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9月23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金秋九月是收獲的季節,而Mini LED行業早已碩果初現。
從最直觀的收入來看,不少廠商Mini LED產品收入占比或產品銷售額相比去年已有顯著的增長,如富采、華燦、新益昌。
富采第二季Mini LED收入占比達20%以上,并且,受益于Mini LED放量生產及訂單量增長,富采8月創下合并晶電和隆達以來的新高記錄,連續6個月實現營收增長。華燦第一季Mini LED產品增幅達182%,累計上半年Mini LED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40%。新益昌上半年Mini LED固晶機收入同比增長約308%。
業界普遍認為,2021年應是Mini LED大規模放量的元年,而產業鏈的初步發展成果一定程度上也符合這一預測。不過,根據目前整體的發展情況和市場接受度來看,多數廠商預估,需求要到2021年第四季才會爆發,這也意味著產業鏈還有一段時間可以充分耕耘,靜待豐收時機的到來。
Mini LED馬不停蹄,產業鏈初具規模
在量產前夕,Mini LED產業鏈一如既往地熱鬧不已,各大廠商按照布局計劃,加快了技術研發和新品發布的進程。同時,部分廠商根據需求情況,開啟了新的擴產計劃。
終端品牌層面,現階段,基本上所有規劃或預估今年發布Mini LED產品的品牌,均已有相關新品問世,如三星、蘋果、華為、長虹、夏普等。
其中,蘋果首款Mini LED背光產品的發布引起了較大的市場反響,而Mini LED背光MacBook Pro產品預計將在10月或11月發布,屆時也將激起不小的水花。根據供應鏈方面消息,MacBook Pro已于8月開始量產,每月出貨量可達30-40萬臺,未來將如期發布和出貨。
除了iPad Pro和MacBook Pro,蘋果分析師郭明錤預測,蘋果將于2022年發布的MacBook Air也將配備Mini LED背光屏……諸多信息表明,蘋果在Mini LED背光技術上的布局已逐漸明朗。
產能部分,據外媒報道,蘋果在7月前后投資了2億美元加購SMT新設備,預計將新增四大全新Mini LED組裝產線,新增SMT月產能為70-80萬個MacBook Pro Mini LED器件。
蘋果供應鏈方面,無論是芯片供應商富采,還是檢測代工設備服務商惠特或SMT廠商臺表科等,均開始規劃擴充新產能。
其中,富采旗下晶電預計在Q4至明年Q1期間擴產20%,明年最終擴產幅度為50%;旗下隆達規劃Q4 Mini LED COB、POB封裝產能擴產100%。惠特預計明年2月以前完成新產能的擴充,機臺數將從現有的200臺提升至1000臺。臺表科目前也已投入擴產,預計第四季擴產40%-50%。
除了蘋果及其供應鏈體系之外,三星、TCL等品牌和產業鏈上其他廠商同樣馬不停蹄,或加快發展步伐,或加大投資力度。
據了解,為應對供不應求的情形,三星在越南增設了Mini LED產線,Mini LED背光電視出貨量正在逐月遞增。此外,三星已經發布首款Mini LED電競背光顯示器,搶進潛力巨大的電競游戲市場,Mini LED產品陣容也進一步擴大。
TCL去年推出了高性價比Mini LED背光電視,并實現Mini LED TV全球市場銷量占有率超90%。今年,TCL針對不同消費群體,又相繼發布了多款65-85英寸的Mini LED背光電視新品,未來還將持續擴充大屏產能。
供給端,三安、華燦、乾照、聚燦等芯片廠商正在推進Mini LED擴產項目的建設和實施。其中,三安的湖北Mini/Micro LED產業化項目部分產能也已投產運行,Mini LED產品出貨量逐月遞增。華燦上半年Mini LED募投資金已支出5.8億元,Mini LED擴產計劃已完成近50%。
封裝、模組廠商中,鴻利在廣州的二期Mini/Micro LED項目已于4月全面動工,預計2022年上半年建成投產。瑞豐的Mini/Micro LED湖北生產基地已于7月底開工,預計滿產后可形成Mini LED背光封裝月產能近1000萬片。兆馳股份于8月在江西正式投產1000條封裝產線。國星光電Mini LED相關10億元項目的二期已完成資金投入,擴產計劃正在推進中。隆利科技8月宣布擬募資不超10.02億元,其中8.17億元將用于建設中大尺寸Mini LED顯示模組智能制造基地項目……
這些僅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廠商通過戰略合作、增資控股、投設子公司等橫向或縱向擴張的方式加碼Mini LED。總而言之,Mini LED產業鏈已初具規模,品牌廠正在加速打開Mini LED終端產品的市場。需求釋放之際,就是收貨碩果之時。

OLED來勢洶洶,已穩占一方市場
在Mini LED逐步打開市場的同時,OLED加速進階升級,迅速擴大在顯示市場的占有率,兩大顯示技術之間的角逐愈發激烈。而雙方的正面交鋒,可以說在小米推出親民版OLED電視時達到了高潮。
8月,小米推出了55、65英寸OLED電視,售價僅為4999元、6999元。9月2日,小米官方宣布,OLED電視新品于8月16日上市15天以來,銷量突破10000臺,刷新行業記錄。目前小米電視大約已經占據中國OLED電視50%的市場,未來小米的目標是持續普及OLED電視。
小米本次發布的OLED電視的最大優點是高性價比。除開小米自身在硬件研發上較強的成本管控能力以及顯示性能水平有所降低之外,面板供應商LGD產能規模效應起到了關鍵的加成作用。
據LEDinside了解,LGD在廣州的OLED廠去年開始釋放產能,今年第二季已達單月90K Sheets。與此同時,今年OLED面板價格有所降低。因此,隨著OLED面板新產能的逐步釋放,OLED電視面板的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除此之外,OLED的殘影和亮不起來暗不下去等技術瓶頸問題也逐漸取得了突破。據悉,LGD在進行了一次工藝升級之后,亮度輕松升到了1000nits以上,同時大大減輕了高亮度下色域縮水的問題。此外,目前也已有應對殘影問題的解決方案,可延長OLED的壽命。
從產能的提升、技術的突破以及成本的下降等多方面可見,OLED來勢洶洶,對起步稍晚的Mini LED產業形成了較強的沖擊。并且,OLED基于自發光的優勢,在設計輕薄、透明顯示和異形顯示上技高一籌,已經穩占一方市場。
Mini LED仍需努力,出路逐步清晰
面對如此強大的勁敵,Mini LED是否只是曇花一現?答案顯然不是。
畢竟,到目前為止,OLED始終都還未能全面取代LCD,更不用提Mini LED。無論是LCD還是Mini LED,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而且,LCD在Mini LED背光技術的加持下實現了質的飛躍,已經能夠與OLED媲美。
以Mini LED背光液晶電視來說,憑借精細的局域調光(Local Dimming)技術,Mini LED背光電視能夠實現高亮度、高動態對比度、高分辨率、廣色域等特點,在與OLED同等性能水平條件下,Mini LED在壽命和性價比方面有較為明顯的優勢。
雖然目前的形勢表明,OLED已經率先滲透顯示市場,但綜合各種因素,多數廠商認為,Mini LED背光顯示將與OLED共存,至于孰高孰低,還需時間來解答。
展望明年,在主流的55-75英寸電視產品中,或許隨著LCD面板價格的大幅下降,Mini LED背光電視的售價將逐漸親民。不過,打鐵還需自身硬,目前Mini LED廠商仍需加大研發力度,提升效率和良率水平,實現標準化和規模化生產,才能快速推動成本的下降,進一步滲透市場。
長遠來看,Mini LED的生存之道是往大尺寸、高亮度的方向發展。
小尺寸顯示設備能夠規避OLED的殘影和高成本等問題,是OLED的主場,未來能與之一爭高下的是Micro LED。Mini LED與OLED之間的較量聚焦在電視、顯示器等中尺寸顯示領域,兩者各有千秋、不分伯仲。但在更大尺寸領域,Mini LED結合LCD顯示的優勢逐漸凸顯,而OLED高成本等弱勢也一目了然。
據悉,2020年LG推出了首款88英寸OLED電視,這是全球首臺、最大尺寸OLED電視,其中,8K版本售價高達二十余萬元。且88英寸OLED面板產量非常有限。目前,80英寸以上的OLED電視,除了LG之外,也只有索尼曾發布過一款83英寸的產品。
實際上,到目前為止,OLED電視也沒有在80英寸及其以上的市場實現規模性銷量。
然而,80英寸以上LCD電視已經成為新潮,疊加Mini LED背光技術的高亮度、高對比度、廣色域、高性價比等優點,基于Mini LED背光技術的LCD電視有望成為大尺寸領域的主流方案。換言之,Mini LED有機會在大尺寸領域獨占鰲頭。
目前,業界已有很多聲音表示,大尺寸、高亮度是Mini LED的發展方向,其中,TCL在8月的Mini LED戰略發布會上就坦言,Mini LED適合超大尺寸產品,而OLED適合小尺寸產品。
未來三年,TCL的目標是在大尺寸銷量中,Mini LED滲透率超60%。當前,TCL也正在以行踐言,近期面向海外市場發布了兩款85英寸8K Mini LED電視,其中,8K 0 OD版本售價9999美元。后續,TCL規劃繼續擴充大尺寸顯示產能。
總的來說,Mini LED的出路已經逐漸清晰。雖然技術難點和成本方面仍需努力,但相比OLED電視面板單一的供應鏈,Mini LED產業鏈擁有龐大的隊伍,投資規模和成本下降空間均比OLED大。未來,在眾多力量的推動下,Mini LED成本有望加速下降。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