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屏維修經驗,全部搞定!
首先看手機的觸摸屏有沒有壞.一般正常使用情況下.屏是很少壞的.先把觸屏校準一下.再補焊接口還沒效。測量觸模屏接口,發現電壓有一個電壓本來是2.8V的變成了2.4V偏低,結果發現在主板上找到一個CPU上方4182 這個就是觸摸屏的控制IC.16腳裝中間接地的.現在大部分雜牌機見得最多就這型號的.把它取下重裝或更換就會好!這方法已經修好了N臺.
觸摸屏接口正常電壓:不裝觸摸屏有一個2.8V電壓,其它的腳為0V.,若裝觸摸屏就有兩個2.8V電壓,兩個0V
教你一招手機觸摸屏失靈更換及維修思路絕對
我先信每個都會更換觸摸屏,但一般都是要每根線試焊一遍才行,那樣不是很費力又浪費時間,還覺得見到觸摸屏就怕,如果你技術較好點的看看觸摸屏的走線分析,然后對應飛線即可,但還是經常出現上下反或左右反。
我拆了多個觸屏,本人經過測量,得出了數值.大家看了這些數值,就成改觸摸屏高手了.
觸屏接口4根線 一般順序排列為Y-、X-、Y+、X+ 極少數排列為X+ X- Y+ Y- .
觸屏四周都有線,左邊的對應X- , 右邊的對應X+ , 上邊的對應Y- , 下邊的對應 Y+ .
X+ X- 為一組 阻值為 350歐----450歐 Y+ Y- 為一組 阻值為 500歐----680歐.
也就是說X+ X- 控制左右阻值350歐----450歐.Y+ Y- 控制上下阻值500歐----680歐.
現在我就詳細介紹一下,如果還不懂的那就下載以下觸摸屏線路圖吧!
如果原來的觸屏還能測出一組的阻值,那就把新觸屏阻值一致的兩腳接上原來位置.另外兩腳隨便接上,左右反了就對調阻值小的那組即X組,上下反了就對調阻值大的那組即Y組. (牢牢記住這句話就行了)
主板一般都有標注X-X+Y-Y+ ,不測原觸屏阻值,直接對應焊新屏也行。
如果原來的觸屏粉碎了,且主板上沒有標注X Y ,那就先隨便焊上新觸屏,看左右上下哪組反了,按上面的方法對調就行.
如果只有中間有反應,那就是X +X-那組線分別接X Y了,Y+Y-那組線也分別接X Y了,四根線全接錯了.
如果對角線為界只有半邊有反映,那就是X+X-接到了Y+Y-,兩組線接反了。
如果全部為斜對角對應,就是X組Y組接對了.但X+X-反了Y+Y-也反了。
試的時候先按出個數字或菜單來,以方便調整.
觸屏只要大小一樣就可以改,稍微小點也可以改,理論上無論大小都能改。
手機觸摸屏失靈的維修思路
1 觸摸屏和按鍵全部失靈(有的開機時都正常一會全失靈):加焊或更換觸控IC 加焊或更換CPU 寫軟件 (按鍵失靈,觸摸正常一般為某一按鍵卡住)
2 觸摸屏失靈.按鍵正常: 換觸屏.加焊或換觸控IC. 植CPU .查斷線或短路.(正常用軟件和CPU壞的也有但少見)
3 觸摸屏偏,可以校正,但校后還是偏: 恢復出廠或格碼片(最后1M) 校的時候故意偏校 換觸屏
4 開機就出校正畫面,可以校,但無法完成,一直讓校準: 換觸屏 格碼片 寫全字庫 植CPU 焊或換觸控IC 檢查觸控IC周圍組容元件有無開路 劃蓋.翻蓋機換排線
5 觸摸失靈 拆機就正常.裝機又失靈: 觸摸屏四條邊太緊把密封條拆掉 觸屏引線根部斷線虛連 主板相關元件虛汗
維修實例:
1 摔壞屏的手機,換屏后觸摸失靈。最后找到原因:在焊屏線時觸摸屏引線對地短路。
2 金立S96觸摸屏可以校,但無法完成一直校: 觸控IC MT6301 10#對地電阻脫落。
3 中天ZT6618換觸屏后,屏偏很多,無法校正,故意偏?梢酝瓿尚U,再換一觸屏OK了。
(1)引起觸屏失靈的有“觸屏損壞。軟件?刂艻C。CPU虛焊。機板斷線。控制IC傍邊的壓敏電阻變值’六種原因。
1。首先用萬能表測觸屏的兩組引腳。看其是否正常,一般都是350~550歐姆。如果沒有阻值就是觸屏損壞。
2。觸屏可以按都是效準不了,數字錯亂。換了新的觸屏也一樣,就得先過資料。寫了軟件也不行就得補焊控制IC。
3。觸屏確定是好的,測板上的四個引腳。其中X-與X+是有個1.7~2.2的電壓,四個腳都有阻值。如果沒有對地阻值就看其到控制IC有沒有斷線,別如MT6301 1~4#與15~16#跟CPU相通。先測這六個腳有沒有對地阻值。若沒有就CPU虛焊,或是斷線。若有對地阻值就是控制IC損壞或是虛焊。
4。觸屏是好的,但是只能按數字錯亂,偏一邊,過軟件不得,換控制IC也不得。CPU也搞了也是不得,這樣的話可以把控制IC周圍的壓敏電阻去掉。還有一個就是控制IC的第5#VDD線上的電容換掉。
(2)觸屏控制IC的引腳說明6#為X+ 7#為Y+ 8#為X- 9#為Y-
決觸摸屏失靈。!觸摸屏其實原理都是一個樣的,都是4根連線,相當是2個電阻,可以用萬用表測試有阻值的,觸摸屏失靈應該先測一下它的阻值正不正常,正常阻值300K-500K,如不正常就用風槍吹觸摸屏的四周并用棉球輕輕壓積,我以成功修復數臺,成功率90%以[/s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