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6月05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計、強國之策,對個體來說,則是自我實現的激情與夢想。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大力鼓勵創業創新,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放寬政策、放開市場、放活主體,形成了創業創新的濃厚氛圍。如果您正在謀劃創業或是實踐創業,如果您對各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有好奇,對新生代創客的創業故事感興趣,請您關注“中經創業榜”。本期由柔宇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劉自鴻為您介紹一個真實而精彩的創業故事——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706/05-47415.html
躺在斯坦福大學的草坪上,劉自鴻暢想著未來:人與外界的交流,信息輸入方式中70%是依靠視覺。那時,液晶平板電視正在開始取代CRT顯示器,但為什么所有的顯示屏都是方方正正?能不能再薄一些?這一天馬行空的想法,正是柔宇的起源。
劉自鴻,柔宇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福布斯“中美十大創新人物”,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2012年,他在硅谷、深圳、香港同步創立柔宇科技,并帶領公司先后發布一系列顛覆式的新型人機交互技術,包括厚度僅0.01毫米的全球最薄彩色柔性顯示屏、柔性傳感器和3D頭戴影院。
早在學生時代,劉自鴻就發明了“自動光強調節系統”解決舞臺燈光調節問題,研發“可穿戴式半導體傳感系統”賦予電熱毯智能感知力,設計“室內綜合運動模擬系統”可實現在家中打高爾夫與保齡球……
在大二的一次話劇排練過程中,由于舞臺上燈光過于耀眼,劉自鴻請燈光師調暗亮度,結果又變得太暗。他思考:舞臺燈光調節系統為何不實現自動控制呢?預先設定好程序參數自動檢測光強,不就可以輕松實現嗎?很快,他就用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制作了一套自動光強調節系統,參加了清華大學“挑戰杯”比賽并獲獎。
大四時他研究半導體傳感器,并查閱醫學資料,設計出一種手腕穿戴式半導體傳感系統,這種可穿戴的“手表”能實時感知檢測生理狀態、自動開啟或停用電熱毯。他帶著這個名為“人體生物智能傳感及應用系統”的項目參加第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個人特等獎和全國總冠軍。那一年,年僅20歲的劉自鴻沒有想到,10年之后可穿戴式電子設備竟成為國際上最受追捧的產品之一。
做自己喜歡而且擅長的事情,這是劉自鴻面臨學業和創業方向選擇時堅持的一個原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不會覺得枯燥,在奮斗的道路上會有很多快樂,扛得住各種磨礪和挑戰;有了快樂充實,生命就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根本沒有時間去懈怠。”他說,“找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因為有基礎、有積累,才能比其他人做得好”。
讀研究生時,劉自鴻組織了一個十人團隊,研發出一套“室內綜合運動模擬系統”,可以實現在家里打高爾夫與保齡球,這個項目在清華大學的學生創業大賽中獲最佳創意獎。“我們還做出了原型機,準備拿去創業。”但那時國內的創新創業氛圍與現在不可同日而語,風險投資機構對學生創業項目的投資十分謹慎,這次創業未能順利開展。幾年后,Xbox、PS4等游戲設備在全球風靡一時,這讓他深感惋惜,但也驗證了他當年對趨勢的判斷。
“經歷幾次‘創業’后,我們越來越覺得創業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兼備,缺一不可。”他認為,成功的創業與好的創業也大相徑庭。“好的創業所選擇的方向一定要對社會有價值、有貢獻,做的事業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有正向的價值,那么你就會從中找到堅持的意義,不會輕易放棄”。
2014年8月,柔宇科技發布厚度僅0.01毫米的全球最薄彩色柔性顯示屏。這項“黑科技”帶來的巨大商業想象空間,瞬間將柔宇捧上風口浪尖,幾乎令其“一戰成名”。
“科學、技術、工程發展的最前沿和最極致狀態一定是藝術級的,英語中也用‘state of the art’來形容事物的最高水準。”劉自鴻認為大學藝術團生涯對他的影響很大,“今天柔宇的柔性顯示屏、柔性電子傳感器和3D頭戴影院等產品開發,卷曲的弧度、影院的機械構造在設計上都要融入藝術理念,貼近人們對美感的追求”。
攻克柔性顯示屏的技術屏障困難重重。與液晶屏不同,柔性屏要在一個極薄的薄膜上做出千萬個的晶體管,再把發光的材料做上去,這對技術和工藝的要求都非常高。用劉自鴻的話說,這就像“在豆腐上蓋一棟大樓”;柔性顯示行業從無到有,從上游材料工藝、電子器件到下游產品設計都需要重新搭建,因所涉基礎行業太多,一時也難以看到成效。不過,雖有千難萬阻,劉自鴻毫不妥協,仍然對前景充滿信心,“創新創業就是要敢想敢做。只要想法符合科學原理,即便創新創業的過程磕磕絆絆、充滿艱難,甚至被外界質疑和嘲笑,也一定會成功”。
創立僅4年多時間,柔宇科技的估值已突破30億美元,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獨角獸科技創業公司之一,并在國內外儲備了超過700項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其柔性顯示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各類電子產品中,包括消費電子、智能交通、智能家居、運動時尚、建筑裝飾等。位于深圳龍崗、投資超百億元的類六代全柔性顯示屏量產線正在加緊施工,有望今年底投產,柔宇國際柔性顯示基地也隨之呼之欲出。
“未來信息技術的核心方向應當有三個:人機交互、人工智能和萬物互聯。”劉自鴻說,人機交互是人與機器的溝通方式,也是人們感知信息的方式;人機交互中,機器接收到信息后進行分析做出決策,這是人工智能;只有人機交互或人工智能的個體,仍然只是孤立的系統,通過萬物互聯的技術將它們連接起來,便形成了智能信息網。“我們希望通過卷曲的柔性電子,定義下一個時代的人機交互方式,這將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