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3月20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觸控新兵走出慘業競爭 萬達光電專攻泛工控觸控商機 觸控面板產業受到大陸同業競爭導致產能過剩,過去一度被外界視為“慘業”,萬達光電主攻少量多樣、需客制化的利基型泛工控市場,單一機型可維持3~5年的生命周期或甚至更久,避開紅色供應鏈的價格競爭,2017年每股稅后盈余為2.69元,預計2018年利基型產品如軍規、醫療等產品的營收比重將可望首度站上3成,全年營收將挑戰雙位數成長。
萬達光電總經理范志明表示,公司深耕工控領域已有15年,2012年聚焦于工控市場,并退出消費性市場,目前工控產品占營收43.5%、軍規電腦占15.2%、醫療占11.7%、商規POS產品占比約25.5%,其他包括車用、博奕、航運及特殊大尺寸產品。其中,工控及醫療產品的平均毛利率約為26~28%、軍規產品較高、約有30%,而新增的大尺寸應用產品,由于產品規格特殊,其毛利率可達到50%。
萬達表示,目前已量產出貨40吋以上大尺寸產品,84吋也開始進入試產,由于可配合客戶開發非16:9標準尺寸的規格,因而能切入特殊應用領域,此外,也針對博奕市場提供大尺寸曲面觸控產品,預計年底可望發酵,并在2019年放量。
范志明指出,身為工控客戶的供應鏈廠商,具有認證期長及產品壽命長的特性,產品開發至少需6~9個月,一旦經過認證后供應商之地位即不易更換,單一機型可維持3~5年以上;此外,由于歐美工控設備市場訂單相對穩定且量大,加上產品客制化程度高,因此價格競爭亦不若大陸或臺灣市場激烈,屬于利基型市場,近年來借由通路商陸續開發歐美工控設備大廠,目前的重要客戶皆為市調全球前十大知名大廠,而萬達在歐美市場的營收占比也逐年增加,2017年比重已有接近5成。
除了歐洲主力市場外,臺灣市場的營收比重則從過去的40%降至3成、為多家國際大廠企業總部的新加坡市場占比約有13%、南韓市場比重為2%,大陸市場的占比約5%,未來將爭取醫療及標案市場,而美國市場則預計將于2019~2020年增加通路商布局。
萬達表示,根據IHS等市調機構估計,2017~2020年工控用觸控面板每年可維持4.5~5.3%成長率,年復合成長率為4.8%;若以萬達聚焦的工業設備與軍規電腦應用領域來分析,其工業設備2016~2020年的年復合成長率為8.79%,而軍規電腦及平板2014~2019年的年復合成長率也分別有8.7%及14.9%,其均顯示工控用觸控面板仍將維持一定的成長能量,而萬達近年來的工控客戶成長幅度也優于市場平均成長率,成長動能強勁。
隨著工業4.0到來,萬達預計,從2018年第2季起將分3年逐期導入生產流程資訊化的整合,最終目標提升產線自動化程度,未來整體獲利提升將指日可待。另外,萬達在制造技術采用干式制程,除適合少量多樣及客制化高之產品特性外,有別于同業的濕式制程需使用酸性溶劑、堿性溶劑及列管毒氣等高污染物質,其生產模式更具有環保性。
展望未來,萬達表示,成長動能較大的領域為軍用、醫療、博奕(曲面屏幕)、大尺寸等部分,而占比達4成以上的工控產品每年將有穩定4%~5%,由于2018年美元匯率波動可望趨于穩定,加上市場持續成長帶動,2018年營收將有機會達到雙位數成長,獲利表現挑戰新高。
由于專攻工控觸控面板市場,萬達2017年營收新臺幣12.5億元,受到臺幣升值,導致毛利率降為22.4%,影響獲利約2,700萬元,全年稅后凈利9,420萬元,每股稅后盈余2.69元,并預計將以競價拍賣搭配公開申購方式配售,4月初開始競拍、4月底將掛牌上柜,為近年來少見申請上市的觸控面板廠。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803/20-49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