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2月02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據IHS研究統計,2014年筆記型電腦用觸控面板的總出貨量預計達兩千一百五十萬片,較2013年的一千八百四十八萬片成長16.2%(圖1);出貨總面積在2014年達101.3萬平方公尺,較2013年的86.2萬平方公尺成長17.2%;總產值在2014年達7億6,080萬美元,較2013年的7億6,190萬美元衰退0.1%。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502/02-34091.html
圖1:2013∼2014年筆記型電腦用觸控面板出貨量統計
2014年筆記型電腦總出貨量達一億八千萬臺,然而,搭載觸控螢幕的機種滲透率僅達11.9%水準,顯然觸控面板應用在筆記型電腦不如原先市場期待;尤其在整體觸控面板供貨價格快速下滑的趨勢下,筆記型電腦使用觸控面板的總出貨產值不進反退,這點讓人更加擔心產業的前景。
市場萎縮/成本墊高觸控筆電銷售備受考驗
觀察這兩年觸控筆記型電腦銷售不如預期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整體筆記型電腦市場的萎縮:
眾所周知,近幾年筆記型電腦市場受環境不景氣及平板電腦的沖擊,銷售量從1年兩億多臺降為一億八千萬臺左右,縮減約10%,于是業者祭出299美元、249美元及199美元等低價產品方案,試圖維持筆記型電腦產業一定的市場規模。然而,整體筆記型電腦市場的萎縮,以及299美元以下的筆記型電腦,因成本考量無法采用觸控面板,導致觸控面板在筆記型電腦領域的總體有效市場(TotalAvailableMarket)陷縮。
.模糊的產品定位及應用場景
消費者普遍認為觸控面板在筆記型電腦是非必要功能,在產品應用與使用情境無法體現觸控面板的必要性,消費性筆記型電腦市場的消費者如此,商用筆記型電腦市場的采購者更是如此。
.昂貴的大尺寸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價格:
一般而言,14寸的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因玻璃的材質與規格不同,其供貨價格大約在30∼40美元左右,而將觸控面板的成本反映到終端市場,其市場售價可能會增加50∼70美元。在筆記型電腦市場低迷且須以低價刺激消費維持市場規模的情況下,讓消費者為了非必要功能掏出50∼70美元實為不容易的事情。
操作模式更靈活二合一筆電受青睞
隨著Windows8OS發布,筆記型電腦的使用情境也逐漸產生變化,因此制造商也開始在產品外型(FormFactor)方面引進更多創意,讓筆記型電腦不再只是萬古不變的貝殼型(ClamShell),而開始出現Detachable、Slide、Foldable、Flip、Twist及Tablet等多種不同于過去的異型產品(圖2),以顛覆一般筆電和平板電腦使用情境。業界一般將上述產品外型的筆記型電腦統稱為二合一PC或者二合一ConvertiblePC(以下簡稱為二合一)。
圖2:二合一PC產品外型
根據IHS調查統計,2014年第三季筆記型電腦用觸控面板的總出貨量五百二十五萬九千片,其中適用ClamShell類型的觸控面板達兩百六十七萬兩千片,占當季筆記型電腦用觸控面板總出貨量的50.8%(圖3、4)。換句話說,采用二合一架構的占49.2%,形成觸控筆記型電腦產品總出貨量中,傳統ClamShell與新興二合一各占半壁江山的態勢,而二合一觸控筆記型電腦的比重持續呈現成長的態勢。
圖3:2013-2014年觸控筆記型電腦產品總出貨量
圖4:2013-2014年觸控筆記型電腦占市場比重
在眾多二合一觸控筆記型電腦中,Detachable型態的產品出貨量最多,2014年第三季的總出貨量達一百六十九萬九千臺,占整體觸控筆記型電腦用觸控面板市場32.3%的比重。Detachable型態的觸控筆記型電腦由于具備NetbookPC的價格與平板電腦的使用情境,因此受到市場上高度青睞。
目前市場上的代表性產品有微軟(Microsoft)的SurfacePRO系列、華碩的T100、宏碁的Switch10、戴爾(Dell)的NewLatitude13以及惠普(HP)的Spectrex2等,產品尺寸涵蓋10.1∼13.3寸,而主流市場價格在300美元至1,200美元,提供消費者多元化的選擇。Detachable型態觸控筆電的出貨量在近期幾季正緩和增長,相反地,傳統的ClamShell型態的觸控筆電則逐漸萎縮。
持續支援觸控功能微軟將推Windows10
事實上,Windows8在市場上的評價仍不如預期,因此微軟被迫加快新一代電腦作業系統Windows10的開發,預計在2015年上半年Windows10將面市。觸控面板的支援可謂Windows8與前一代作業系統的最大差異點,不過Windows8的失利也對觸控面板產業帶來莫大打擊。
匯整目前消息,Windows10雖仍支援觸控功能,不過其重要程度大幅降低,也不會刻意投資開發觸控功能,顯示微軟對筆記型電腦搭載觸控面板的態度出現根本性的變化。
筆者在近期拜訪各筆記型電腦品牌及代工廠商時,業界皆對觸控筆記型電腦的未來提出較負面的評論,但觸控面板后續發展仍值得期待。
觸控介面已經成為人操作機器的主要介面之一。因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上100%的觸控面板滲透率,在短短不到10年的時間已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觸控介面有著理所當然的態度。
試想我們平時如何使用身邊的ATM、捷運站的加值機、汽車內的AV或導航系統、POS以及KIOSK等終端裝置,無不顯現終端裝置搭載觸控面板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舉例來說,對目前10歲以下的小孩子而言,“觸控”是最理所當然的輸入介面,未來沒有觸控功能的裝置可能對他們而言,是極不習慣的事情。而現在的小孩也就是未來的消費決策者,對觸控功能或介面往往沒有排斥,如就以目前“鍵盤滑鼠世代”的觀點宣告觸控筆記型電腦將消失在市場,可能是言之過早。
二合一躍居設計主流
各種終端裝置導入觸控面板已是不可逆的大趨勢,觸控面板要提高在筆記型電腦的滲透率,首先要開發非觸控介面不可的殺手級應用。
再來,觸控面板的價格必須下滑到更低廉的價位;最后搭載觸控面板的觸控筆記型電腦必須適時改變產品外型,以迎合上述的改變。
殺手級應用服務方面,或許可以參考平板電腦的使用情境,讓筆記型電腦兼具平板電腦諸多方便及單純性。
觸控面板的價格可透過制程的簡易化及規格的標準化,提高良率與規模經濟,在不失利潤的情況下達到降價的效果。產品外型方面,未來的筆記型電腦因使用情境的改變,會朝向二合一的方向前進。
觀察目前觸控筆記型電腦與觸控面板產業的發展方向,正是朝向這三個方向前進,雖然短期或許未能獲得預期的成果,但相信會在不遠未來獲取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