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29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年內,東莞涌現多個觸控面板(又叫“觸控屏”、“觸摸屏”)項目,一些中小企業相繼加入到由面板巨頭主導的觸控面板盛宴中來。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111/29-12607.html
除了近期的金龍機電(東莞)有限公司(下稱“金龍機電”)和東莞亞華膠粘帶有限公司(下稱“東莞亞華”)以外,東莞的星星科技、勁勝股份也宣布進入觸控面板領域。一時間,觸控面板在東莞掀起了一陣狂飆之勢。
業內人士認為,觸控面板未來需求巨大,市場空間廣闊,不過廠商如此密集扎堆進入該領域風險較大,如掌控不當,或出現產能過剩,步太陽能光伏和LED產業后塵。
狂飆之 年內多個觸控面板項目上馬
11月,專注生產超小型微特電機及其組件的金龍機電宣布,將投資1.5億元在塘廈實施擴建電容式觸摸屏項目,預計年產量達1500萬片,目前已經完成了前期研發和試制工作。
金龍機電母公司位于浙江溫州,此次在東莞進入電容式觸摸屏領域,金龍機電稱是“發掘新的營收和利潤增長點”的嘗試。
金龍機電一位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證實了該項目,稱該項目的正式實施“將會在兩個月以后”。
時間往前推3個多月,7月中下旬,東莞亞華宣布,將聯合其他三家投資者,投資1.8億元成立新公司,從事電容屏的制造和銷售。
也就在這段時間前后,廣東星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星科技”)和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勁勝股份”)均宣布進軍面板領域。
此前,勝華科技投入了40多億元在松山湖生產第三代觸控面板,其位于東莞東城的萬士達公司在去年增資6000萬美元基礎上,今年增資9000萬美元用于觸控面板生產。
對東莞而言,一場臺灣面板與大陸廠商觸控面板的“群舞”正在上演。
狂飆之
新技術導演產業盛宴
各方競相殺進觸控面板領域,是源于不斷膨脹的觸控面板市場。
媒體援引Display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觸控面板市場規模為59.3億美元,年增率達152%。
最新出版的觸控面板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11年全球觸控面板產值將達134億美元,同時預估2017年產值將以倍數成長,6年后營收有機會達239億美元。
刺激觸控面板突進的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游戲機等時下最流行的數碼產品。正是操控技術的革命性變革,催生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的猛烈增長。
據統計,國內市場智能手機由2010年12.0%的用戶市場占比,增長到2011年第3季度的19.5%。預計2011年第4季度中國智能手機用戶市場占比將達24.0%,預計2011年手機觸控面板出貨量達8億6800萬片,年增長率為68%。
平板電腦增長速度則更快,2010年平板電腦觸控面板出貨量約2600萬片。預計2011年將會超過7200萬片,到了2012年將超過1億片。
“這場觸摸面板的盛宴還將持續”,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短期內各方對于觸控面板的投資沖動無法平息。
狂飆之
廠商扎堆或引發產能過剩
在加入觸控面板領域的大軍中,有不少是跨界經營。比如,東莞亞華原本從事粘膠帶業務,金龍機電的主營業務是生產超小型微特電機及其組件。
“跨界經營需識別行業發展機會,同時要服從企業愿景及中長期規劃。”正略鈞策資深顧問付志勇提醒企業在進行跨界經營時,需做好風險控制。
或許正是出于風險控制的考慮,在宣布進軍觸控面板不久,東莞亞華很快就取消了該項目的投資,原因是擔憂行業的產能過剩。
巧合的是,一度被外界熱烈追捧的富士康上億美元的黃江面板項目也傳出擱淺的消息,雖然富士康方面并沒有透露擱淺的真實原因,但以富士康在電子信息行業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其在面板項目的“遇挫”多少會影響到投資者的信心。
“現在還沒有出現明顯的產能過剩,但產能顯現的滯后性將在一定時期內掩蓋過剩的事實”,東莞一位不愿具名的面板廠商負責人對此表示擔憂。他說,目前觸控面板缺乏引導,行業門檻較低,容易引發無序混亂競爭,最終的結果便是步太陽能光伏和LED產業的后塵,遭遇產能過剩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