓Mini-LED(次毫米發光二極管)后出現轉機,不過臺灣調研單位以賽亞調研表示,盡管不少臺廠加入Mini-LED陣營取得優勢,但長期而言仍需注意未來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的競爭。不過以今年供應鏈出貨情形觀察,Mini-LED不僅出現在高規格的12.9吋iPad Pro,也會出現在Macbook系列筆電,為臺灣久旱的LED產業帶來甘霖。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1/0530/59981.html
臺廠在Mini-LED領域 各有強項
以賽亞調研執行長曾盟斌指出,目前市場消息指出,蘋果iPad Pro除使用LED、Mini-LED背光屏幕外,其實另外也正在開發OLED屏幕產品線,不同技術路徑各有其優缺點,Mini-LED亮度較OLED高,但也有明顯的缺點,首先是供應鏈較不成熟,尤其有些關鍵流程供貨商非常少,例如臺表科(6278)去年下半年就出了一些問題,導致打件良率不夠好,量產時間一直往后延,也因供應鏈尚未成熟,所以目前Mini-LED成本仍高,未來則仍需觀察。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產業分析師吳秉洲表示,華碩在2019年、微星在2020年都曾推出Mini-LED背光顯示技術相關產品,但沒有像指標性大廠蘋果投入影響這么大,過去中國大陸供應鏈低價競爭下,臺廠畢竟還是弱勢,而這次Mini-LED在臺廠富采投控領軍下,晶粒、磊晶、分選、打件都有強項,目前也都還占有多項專利優勢,因此蘋果優先找臺廠供應,也有助于臺灣LED產業轉型到Mini-LED,甚至往Micro-LED(微發光二極管)發展。
吳秉洲也指出,目前掌握到12.9吋的Mini-LED與上一代LCD屏幕成本差僅100美元,也是蘋果售價差,算是非常佛心的價格,勢必會為Mini-LED背光技術設下價格門坎。
價格持續下降 將比OLED更有優勢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林松耀指出,過去臺灣不管是LED或LCD,在大陸供應鏈低價競爭下,臺廠在思考不同方向進行轉型,包括群創及鴻海集團朝向一條龍生產與品牌方向發展,友達則以深化顯示技術與提供顯示系統解決方案為主要策略布局,這些都是抵抗中國發展LCD為主低價產品的策略。
林松耀表示,近年來臺灣產業投注很多資源發展Mini-LED技術,從之前iPad Pro供應鏈出現量產不順事件,也反應出Mini-LED生產技術并不簡單,更反應臺廠提早投入研發Mini-LED技術的競爭優勢,并已找到與中國廠商差異化的利基市場。以未來3~5年的價格下降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的供貨商相繼投入Mini-LED的生產行列,若以蘋果角度看未來的發展狀況,Mini-LED價格下降的空間與供應鏈的掌握度,將會比OLED更具有競爭優勢。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