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5月05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10年前,科大聚龍集團為了讓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金融設備終端通過歐洲中央銀行測試,不得不把機器全部拆開,供歐方檢驗。如今,科大聚龍已連續10年通過歐洲中央銀行測試,憑借技術創新,這個以13萬元人民幣資產起家的微型企業已發展成市值140多億元人民幣上市公司企業集團。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705/05-46997.html
6、7年前,京東方集團正經歷連年虧損的最困難時期,用董事長王東升的話說,“意志不堅定一點也就跳樓了”。如今,依靠堅定不移地發展核心競爭力,京東方從行業追趕者,逐步成為全球領先的液晶顯示屏巨頭。今年一季度,京東方已實現盈利20億元,比去年全年的18億元人民幣還要多。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吹響互聯互通,破除貿易、物流、金融、技術等各種壁壘的號角,以科大聚龍、京東方等為代表的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欲借政策東風,加速技術的輸出與引進。
技術輸出:彎道超車 奔向藍海
或許人們對京東方這個名字并不熟悉,但你知道的任何品牌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視,可能都用的是這家公司生產的液晶顯示屏。
20多年來,京東方經歷過國產彩電業因技術替代而全線崩潰的產業陣痛,曾因外界質疑而上市遇挫,至今還因股價曾經“跳水”被不少股民看作無良黑商。
然而這一切,都沒有阻擋京東方人自主研發的腳步。京東方的領導者在不同時期信條始終未變:第一,堅持把高技術工業作為主業,而且一定要掌握核心技術;第二,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從市場競爭中尋求企業的未來。
京東方高級副總裁張宇告訴記者,如果僅僅為了財務報表好看,“可能大家就看不到現在的京東方了”。在2006年至2010年,企業每年虧損2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最困難時期,京東方依然保持了每年7%的研發投入,堅持技術研發、產能擴張,創造核心競爭力。
如今,京東方人的執著、情懷和付出得到了回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6年全球國際專利申請數據顯示,京東方以1673件申請位列全球第八,與中興通訊(17.830, 0.01,0.06%)、華為等中國企業一同躋身前十。全球創新活動的領先指標、湯森路透《2016全球創新報告》則將京東方列為半導體領域全球第二大創新公司。
根據今年1月市場數據,京東方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屏、平板電腦顯示屏、筆記本顯示屏、顯示器顯示屏出貨量均位列全球第一。
如果說,從行業追趕者到領導者,京東方依靠研發成功實現彎道超車,營銷和服務體系覆蓋歐美亞等主要國家和地區;那么,做大數據起家的億贊普集團選擇的路徑是奔向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藍海”,直接填補國外技術空白。
億贊普集團董事長羅峰常說,做事業就要做“沒有天花板的事”。據他介紹,億贊普在“一帶一路”沿線布局,主要瞄準欠發達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可能還沒有大數據概念,但是有對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需求,是一片未知的“藍海”。
技術引入:多種模式 融合發展
“一帶一路”合作是雙向的,既要“走出去”,也要“引進來”。在技術引入方面,中關村企業積極探尋國內外技術融合發展新模式。
科大聚龍董事長助理、執行總裁張帆介紹說,2016年,集團與主要從事海外投資并購的投行多維海拓合作,成立了多維聚龍境外創投基金,瞄準引進以色列等國尚未成熟的核心技術,并在此基礎上研發自主產品。
張帆表示,通過聚龍出資、多維搜尋目標的合作模式從國外引進好技術,并進行成果轉化,一定會產生更大的經濟價值。
他介紹說,多維聚龍基金初期資金4億元人民幣,預計今年會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智能制造等重點投資領域落實一些項目。
對如今處于行業金字塔頂端的京東方來說,如何在顛覆性技術革命到來前做好準備是個難題。京東方集團高級副總裁張宇認為,從跟跑者、并跑者到領跑者,京東方已面臨前方“無人、無路”的情形,創新需要具備一定前瞻性,準確把握產業發展方向成為考驗。
他說,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很難對產業發展方向做出明確判斷,只能不斷“延伸觸角”。為此,京東方已對柔性屏、量子點顯示等下一代技術做好研發布局,并在美國、日本等地通過合作研發項目、共建實驗室等方式追蹤海外前沿技術。
2014年,在實體店銷售時代曾創下輝煌業績的海淀圖書城正式升級改造成中關村創業大街。在探索技術引入模式方面,將自身定位于“平臺的平臺”的中關村創業大街積累了頗多經驗。
據中關村創業大街運營方北京海置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宏波介紹,中關村創業大街及入駐機構已與以色列、芬蘭、新加坡、澳大利亞、印度等10余個國家的20多個創投孵化機構開展戰略合作。此外,中關村創業大街及入駐機構還積極開展跨境孵化與投資,并舉辦國際創新比賽、創新路演等活動,助力高精尖項目落地,打造國際項目與人才進入中國的窗口。
雙向“破壁”:技術引爆 政策支持
日新月異的技術一個特點是一種顛覆性新技術往往可以引爆不同行業,為我們的生活送上驚喜。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科大聚龍的監控攝像頭夜視技術竟能用到手機上,成為夜景照相的保障;而京東方研發的8K超高清顯示技術不僅能用于電視顯示屏,還能使醫學界長久以來呼吁的遠程專家會診成為可能。
然而,客觀而言,為了讓國內外最新技術更好地互融互通,從而惠及更多民眾,在雙方向“破壁”之路上,人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張帆建議,為了讓國內企業、特別是像科大聚龍這樣的民營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希望能打破目前國企和民企信息不對稱的局面、實現信息交互,以便大家一起“抱團出海”。此外,他還說,中小企業在海外常面臨缺乏市場認知的困境。如果能由政府推動、搭建專門負責評估企業資質的第三方平臺,這對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難得助力。
姚宏波指出,在“引進來”方面需要加大對引進高精尖人才、尤其是基礎科學領域人才的政策支持,也希望國內科研院所進一步開放實驗室等資源,支持跨境初創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