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28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何泰慶分析智能型手機相關供應鏈中的個股,除了光學元件、觸控面板、基頻芯片等產業之外,其余產業的毛利都不超過10%以上,這些相關產業想從智能手機訂單中殺出重圍,勢必還是得從降低成本、沖高營收下手。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111/28-12589.html
明年上半年可望爆發成長
根據Garnter的統計,2010年2Q中國大陸手機在全球市占比還只有20%,但是到了今年2Q便提高到26%;同一時期,已開發國家的市占比則從27%降到23%。市場估計低價手機將在明年上半年進入爆發期,可預見這個對比消長情形未來勢必會更嚴重。
ING投信投資策略部主管穆正雍說,從目前第四季電子產業所接的訂單可以發現,不論iPhone或iPad的零組件出貨皆見下滑,市場成長亮點已經逐漸移轉至低階智能型手機,尤其是大陸市場。穆正雍預估,明年全球智能型手機出貨年增率有35%的實力,大陸市場年增率則上看83%至1.1億支,顯見大陸市場未來的重要性。
根據統計,2011年大陸智能型手機出貨量約在1.06億支,而2012年大陸智能型手機的價位分布,100~200美元間的市占率將有51%,100美元以下的則有39%。換句話說,未來市場產品主要價格會集中在新臺幣3000~6000元間的產品,而這正是臺灣電子廠商最擅長的價格帶。拓墣產業研究所估計,2012年國際大廠開始擴大委外釋出訂單后,臺灣廠商整體手機出貨量將可達到1.28億支。
受惠類股兩岸都有商機
何泰慶分析,可接獲全球知名品牌外銷訂單的臺灣電子廠商,或是可受惠大陸市場訂單的廠商,短在線因為市場需求擴大,不管營收或是盈余未來一年都會因為市場熱銷而同步提高。但是劉興唐認為,從過去電子股各種新興商品的發展軌跡可以預測,這波低價智能型手機若沒有從產品創新中找到新的出路,恐怕行情仍會像過去一樣,熱潮大約只有一年至一年半的時間就會有退去的疑慮。
在臺股中,與國際訂單較相關的低價智能型手機概念股包括:
1.光學元件:今國光、玉晶光、新鉅科。
2.觸控面板:宸鴻、勝華、接口。
3.基頻芯片:聯發科、晨星。
4.外殼:閎暉、位速、可成。
5.驅動IC:奕力、聯詠、旭曜、旭創。
6.電源管理IC:茂達。
7.感測元件:凌耀、矽創、旺玖。
8.PCB:欣興、燿華、華通。
9.組裝代工:華冠、富士康、英華達、華寶。
10.軟板:臺郡、嘉聯益、毅嘉、旭軟。
11.觸控IC:毅力、禾瑞亞、聯陽。
12.無線模塊:海華。
13.被動元件:晶技、璟德、美磊。
其中,獲利潛力較佳的產業以光學元件、觸控面板、基頻芯片較被看好。主因是技術創新能力較具有競爭力。
另外,在大陸手機市場中專攻低價帶(100美元)的零組件廠商中,也有臺廠的商機存在,例如目前正熱銷的「小米機」,其零組件供應鏈有不少是來自于臺廠供應鏈,包括觸控面板業者宸鴻、勝華;PCB/軟板業者新興、華通;制造相機模塊的光寶、連接器的正崴;以及代工組裝的富士康、英華達等,都可望分到大陸內需市場的大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