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8月17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臺媒:若中美關系進一步惡化,面板產業恐將重組。中美爭奪科技霸權,先是電信設備巨頭華為受到制裁,導致大陸半導體產業受挫,甚至在近期連TikTok、WeChat等軟件公司都被封殺。對此,有分析師表示,若中美關系進一步惡化,恐怕整個面板產業都會重組。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2008/17-58060.html

美國政府先是在去年5月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導致華為無法使用GMS服務,在海外業務打受打擊,特朗普政府也積極游說盟國禁用華為的5G設備,在今年5月更是宣布,所有企業出貨含有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需要經過同意,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也在近期文件不斷暗示無法替其生產芯片,讓華為陷入極大困境。

中興通訊在2016年3月就被列入實體清單,美國總統特朗普2017年8月14日更授意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調查,針對大陸在智慧財產權上是否損及美國利益,依照《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啟動調查,并依照調查結果在2018年4月將中興通訊列入更加嚴重的情節嚴重拒絕交易對象清單(DPL),導致一度讓中興通訊瀕臨破產邊緣。


 

這幾年下來,包括華為、中興通訊,半導體大廠福建晉華、大陸安防巨頭海康威視等幾百家大陸企業與實體被列入實體清單,尤其以華為及其逾百家附屬科技公司被納入該名單。

大陸科技公司遭逢追殺,但面板產業至今卻仍沒有受到美國政府的直接壓力。大陸近幾年來為發展面板產業,在獲得北京當局大量補貼之下,各面板廠大打價格戰,導致像是中國臺灣的友達、群創,以及韓國的三星電子、LG Display在激烈競爭環境下虧損連連。三星也在今年早些時間宣布,將退出傳統LCD面板生產,轉向OLED面板生產。

目前全球面板有超過7成都是在大陸組裝出貨,例如京東方就是大陸面板廠龍頭,若要禁用大陸制面板,涉及層面太廣,預料美國政府還不會那么快出手。

據臺灣媒體《中央社》報導,國際調研機構IDC資深市場分析師陳建助認為,若中美沖突加深,就算美國本土仍沒有面板廠商生產,足以供應美國需求,大陸面板廠恐怕也會遭到波及,面板生產鏈恐怕也會面臨重組。

鴻海集團2017年7月與威斯康辛州州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承諾富士康將投資100億美元在當地蓋10.5代LCD面板廠,但中間發生過幾次爭議,包括過高補貼金、就業、土地問題,最終鴻海決定將該廠區轉型為研發中心。

陳建助指出,若要符合美國政策,依照目前臺灣生產面板前端作業、后端模組制程與組裝作業在大陸的情況下,臺灣將有更多機會在擴產生產線,勢必會讓整個面板生產鏈出現根本性的變化。

面對中美對抗加劇,柯克蘭資本(Kirkland Capital)董事長楊應超表示,鴻海早在多年以前就開始多元化布局,雖然大陸仍對鴻海制造有一席之地,但各國都有自己的制造鏈生態,大陸作為“世界工廠”日子已經過去。楊應超強調,大陸對鴻海仍是許多產品開發的主要來源,許多最終組裝可能在其他國家進行。

相關新聞

面板行業洗牌臨近 TCL科技借勢蓄能

伴隨LGD、三星顯示相繼宣布計劃退出LCD市場,顯示面板行業的拐點已現,國內面板供應商逐步替代韓廠成為確定性趨勢。憑借高世代產線優勢、規模供應能力以及聚集效應,TCL科技(000100.SZ)在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和出貨面積上持續攀升,成本和盈利優勢凸顯。

與此同時,在近兩年產業持續低迷和今年疫情的雙重影響下,國內行業中的中小玩家們則捉襟見肘,不乏有尋求轉型、售賣者。面板行業的新一輪洗牌期將近。

韓廠退出誘發行業重組,液晶面板洗牌期將近

“缺芯少屏”,推動國內面板行業在過去十年持續投資,2017年受國內產能爆發的影響,全球產能極速增長,壓低LCD面板價格。成本控制、管理效率和生產效率,令優勢不斷向TCL華星這類頭部廠商集中。2019年,TCL華星和京東方合計已經拿下半數市場份額。

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三星、LGD的退出步伐。今年年初,LGD對外表示將于2020年底前停止韓國國內LCD面板的生產,專注大尺寸MOLED研發。3月底,三星顯示也宣布自2021年起終止所有LCD產品供應,將重心聚焦到QD-OLED技術上。

可以預見,兩大巨頭退出LCD市場將促使行業供需關系發生變化,同時,它們退出時留下的終端客戶和產線資源等,也將觸發新一輪行業整合。韓廠退出,上一輪洗牌的獲益者中國臺企昨日風采不再,日企則早已將重點轉至研發和技術授權,能夠主導這一輪行業整合的只能是中國大陸面板龍頭。

從出貨量來看,TCL華星和京東方兩家龍頭的全球份額不斷提升。今年2月份,TCL華星以18.8%的份額躍升為全球第一大液晶電視面板供應商,京東方以17.4%市場份額緊隨其后。

無獨有偶,兩家面板龍頭均透露過并購意向。年初,TCL科技(000100.SZ)董事長李東生表示,行業進入困難期意味著更多的并購機會,預計今、明兩年整個半導體顯示行業會有較多并購重組機會,而TCL科技也將積極尋找對公司未來成長有價值的并購標的。京東方創始人王東升也曾表示京東方將不會錯過國內產業變革的機會,持續擴張。

產業重組之后,雙雄LCD優勢將得以發揮

考慮到顯示面板行業技術密集和重資本的特點,國內雙雄利用產業周期在LCD市場的進一步擴張,將有利于增強國內廠商在下一代顯示市場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業內普遍認為OLED是LCD之后的下一代技術方向和產業未來,但目前,OLED技術仍未步入真正的商用成熟期,受生產制造成本和技術本身的約束,在較長時期內,處在成熟期的LCD依然主導市場。在這期間,依托行業內最全面的高世代產線, TCL華星、京東方這兩大巨頭有望利用LCD市場的既有優勢,投入更多資金發展下一代顯示技術,并尋求彎道超車的機會。

今年下半年,伴隨著產業供需格局重塑和疫情逐步褪去后的消費市場復蘇,LCD市場已經給龍頭企業帶來利好——產品價格反彈上升,消費市場需求也同步上升,為國內顯示面板廠商創收提供了絕佳的市場環境。

與CRT向LCD產業轉移不同,因兩項技術路徑有較高的相似性和資源共享性,LCD向OLED的轉化和升級要更為自然,成本也更低。因此對國內顯示面板廠商來說,極有可能將LCD產業的規模和工藝優勢延續至OLED布局中。

可以說,作為LCD面板產市場的龍頭,TCL華星和京東方無疑將是這輪國內面板企業洗牌期的主導者,而借助整合后的力量,它們也將會更有能力在全球產業結構重組中穩步上升,成為未來市場中最重要的玩家。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