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21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市場研究機構DIGITIMESResearch指出,隨著2012年下半起蘋果(Apple)推出采用內嵌式觸控面板(incell)的iPhone5以及采用雙面ITO(DITO)薄膜式觸控面板的7.85寸iPadmini,加上中國大陸觸控面板廠隨著當地智慧型手機市場急速成長,臺廠難以因應此類產品對較低價格的嚴格要求,將影響臺廠觸控面板出貨量。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212/21-18979.html
不過DIGITIMESResearch也表示,由于蘋果9.7寸iPad用觸控面板仍將采傳統玻璃與玻璃全貼合(Glass-to-Glasslamination,GG)架構,加上微軟(Microsoft)推出Windows8使配備投射電容觸控面板的NB及All-in-OnePC(AIOPC)商機浮現,而臺廠在大尺寸投射電容觸控面板具備先行者優勢,將使大尺寸投射電容觸控面板成為臺灣觸控面板產業的新興商機。
DIGITIMESResearch預估,2013年臺灣觸控面板出貨量將為4.85億片,較2012年下滑4.3%;其中手機應用出貨量將為3.16億片,較2012年衰退11%,占整體臺廠觸控面板出貨比重為65.2%,將較2012年下滑4.9個百分點;不滿11寸平板電腦應用出貨量將為1.12億片,較2012年成長1.1%,占整體臺廠觸控面板出貨比重為23.1%,將較2012年成長1.3個百分點。
至于大尺寸PC類應用(包括AIOPC、NB及11寸以上平板電腦應用)出貨量將達1,944萬片,將較2012年成長476.9%,占整體臺廠觸控面板出貨比重也將由0.7%提升為4.0%,顯示臺廠在大尺寸PC用觸控面板具市場優勢。
˙近1~2年來手機用觸控面板出貨量成長的最大動力,是中國低階智慧型手機的興起,2011年聯想推出價格僅人民幣1,000元的手機之后,深受大陸民眾歡迎;2012年此類智慧型手機價格更滑落至人民幣700~800元,除推升出貨量外,對低價化的要求亦較前更嚴格。
˙蘋果推出采用In-Cell內嵌式觸控面板的iPhone5之后,Sony隨即推出同樣采用內嵌式觸控面板的XperiaV迎戰,加上韓廠SamsungDisplay在AMOLED技術及市場均具優勢,也使此類高階觸控面板成為手機用觸控面板訂單回流日韓的主要動力。
˙韓廠三星電子及樂金集團(LG)近年來分別建構南韓觸控面板供應鏈,圖擺脫對臺廠的依賴,因技術水準仍不及臺廠,韓廠出貨以手機用觸控面板為主,也使臺廠手機用觸控面板出海口減少。
˙2012年起,臺廠手機用觸控面板出貨量將逐年減少,預估需至2015年,臺廠逐步掌握AMOLED或In-cell等高階技術后,方可恢復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