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7月23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車內有了大尺寸觸摸屏,司機還能專心駕駛嗎?我們近幾年來開始對觸屏習以為常,用觸屏代替按鍵、按鈕的情景也越來越多。潛意識中,同樣的兩件電器,如果區別是有無觸屏,可能我們還是覺得有觸屏的比較優越、先進。但是這種對觸屏的偏好,如果用在汽車里,會對駕駛安全造成多大的影響?如果不用觸屏,又有什么其他操作手段?本文編譯自uxdesign的原題為“Why touchscreens in cars don’t work”的文章。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807/23-50909.html
我最近打了輛優步回家,車是特斯拉的車。本人一直是特斯拉的迷弟,所以看到Model X開來,停在路邊的時候,真是倍感興奮。司機給我講了講車的大致功能,他同時一邊點車上17英寸的信息娛樂系統。我心潮澎湃,正好最近又在做跟汽車相關的項目,聽得饒有趣味。
聽的是很開心,但是我慢慢發現,司機開車的時候,眼光老是在屏幕上游走,都沒看路。于是我就開始好奇,開車時,如果車里有屏幕,對司機注意力的影響有多大?
于是我和團隊找來21個實驗對象,實驗現場組裝了駕駛模擬器,讓他們使用,分析周圍的觸屏對他們駕駛的影響。實驗目的是了解司機在周圍有屏幕的情況下,駕駛行為會受到什么影響。
駕駛模擬器
觸屏的影響不在于“觸”,而在于“屏”
人和觸屏的交互不像傳統的按按鈕、操作控制器,通過手和眼協調就行。由于屏幕不像按鈕那樣有個輪廓,操作屏幕時需要把注意力放到屏幕上,看自己按的到底是什么鍵。
但讓我們最驚訝的發現是,就算實驗對象屏幕上的操作完成了,他們在駕駛的時候,眼光還是向著屏幕,而不是開車時應看的路。他們會時不時看一下屏幕,看看有什么新消息,新指示。而汽車里裝屏幕已經不是新鮮事,早在1986年,汽車里就開始裝屏幕了(別克的Riviera)。
實驗現場
其實眼睛望屏幕處飄,也是很合理的。我們每天都會時不時瞄一下手機,看看有沒有信息,有時候只是因為無聊就看一眼。只要是屏幕,不管是不是觸屏,都能很有效地吸引人的注意力,讓我們分神。不管是在聊天,思考,還是在開車的時候。
為了證明我們的假設,我們也探索一下,如果把屏幕關掉,實驗對象是什么反應。
“現在沒什么看的了,我終于可以專心開車了。”
“看到屏幕和控制屏幕比起來,沒那么重要。”
這么說來,不往車里裝屏幕就完了?雖然實驗對象整體上覺得沒有屏幕比較安全,他們開車更專心,但是有些實驗對象覺得有“缺失感”,原來屏幕上顯示的信息,現在沒有了。
“老實說,我喜歡開車的時候地圖一直在那。所以,如果能在背景中顯示交通動態,是挺不錯的。”
有些實驗對象甚至覺得,有屏幕指引他們開車,是駕駛體驗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靠按鈕和控制器是無法實現的。
有屏幕開車會分心,沒屏幕又缺乏信息,那我們該怎么辦?如何能在不使用屏幕的同時,把信息傳遞給司機呢?
語音輸入
語音輸入是人機交互方式中越來越流行,前景也很不錯的一種。語音輸入無需眼看手觸,通過語音助理,就可以為司機提供信息,讓他們無需轉移視線,手也不用離開方向盤。
我們的直覺是,業內已經有這樣的操作了。今年的CES會議上,有很多汽車企業都展示了車內語音機器人系統。
沉默是金
但是,雖然我們很樂觀,真正開車的司機在需要進行某項操作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用語音命令,他們覺得用語音指令調溫度或者找信息很棒,但是第一反應還是按按鈕。
而且,語音命令和觸屏一樣,給認知功能帶來同等的壓力:要在說出口前想好該說什么,具體說什么,然后才說出口。很多實驗對象覺得用屏幕操作還比較快。研究顯示,語音應用的使用率很低,用得越來越少,因為使用起來其實還是費精力的。雖說手和眼都能投入到開車過程中,大腦卻在想怎么發出指令,結果一樣是分神。
“我試圖集中精力開車,同時也在想下一首歌要播什么。感覺很不舒服,開車的注意力都分散了。”
語音指令大多數情況下不適用,是因為物理空間的緣故。在家里用語音指令很方便,因為空調和電視遙控器可能找不著。但是車里空間很小,一切都觸手可及。
用語音輸出指令,在車里操作的效率不是很高,應作為駕駛體驗中的輔助手段。而且,我們也注意到,如果某個過程用手操作妖好幾步,這時語音指令效果最好:比如,找到某一首特定的歌曲,換歌單,打電話給某人或者問路。打開/關閉的簡單動作,還是用手操作按鈕最方便。而特斯拉現在把自動駕駛模式從觸屏轉換成方向盤上的按鈕,正是這一假設的好例子。
觸屏操作需要更多注意力,眼睛需要鎖定屏幕上的按鍵位置。而固定位置的按鈕對注意力的要求比較低。
總結 汽車用戶體驗的獨特之處
越來越多的產品關注的是互聯互通,很多人把 汽車當作“帶輪子的智能手機”,這樣的思維方式,最后自然會導致往車里加塊大屏幕的設計。車內環境的“進化”,跟智能手機的“進化”簡直不謀而合。
但是,我在這場實驗中學到的是,跟汽車駕駛環境類似的其他環境,真的不多。所以,汽車的使用設計,不該跟智能手機的設計雷同。司機在車內做出的每個動作,我們都需要仔細考慮,哪種操作方法步驟最簡單,對注意力的要求最小。在我看來,如果你開的車上裝了觸屏,那跟開一輛安全性評級很低的車,沒什么分別。
我承認,一塊大屏幕確實帶有讓人難以抗拒的極簡主義色彩,但是設計不應該把美感置于實用性之上,尤其是會影響人們生命安全的產品。具有未來感的汽車,我確實心生向往,但是我們現有的汽車還沒有達到那樣的水平。
我覺得,Acura的新Absolute Positioning系統算是走對了方向,他們的屏幕比大多數屏幕的位置都更靠近司機看路視線的方向。而且下方的觸控盤也是固定的位置,而不是無固定位置的光標,這樣眼睛看屏幕的注意力分散程度就降到最低了。
要享受車上的大屏幕,還是先等汽車自由駕駛安全性達到5星級后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