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9月15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新快報訊 記者陳學東報道 今年彩電市場最火的無疑是miniLED電視,無論從市場的聲量,還是廠商發新品的重視程度以及上、下游產業鏈積極配合度等各維度來看,miniLED電視都有一種“山雨欲來”的氣勢。
但是“陣勢大”就意味著市場會認可嗎?答案是不一定。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電視市場累計銷量1781萬臺,同比下降14.7%。備受期待的miniLED電視同樣也不樂觀,其上半年的銷量僅僅只有3萬臺左右,在銷量數據上遠遠低于直接“對手”OLED電視,相信這可能是許多人沒有想到的結果。而就算今年全年的銷量,奧維云網方面預測也認為,整體銷量不會太樂觀,已經從年初的預測25萬臺左右的銷量目標,下調至15萬臺左右。
作為重要對手的OLED電視,雖然上半年也表現不太“亮眼”,但至少也有10萬臺左右的銷量。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國內OLED電視銷量為10.1萬臺,但從下半年開始,隨著小米在OLED電視的價格下壓,已經全面托起市場銷量的提升,甚至出現了半個月銷量破15000臺新紀錄。
為此,許多行業數據機構表明,OLED電視在銷量規模上將有望在今年進入新的節點,全年國內市場銷量或將突破30萬臺。
為何miniLED電視“雷聲大雨點小”呢?有行業人士認為,主要與其本身定位有關,想卡位高端市場,但是“出身”還停留在液晶的基礎上,同時其定價相對高,再加上OLED電視、激光電視等高端電視在今年開始在價格上“下探”,讓消費者感覺到,同樣的價格為何不選更代表下一代顯示技術的OLED或者激光電視呢?
很多彩電企業,對于miniLED電視最大擔心,就是這個作為液晶面板技術的改良品,是否會像當年量子點電視一樣,火紅一陣、炒作一陣,最終無法在市場上拉動一輪消費的升級和企業的轉型。這一擔憂,并非空穴來風,而是從產業鏈、消費認知、市場競爭等多個維度評估之后的判斷。
而從產業角度來說,高價產品的蜂擁而至也很難給市場形成推動作用。固然miniLED作為新興技術,其普及也要遵從產量爬坡-價格下降的進程,但對于miniLED產業而言,虎視眈眈的OLED注定不會給它太多的時間。LGD坡州已開始整切48英寸OLED面板,此外JOLED出產的32英寸印刷式OLED面板也已經實現量產。
miniLED在顯示領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例如出色的對比度,超高的顯色性和色準,以及無機發光材質天然的高壽命和無灼屏特性。但一切都是建立在miniLED價格優勢的前提下,畢竟歸根結底,miniLED還是作為OLED以及microLED的“下位替代品”存在,如果盲目追求性能參數導致價格與OLED拉不開差距甚至被反超,那么miniLED電視的大規模應用也就無從談起了。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