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7月01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6月30日,由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CODA)主辦的DIC 2021中國(上海)國際顯示技術及應用創新展(DIC EXPO),在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國內廠商的新型液晶顯示技術、柔性顯示、Mini LED、AMQLED等眾多創新技術一同亮相,參展觀眾絡繹不絕。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清在致辭中表示,一些觀眾注意到,今年顯示產業高峰論壇的演講議題更加豐富、演講企業更加多元、演講內容更加前沿,這自然與近兩年全球顯示產業格局發生的巨大變化不無相關。
他指出,當下,顯示產業重心不斷向顯示終端產品地區集聚,中國在全球顯示市場的地位越發顯現,2020年面板產業的規模已躍居全球首位。這是國內顯示產業堅持創新賦能、競爭力不斷提升的結果,F在中國顯示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是繼續補足短板,完善本地產業鏈配套,不斷提升核心能力,進一步推動全球顯示技術的創新和進步,把新型顯示打造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板產業。
工信部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中國面板產線建設投資共8000億元,截至2020年年底,總產能較2015年年底增長140.9%,2020年中國大陸地區顯示產業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2.1%,以TFT、LCD為主的面板出貨達到1.32億平方米。2020年,中國多條全球最高世代的液晶面板生產線滿產滿銷,全柔性AMOLED面板生產線批量出貨,全面屏、折疊屏、透明屏等多款創新產品全球首發。
4K/8K電視、柔性顯示、更大尺寸電視機相繼登臺亮相,見證了顯示產業的發展趨勢,這背后也是中國面板產業生產能力的全面提升。根據賽迪研究院的統計,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已建成六代及以上面板生產線35條,產線總投資達到1.24萬億元,產能達到2.22億平方米。
毋庸置疑,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國顯示面板產業已完成從跟跑到逐漸領跑的逆襲。
6月29日,在中國國際顯示產業高峰論壇上,京東方董事長陳炎順透露,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響及全球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全球顯示產業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這其中,中國大陸顯示產業以高達64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183.9億元)的產值和29.6%的增速,成為全球顯示最重要的增長極。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少屏”和“缺芯”一起成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短板。產業發展初期,顯示面板一度是中國第四大進口商品,每年面板的進口額約為500億美元。如今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國大陸顯示產業的產值已超過4000億元,新冠疫情下增速達到30%,產業規模已躍居全球首位。

2020年,中國大陸LCD產能已占全球半壁江山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6月30日,由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CODA)主辦的DIC 2021中國(上海)國際顯示技術及應用創新展(DIC EXPO),在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國內廠商的新型液晶顯示技術、柔性顯示、Mini LED、AMQLED等眾多創新技術一同亮相,參展觀眾絡繹不絕。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清在致辭中表示,一些觀眾注意到,今年顯示產業高峰論壇的演講議題更加豐富、演講企業更加多元、演講內容更加前沿,這自然與近兩年全球顯示產業格局發生的巨大變化不無相關。
他指出,當下,顯示產業重心不斷向顯示終端產品地區集聚,中國在全球顯示市場的地位越發顯現,2020年面板產業的規模已躍居全球首位。這是國內顯示產業堅持創新賦能、競爭力不斷提升的結果,F在中國顯示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是繼續補足短板,完善本地產業鏈配套,不斷提升核心能力,進一步推動全球顯示技術的創新和進步,把新型顯示打造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板產業。
工信部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中國面板產線建設投資共8000億元,截至2020年年底,總產能較2015年年底增長140.9%,2020年中國大陸地區顯示產業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2.1%,以TFT、LCD為主的面板出貨達到1.32億平方米。2020年,中國多條全球最高世代的液晶面板生產線滿產滿銷,全柔性AMOLED面板生產線批量出貨,全面屏、折疊屏、透明屏等多款創新產品全球首發。
4K/8K電視、柔性顯示、更大尺寸電視機相繼登臺亮相,見證了顯示產業的發展趨勢,這背后也是中國面板產業生產能力的全面提升。根據賽迪研究院的統計,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已建成六代及以上面板生產線35條,產線總投資達到1.24萬億元,產能達到2.22億平方米。
毋庸置疑,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國顯示面板產業已完成從跟跑到逐漸領跑的逆襲。
6月29日,在中國國際顯示產業高峰論壇上,京東方董事長陳炎順透露,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響及全球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全球顯示產業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這其中,中國大陸顯示產業以高達64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183.9億元)的產值和29.6%的增速,成為全球顯示最重要的增長極。

中國主要面板生產商OLED生產線布局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在會前接受采訪時,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清指出,政策導向明確、投資能力強、本地市場支撐強成為中國大陸產能不斷突破的發展優勢,而一年一度的DIC盛會,正是這些優勢的集中體現。
他認為,在目前的復雜局勢下,中國顯示產業比以往更需要獲得指引和幫助。國家相繼出臺了許多利好顯示產業的財稅政策,甚至專門扶持新型顯示材料、元器件的生產研發。而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作為行業交流與溝通的重要推手,將致力于在DIC上打造全球顯示行業的七大平臺:新技術研討平臺、新戰略宣講平臺、新產品展示平臺、新趨勢發布平臺、上下游交流平臺、價值鏈提升平臺、產業鏈延伸平臺,全方位為全球顯示產業服務。
材料設備逐漸補齊短板
觀察者網從展會現場獲悉,本次參展的不僅有京東方、TCL華星、天馬微電子、維信諾、惠科、華佳彩、和輝、龍騰等面板廠商,還包括凱盛科技、東旭集團、江蘇蘇釧、富印新材、奧寶科技、盛雄激光、拓米集團、精卓光顯、帝晶光電、蘇州邁為、博益鑫成、太湖金張、雙星新材、浙江上方、煙臺顯華、先導智能等上游材料設備企業。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觀察者網,DIC 2021系列活動通過“展+會”的模式,為全球顯示產業搭建起一個高規格、高層次、大規模的行業交流洽談平臺,一同促進國內顯示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同時共筑全球顯示產業健康生態,并不斷促成中國顯示產業話語權的提高。
在巡館過程中,面板廠商惠科工作人員介紹,該公司55”雙屏搭載miniLED背光模組,運用疊屏技術可以實現高的色彩飽和度,高色彩解析度及高對比顯示應用,運用miniLED可實現更小的背光分區,使得暗區的背景背光光源可以調控減少出光,真正的實現畫素等級的亮暗畫質、明亮分層。目前,惠科折疊屏搭配miniLED的背光架構屬于先進產品,還未有同架構產品樣機,該創新運用的顯示架構用于對比OLED等大型自發性發光的顯示技術,具備節能,高對比,高色彩鮮艷性的眾多優質的技術畫質。
談到自身產能建設時,面板企業TCL華星光電工作人員透露,該公司以深圳、武漢、惠州、蘇州、廣州、印度為基地,擁有8條面板生產線、4座模組廠,投資金額超2400億元。目前,該公司正在布局下一代Mini-LED、Micro-LED、柔性OLED、印刷OLED等新型顯示技術,產品覆蓋大中小尺寸面板及觸控模組、電子白板、拼接墻、車載、電競等高端顯示應用領域。
而在材料設備領域,成都拓米集團的3D玻璃蓋板實現國內首條玻璃蓋板全工序自動化量產產線,能大幅度提高良品率,拓米柔性超薄玻璃產線年底可量產柔性玻璃產品,拓米鉸鏈將在三季度達到15w/套產能,研究院量子點材料正在開展中試線建設。
偏光片方面,在收購LG化學旗下偏光片及相關資產后,杉金光電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偏光片供應商,實現了高端偏光片國產化。據該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目前,LCD偏光片全球市場規模超過百億美元,杉金進入之后,中國企業的市場份額,將從不到10%提升到45%以上,這一核心材料供應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將得到保障。
而奧寶科技(Orbotech)的FPD AOI系統,可以為所有類型的顯示技術(包括Flexible AMOLED)提供前沿的自動化檢測解決方案。該系統使用先進的光學元件增加產量,用于圖像采集,獨特的圖像處理技術,算法和數據處理能力,微觀視頻成像,CD/覆蓋測量和自動宏(Mura)檢測,以實現高靈敏度缺陷檢測和極其準確分類。
當天,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秘書長胡春明主持開幕式及剪彩儀式,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清,上海新金山工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衛,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楊進,默克集團中國區總裁兼電子科技中國董事總經理安高博,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萬大勇,奧寶科技亞太區總裁ShaharMichal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正如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所言,CODA不僅主張顯示產業的協同發展、跨界共進,也在DIC系列活動上創新性地邁出產業合作的一步。為深入探討車載顯示新藍海,CODA與京東方策劃了DIC智能座艙與先進顯示技術論壇,吸引上汽、寶馬、天馬、康寧、3M、TPK、桐力光電、東旭、龍騰競相登場。
為響應國家對顯示新材料的扶持政策,CODA還與膜材解決方案廠商共同舉辦中國顯示及功能膜創新峰會,得到了杉金光電、合肥樂凱、新綸科技和雙星、博益鑫成、柔顯等的支持。
在Mini LED商用化元年,CODA還與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發光二極管顯示應用分會和半導體顯示咨詢機構CINNO Research一同主辦國際Mini/Micro LED供應鏈創新發展峰會,邀請到對突破紅光Micro LED芯片難題頗有建樹的江風益院士,以及眾多在Mini/Micro LED領域積極布局的半導體顯示企業。
在這場峰會上,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秘書長胡春明發表致辭。“近年來隨著顯示技術不斷升級和迭代,芯片尺寸不斷縮小,產品產生的技術路線不斷演進,尤其在有緣矩陣的加持下,Mini/MicroLED迸發成更大的活力,當前Mini/Micro LED技術已經開始成熟并進入商用化,各類廠商也積極布局Micro LED產業鏈。”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有炓也通過視頻為大會致辭。“5G新技術的發展,信息顯示成為5G信息技術生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顯示進入多元化應用的新時期,Micro LED作為最具現實的顯示技術,無論在AR、VR領域還是在超大尺寸應用上,都受到行業的矚目。Micro LED技術研發領域我們也取得了一些成績。”
本次論壇上,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發布九項團體標準。這九項標準從封裝,整機,系統,細分應用等相應領域規定了術語和定義、產品標識、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及質量承諾等。技術內容完整,技術架構科學合理,對行業的發展有重要的規范作用,同時符合團體標準的制定程序,編寫符合GB/T1.1的規定,標準送審稿及編制說明材料齊全,滿足標準項目任務書的要求。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在會前接受采訪時,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清指出,政策導向明確、投資能力強、本地市場支撐強成為中國大陸產能不斷突破的發展優勢,而一年一度的DIC盛會,正是這些優勢的集中體現。
他認為,在目前的復雜局勢下,中國顯示產業比以往更需要獲得指引和幫助。國家相繼出臺了許多利好顯示產業的財稅政策,甚至專門扶持新型顯示材料、元器件的生產研發。而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作為行業交流與溝通的重要推手,將致力于在DIC上打造全球顯示行業的七大平臺:新技術研討平臺、新戰略宣講平臺、新產品展示平臺、新趨勢發布平臺、上下游交流平臺、價值鏈提升平臺、產業鏈延伸平臺,全方位為全球顯示產業服務。
材料設備逐漸補齊短板
觀察者網從展會現場獲悉,本次參展的不僅有京東方、TCL華星、天馬微電子、維信諾、惠科、華佳彩、和輝、龍騰等面板廠商,還包括凱盛科技、東旭集團、江蘇蘇釧、富印新材、奧寶科技、盛雄激光、拓米集團、精卓光顯、帝晶光電、蘇州邁為、博益鑫成、太湖金張、雙星新材、浙江上方、煙臺顯華、先導智能等上游材料設備企業。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觀察者網,DIC 2021系列活動通過“展+會”的模式,為全球顯示產業搭建起一個高規格、高層次、大規模的行業交流洽談平臺,一同促進國內顯示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同時共筑全球顯示產業健康生態,并不斷促成中國顯示產業話語權的提高。
在巡館過程中,面板廠商惠科工作人員介紹,該公司55”雙屏搭載miniLED背光模組,運用疊屏技術可以實現高的色彩飽和度,高色彩解析度及高對比顯示應用,運用miniLED可實現更小的背光分區,使得暗區的背景背光光源可以調控減少出光,真正的實現畫素等級的亮暗畫質、明亮分層。目前,惠科折疊屏搭配miniLED的背光架構屬于先進產品,還未有同架構產品樣機,該創新運用的顯示架構用于對比OLED等大型自發性發光的顯示技術,具備節能,高對比,高色彩鮮艷性的眾多優質的技術畫質。
談到自身產能建設時,面板企業TCL華星光電工作人員透露,該公司以深圳、武漢、惠州、蘇州、廣州、印度為基地,擁有8條面板生產線、4座模組廠,投資金額超2400億元。目前,該公司正在布局下一代Mini-LED、Micro-LED、柔性OLED、印刷OLED等新型顯示技術,產品覆蓋大中小尺寸面板及觸控模組、電子白板、拼接墻、車載、電競等高端顯示應用領域。
而在材料設備領域,成都拓米集團的3D玻璃蓋板實現國內首條玻璃蓋板全工序自動化量產產線,能大幅度提高良品率,拓米柔性超薄玻璃產線年底可量產柔性玻璃產品,拓米鉸鏈將在三季度達到15w/套產能,研究院量子點材料正在開展中試線建設。
偏光片方面,在收購LG化學旗下偏光片及相關資產后,杉金光電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偏光片供應商,實現了高端偏光片國產化。據該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目前,LCD偏光片全球市場規模超過百億美元,杉金進入之后,中國企業的市場份額,將從不到10%提升到45%以上,這一核心材料供應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將得到保障。
而奧寶科技(Orbotech)的FPD AOI系統,可以為所有類型的顯示技術(包括Flexible AMOLED)提供前沿的自動化檢測解決方案。該系統使用先進的光學元件增加產量,用于圖像采集,獨特的圖像處理技術,算法和數據處理能力,微觀視頻成像,CD/覆蓋測量和自動宏(Mura)檢測,以實現高靈敏度缺陷檢測和極其準確分類。
當天,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秘書長胡春明主持開幕式及剪彩儀式,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清,上海新金山工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衛,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楊進,默克集團中國區總裁兼電子科技中國董事總經理安高博,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萬大勇,奧寶科技亞太區總裁ShaharMichal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展會現場
正如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所言,CODA不僅主張顯示產業的協同發展、跨界共進,也在DIC系列活動上創新性地邁出產業合作的一步。為深入探討車載顯示新藍海,CODA與京東方策劃了DIC智能座艙與先進顯示技術論壇,吸引上汽、寶馬、天馬、康寧、3M、TPK、桐力光電、東旭、龍騰競相登場。
為響應國家對顯示新材料的扶持政策,CODA還與膜材解決方案廠商共同舉辦中國顯示及功能膜創新峰會,得到了杉金光電、合肥樂凱、新綸科技和雙星、博益鑫成、柔顯等的支持。
在Mini LED商用化元年,CODA還與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發光二極管顯示應用分會和半導體顯示咨詢機構CINNO Research一同主辦國際Mini/Micro LED供應鏈創新發展峰會,邀請到對突破紅光Micro LED芯片難題頗有建樹的江風益院士,以及眾多在Mini/Micro LED領域積極布局的半導體顯示企業。
在這場峰會上,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秘書長胡春明發表致辭。“近年來隨著顯示技術不斷升級和迭代,芯片尺寸不斷縮小,產品產生的技術路線不斷演進,尤其在有緣矩陣的加持下,Mini/MicroLED迸發成更大的活力,當前Mini/Micro LED技術已經開始成熟并進入商用化,各類廠商也積極布局Micro LED產業鏈。”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有炓也通過視頻為大會致辭。“5G新技術的發展,信息顯示成為5G信息技術生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顯示進入多元化應用的新時期,Micro LED作為最具現實的顯示技術,無論在AR、VR領域還是在超大尺寸應用上,都受到行業的矚目。Micro LED技術研發領域我們也取得了一些成績。”
本次論壇上,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發布九項團體標準。這九項標準從封裝,整機,系統,細分應用等相應領域規定了術語和定義、產品標識、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及質量承諾等。技術內容完整,技術架構科學合理,對行業的發展有重要的規范作用,同時符合團體標準的制定程序,編寫符合GB/T1.1的規定,標準送審稿及編制說明材料齊全,滿足標準項目任務書的要求。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1/0701/60189.html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