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6月28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京東方 兩手策略玩面板。京東方以每年擴建1~2座新廠的速度,躍居為全球最大面板廠,面板應用涵蓋各領域,產品線愈來愈齊全,策略操作也更靈活。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806/28-50750.html
為了要搶大尺寸電視市場,不惜流血砍價求售,而在該公司具有主控權的32吋面板市場,則是急踩煞車減產,醞釀漲價拚獲利。
京東方目前旗下共有10座面板廠,興建中的還有兩座6代AMOLED面板廠和第二座10.5代TFT LCD面板廠。近年來京東方新產能持續開出,去年下半年已成為全球產能最大的面板廠,對于面板市場價格具有絕對的影響力。
過去基于技術和成本考慮,大陸面板廠大多是在單一生產線生產單一尺寸產品,追求絕對的成本優勢。舉例來說,目前京東方和華星光電是全球最大的32吋面板供應商,在8.5代廠可以切割18片,相當具有競爭力。而32吋也是大陸兩大面板龍頭(京東方與華星光電)的Cash cow,是最賺錢的產品。
京東方10.5代廠在今年初正式量產,鎖定在超大尺寸65吋面板生產。目前65吋面板仍是由臺韓面板廠主導,三星、LGD、友達、群創這四家面板廠就囊括了90%以上的市場。雖然京東方65吋面板的品質還不及臺韓面板廠,但是喊出「沒有折舊、不怕虧錢」,即使目前生產成本在280美元以上,仍然咬牙殺價拼出貨、搶市占。
京東方在65吋面板大膽降價求售,但在出貨數量最大,市場占有率最高的32吋面板,卻是反向操作,第二季縮減32吋面板供貨,把8.5代廠產能轉作55吋面板,使得32吋供需在短短一個季度內就反轉。第三季下游廠商拉貨增溫,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立刻喊漲,要靠著中小尺寸電視拉抬獲利表現。
面板市場的競爭到底有多激烈?看看京東方就知道了
一個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如果需求大于供給,價格即被推高;反之,如果供應大于需求,則價格即被推低。總之,供需關系決定了價格。
事實上,縱觀當前的液晶面板市場,面板供應量的充足與萎靡的下游需求形成了鮮明的矛盾,尤其是隨著京東方10.5代廠今年第一季度正式量產,供需矛盾的激化已經成了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場運行的主體。面板價格的一路走跌亦隨之而來,甚至已經創造出了新的歷史新低。
但即便是這樣,面板廠商仍在低價中苦苦煎熬,顯然這已經淪為了一場比拼實力的持久戰。而今有消息稱,液晶面板價格戰或將持續升溫,據韓媒BusinessKorea、Pulse 報道消息稱,韓國面板資深主管透露,中國面板廠商京東方已經通知電視生產商,宣布該公司65寸液晶面板價格將大砍20%,倘若以目前65寸液晶面板約在240~250美元的價格計算,這也意味著減價后京東方的液晶面板幾乎都將以成本價出售。
看到這里,小伙們是不是都驚掉了下巴,為商者爭名逐利這是本性,但反觀京東方,竟然主動要求下調面板價格,有錢不掙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該液晶面板主管還表示,全球電視業者都以京東方的報價為準,要求面板廠降價;要是這一情況持續,今年底討論明年合約時,京東方可能奪走中國小型電視生產商海爾、TCL的訂單。
其實說白了,價格戰的打法,就是要以犧牲短期的利益來“搶食”同行,進而從友商手上爭奪更多的面板供應。當然了,盡管方式略有些簡單粗暴,但也不能否認這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倘若京東方真的祭出價格戰的玩法,韓廠 LG Display(LGD)估計要喝上一壺嘍!據了解,盡管近年來LGD極力專攻 OLED 市場,但這終究還是需要一個過程,而目前LGD約有90%的營收仍然來自液晶面板。更重要的是,今年第一季度,LGD已經出現營損,并且估計 Q2、Q3 將持續虧損,如若液晶面板虧損加重,這勢必會影響其投資 O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