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6月23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福建通過石墨烯產業發展規劃 2025年產值將破500億。通過《福建省空間規劃編制辦法(試行)》,堅持系統設計、生態優先、統籌協調,構建以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用途管制為主要手段的國土空間治理體系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706/23-47622.html
貫徹落實2017年全國軍轉安置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軍轉安置工作
建立完善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一體化監管機制,提出六個方面具體措施,切實維護廣大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權益
明確煤炭去產能工作重點,堅持落后產能“應退盡退、能退早退”,強化市場化、法治化方式,確保2017年全省完成關閉退出煤礦33處以上、去產能226萬噸以上
進一步擴大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從推進幸福產業服務消費提質擴容、促進傳統實物消費擴大升級、優化消費市場環境、強化組織領導和政策落實等四個方面提出實施意見
通過《福建省石墨烯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 年)》,到2025年我省石墨烯及相關應用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帶動超1000億級產業鏈;從提升創新能力、培育壯大產業、強化人才支撐、加大金融支持、增強要素保障、營造發展環境等六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石墨烯產業加快發展
東南網6月2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周琳)6月22日,省長于偉國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福建省空間規劃編制辦法(試行)》;貫徹落實2017年全國軍轉安置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軍轉安置工作;研究通過《進一步加強職業健康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福建省2017年煤炭去產能工作方案》《福建省進一步擴大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實施意見》;決定實施《福建省石墨烯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關于加快石墨烯產業發展六條措施》。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會議指出,開展全省空間規劃編制,是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之一。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以國土空間的有序開發、有效管制為核心內容,在2016年開展永春縣、永安市、霞浦縣等三個試點縣空間規劃編制的基礎上,按照省級空間規劃試點總體技術路線設計,同步組織編制省級和設區市級空間規劃,構建以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用途管制為主要手段的國土空間治理體系。2017年底前完成省級空間規劃試點目標,不斷總結完善,力爭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省級空間規劃編制辦法。
會議強調,軍轉干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做好軍轉安置工作,關系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軍轉安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為統領,強化時間節點,拓寬安置渠道,不折不扣完成中央下達的軍轉安置任務。
健全“陽光安置”工作機制、探索“人崗相適”有效辦法,突出安置重點,照顧安排好功臣模范、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和特殊崗位工作的軍轉干部。完善專項培訓制度、制定扶持就業創業措施,大力促進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就業創業,提升軍轉干部適應能力和發展本領。積極創造條件,妥善安置軍轉干部隨調隨遷家屬子女。持續開展關愛活動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宣傳優秀軍轉干部先進事跡,切實做好部分企業軍轉干部解困穩定工作。
會議指出,職業健康事關勞動者身體健康和家庭幸福,是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恪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和健康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堅持“管安全生產必須管職業健康”,健全職業健康監管責任體系,提升監管能力、加大執法力度;全面落實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建立完善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加大宣傳力度,深化教育培訓,加強社會監督,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廣大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權益。
會議強調,推進煤炭行業去產能,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要強化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堅持落后產能“應退盡退、能退早退”,加快退出不安全不達標的產能以及長期停工停產的“僵尸企業”,推進兼并重組和布局優化,確保煤炭穩定供應,促進煤礦安全生產。要妥善做好職工安置工作,細化措施方案,落實保障政策,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會議提出,2017年全省要完成關閉退出煤礦33處以上、去產能226萬噸以上。
會議指出,不斷增加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消費領域的有效供給,有利于調結構、補短板、惠民生。要圍繞相關重點領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統籌協調,有效增加、不斷優化產品和服務供給,積極擴大新興消費、穩定傳統消費、挖掘潛在消費,推進幸福產業服務消費提質擴容,促進傳統實物消費擴大升級,營造便利、安心、放心的消費環境,更好地促進經濟轉型升級,進一步增強發展新動能。
會議指出,發展石墨烯產業,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要創新產業發展路徑、機制,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高校和科研機構為支撐、產學研用協同促進的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體系,以石墨烯材料制備為突破重點,加大在石墨烯復合材料、能源材料、熱管理、電子信息和環保健康等領域的應用,大力發展石墨烯專用設備等配套產業,建立從“材料制備—下游應用—終端產品—配套服務”的完整產業鏈條,到2025年我省石墨烯及相關應用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帶動超1000億級產業鏈。會議決定,從提升創新能力、培育壯大產業、強化人才支撐、加大金融支持、增強要素保障、營造發展環境等六個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依托廈門大學石墨烯工程與產業研究院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在福州、廈門、泉州、三明等地創建一批省級創新平臺,建設國家級或省級石墨烯產品檢驗中心;研究制定我省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辦法;重點培育形成50個以上創新人才領軍隊伍;鼓勵符合條件的石墨烯企業通過參與電力直接交易降低用電成本,并對企業參展參會、用地用房等給予補貼和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