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1月30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可穿戴產品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但直到2013年才開始出現大量市場化比較成功的產品。可穿戴設備最先在健康醫療領域落地,推出健康手環,主要源于:1)這類設備相對簡單、2)人們愈漸重視身體健康。其中最受歡迎的主要是JawboneUP智能手環、及Fitbitclips。目前蘋果、谷歌、微軟、英特爾、三星等眾多科技巨頭都已投身可穿戴市場,推出了各式產品,技術構想正在逐漸轉化為現實。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501/30-34085.html
可穿戴設備將以最快的速度翻新消費性科技商品,市場現在普遍預期穿戴式裝備的成長速度將更甚于手機和平板。可穿戴設備將帶來廣闊的市場。根據IHS預計,全球可穿戴設備銷售額則從2012年的97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336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22.9%。而穿戴式產品將需要更高的技術能力以及終端品牌廠商跨產業整合的能力。
以出貨量來看,可穿戴設備有望從去年的9,000萬臺增加到今年的1.4億臺,年增速有望達到62%;其中,智能手表將成為可穿戴產品的先行者,出貨量年增長率將達235%,在出貨量中比重將逐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