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2月16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這種pn-OLED平面組件不僅易于制造,同時也較傳統OLED具有更低的驅動電壓......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702/16-45828.html
中國華南理工大學(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直接采用p-n接面的高效率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取代在p型傳輸層與n型電子傳輸層之間夾入有機發光層(EL)的傳統途徑。
研究人員們在國際光電工程學會(SPIE)的期刊中發表其研究:「實現高性能和低成本的熒光有機LED」(Realizing high-performance and low-cost fluorescent organic LEDs),文中描述一種可直接作為發光中心的純有機p-n接面。
研究人員解釋,這種平面組件是由垂直夾層于銦钖氧化物陽極與氟化鋰/鋁陰極之間的p-型和n-型有機半導體組成,不僅比基于氧化層的組件更易制造,同時也較傳統OLED (其接口通常具有發射與傳輸層誘導通過能量阻障)具有更低的驅動電壓。
研究人員表示,「該組件的發光行為是從p型和n型材料釋放協同能量的結果,這與傳統從單分子發射器產生光的OLED不同。 」
研究人員使用1,1-bis[4-[N,N-di(p-tolyl)-amino]phen yl] 環己烷 (TAPC)作為P型半導體,以及2,4,6-tris(3-(pyridin-3-yl)phenyl)-1,3,5-triazine (TmPyTZ)作為內部開發的n型半導體,為其提供了強勁的電子吸收性能以及良好的電子傳輸能力。
由此取得的pn-OLED表現出高達12%的峰值外部量子效率(η ext),為組件帶來20%的光輸出耦合效率,并被轉換成60%的內部量子效率(η int),超過傳統熒光發光器的理論最大效率——25%。
研究人員只要改變p-n接面所使用的材料組合,就能調變其pn-OLED的發光顏色,為采用4,4',4”-tri(N-carbazolyl)triphenylamine (TCTA)作為p型傳輸層的堆棧,展示綠光pn-OLED具有高達10%以上的外部量子效率。 pn-OLED需要低作業電壓,使其適用于低功耗的便攜設備。
研究人員期望將有機主動p-n接面的概念擴展到其他可能的用途,包括光電探測器、電泵浦有機半導體雷射,以及有機發光二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