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6月30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高盛證券認為,雖然蘋果多點觸控專利對觸控廠并不會直接的沖擊,但整個產業缺乏新殺手級應用,第2季就會出現商品化后產能過剩,恐進入價格肉搏戰,而宸鴻股價估值恐過高,大砍目標價至720元。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106/30-10375.html
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持續銷售帶動觸控面板需求,市場預期觸控是電子業中今年景氣較明朗的產業。高盛證券卻認為,雖然蘋果多點觸控專利對觸控廠并不會直接的沖擊,但整個產業缺乏新殺手級應用,第2季就會出現商品化后產能過剩,恐進入價格肉搏戰,而宸鴻股價估值恐過高,因此給予賣出評等,大砍目標價至720元。
高盛證券預警,觸控面板廠已進入快速商品化后,第2季就會出現產能過剩進入價格競爭的現象,宸鴻高股價估值將難以維持,重申賣出評等和目標價720元,預期股價會有16%下檔風險。而勝華5月營收和出貨量已回溫,因此給予中立評等和目標價43元,預期股價有15%上檔空間。至于洋華也給予中立評等和目標價185元,預期股價將有7%上檔空間。
高盛證券指出,蘋果申請多點觸控專利對觸控面板廠不會有直接的影響,其實這項專利是眾所皆知,由于這項專利主要是手指觸碰的姿勢,并不是禁止整個觸控概念。而觸控面板廠也沒有自行發展設計的藍圖,仍是依賴終端設備制造商技術。事實上,目前觸控板廠資本支出主要用在降低成本,以提升iPad供應鏈市占率,而非研發新技術擴大市場。
觸控廠另一個致命傷即是新殺手極技術應用(new killer applications)沒有能見度,投資者無不好奇下一個在平板電腦的殺手級應用為何(what the next killer application could be after the tablet PC),高盛證券認為,保護玻璃或許是一個選擇,可提供NB和顯示器更好靈敏度。但由于觸控IC、ITO玻璃成本高,因此目前用在iPad的技術不容易擴大到大尺寸螢幕,如果PC供應商想要尋求折衷解決辦法,現有的紅外線技術是不錯的選擇,但對現有的平板觸控面板廠不會因此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