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5月14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從南昌政府投資歐菲光巨虧,解析合肥模式成功密碼!

4月16日,歐菲光發布了對2020年業績快報修正的公告,公司表示,受特定客戶終止合作等影響,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18.50億元。歐菲光被蘋果和三星公司從產業鏈中剔除導致股價暴跌的事件,讓不少人重新關注合肥模式。2019年,南昌市國企投資歐菲光并且后續與歐菲光共同出資成立產業基金,吸引歐菲光將產業落地南昌,這種操作實際上正是借鑒了合肥模式。但是歐菲光的發展遭遇卻引發了我們對地方政府投資產業模式一些新的思考,那么合肥模式成功的密碼到底是什么?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1/0514/59893.html

 


 

聆英咨詢以下觀點供您參考:

合肥市政府抓住江浙一帶產業轉移的機遇,招商引資模式從投資基礎設施向投資企業股權轉變。中國地方政府多年以來形成的慣性是投資基礎設施,但是各地的基礎設施都相對完善,進一步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對于中國的創新經濟發展作用不大。相比基礎設施投資,股權投資具備更高的風險,但同時也能夠用市場化手段創新產業投資,促進產業整合和資本集聚,打造資本招商升級版。合肥市政府從與京東方合作6代線開始,就摒棄了雙方直接組建合資企業的傳統招商引資方式,而是巧用資本市場,由國資認購流動性較強的上市公司股權,上市公司拿到股權融資后再自行在合肥落地項目,從而避免了政府投入的固化和沉淀。

合肥看似在抄底經營困難的大型企業,實則是打造完整產業生態圈背后的精心投資布局。1999年投資科大訊飛幫助度過難關;2008年11月國際金融海嘯最絕望之時出手當年巨虧超過10億元的京東方;2019年拿出70億元“招安”巨虧百億的蔚來汽車落戶發展新能源汽車。合肥政府投資的核心邏輯是:在打造完整產業鏈的戰略目標之下,通過投資困境企業,處于有利的談判地位,以此更有可能獲取企業核心業務的遷移。即使個別落地項目暫時出現經營困難,也在為當地創造稅收、就業和GDP,此外在借助各類基金的組合投資后,具體項目的投資風險可以有效分散。

合肥政府做出這種布局是充分考慮自身家電生產制造基礎,以及對未來產業布局有了深刻理解之后才做出的投資決策。然而,不少地方政府盲目復制合肥模式,在沒有相關充分了解企業狀況時就做出錯誤投資判斷,最后陷入敗局。比如前不久江蘇賽麟“騙局”事件,如皋市政府拿出60多億真金白銀,差不多一年的財政收入投入賽麟汽車項目,卻在買賣中“裸身”上桌,沒派遣一名財務人員負責資金流向的日常管理控制,且什么對賭協議都沒簽,最后賽麟造出來一批老年代步車,當地政府也因此面臨嚴重財政危機。

借助基金募集社會資本的放大功能,合肥走出了一條“引進大企業、大項目-完善產業鏈-培育產業集群-打造產業基地”的合肥路徑,這種路徑具體模式為:

1) 合肥政府從上到下全面投行化,一個基層招商員都具備全產業鏈知識,政府常年派出二三百余支專業招商小分隊,并專門聘請110位企業家作為招商顧問,幫助招商隊伍深化理解產業,把握產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儼然已把招商引資做成了高技術含量的專業投資銀行。

2) 敢于大膽出手跟投、領投,合肥市政府對于招商引資的頭部企業、重大戰略項目決策果斷迅速,最終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產業生態良性循環的發展格局。

合肥注重工業發展的同時,也高度重視基礎研究和創新。多年來,合肥對基礎研究的投入、人才的培養從來沒有斷過。政府大力引進大學和科研院所,真金白銀投入建設大科學裝置等平臺,然后通過探索機制體制創新,促進大學與城市的有效互動,打通從知識到產業多個環節。這幾年中科大畢業的碩士博士們留在合肥的越來越多,科研人才的匯聚為當地產業發展提供了諸多科學性原理的信息。

綜合而言,合肥模式成功的背后,不在于網上所說的“賭”的運氣因素,而是取決于其對自身產業定位、發展階段、科教優勢、機會判斷的準確度,以及最終將這種理解判斷落地的組織效率。充分利用投行思維進行招商引資,時刻關注潛在抄底公司,看準機會之后做到該出手時就出手,并借助金融創新方式分散投資風險,最終實現政府、市場、產業、人才的良性發展,是合肥模式帶給我們的啟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