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13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廣懋創新推出手勢識別設備Welle,可將任意表面變為觸控板。近日,深圳智能交互設備研發制造商廣懋創新已開始出貨其研發的超聲波手勢識別裝置Welle。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712/13-49056.html
Welle于今年3月登陸眾籌網站Kickstarter,21個小時就超過2萬美元的目標,至眾籌結束時,一共有1515支持者投入共計14.34萬美元。對于一家初創公司而言,首款產品就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如此受歡迎恐怕是因為支持者僅需69美元就能將任意表面變成觸控板,完成家電、數碼設備操控或是玩游戲、繪畫等。
Welle所代表的是一類名為超聲波雷達手勢識別的技術,其實現步驟大致是先用揚聲器發射超聲波,再用麥克風接收撞到手后被反射的回波,最后經由算法重建手勢軌跡來進行手勢識別。Welle與谷歌的Project Soli類似,但區別在于前者用的是超聲波,而Project Soli用的是毫米波,兩種技術方案各有優點,在探測距離方面毫米波優于超聲波;但在距離較近時,超聲波縱向精度又優于毫米波。
另外,由于超聲波設備,如聲吶早在就在1906年就已被發明,經過無數次戰爭的檢驗,硬件上非常成熟可靠,因而Welle的硬件結構較Project Soli簡單,不然也不可能做到69美元的低價,而功耗低也是它的優勢之一,據廣懋創新所稱,Welle用自帶的電池可以待機一個月。
具備大規模量產的能力還不夠,要能打動消費者,Welle的識別精度必須足夠高,因而,廣懋創新自2014年成立后除研發制造產品原型外,大多數時間是花在配套的信號處理算法WiKnew的編寫與調優上。這家公司的創始團隊學科背景多元,CEO曾懋是香港科技大學的數學與統計學碩士,早年曾在金融公司如中金、中國價值投資、PinPOINT任投資和量化分析師,但對智能交互設備的興趣卻沒有讓他選擇留在一個來錢快的行業,而是與中科大、中山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數學、物理和電子工程專業的朋友一起折騰手勢控制器。
在這兩年多時間里,他們攻克了超聲波傳輸過程中,受空氣因子摩擦作用影響產生的信號嚴重衰減問題,在接收器收到信號后還要進行建模和濾波處理,降低噪音,提高信噪比,將12種手勢和36個字符在1米范圍內識別被準確率提高到了96%,這還只是廣懋創新基于員工自己手勢訓練和調優的結果,后期隨著手勢數據庫的增加,準確率還能進一步提升。
而Welle不過是廣懋創新WiKnew的具體應用之一,在這一代產品研發完成后,他們又瞄上了智能車載交互系統等。據Juniper Research的研究預測,到2020年會有超過4億個運動和手勢跟蹤設備推向市場,屆時家中每個表面都可能是人機交互的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