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i加速人機交互方式的改變:人工智能照進現實
作者:TouchScreen時間:2011-10-11 來源:長城證券
北京時間10月11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10月4日發布的iPhone4S的諸多硬件性能未能超預期,同時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去世的消息也引起了全球廣泛的關注,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但我們認為iPhone4S有一個功能需要引起大家的特別關注。這就是隨iPhone4S一起全新推出的語音助手Siri。我們認為Siri將加速人機交互方式的改變,是人工智能進入現實應用的一大步。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hmi/news/201110/11-11994.html
Siri的前世今生--人工智能貫穿始終
通過目前公布的介紹可以看到,用戶可以通過Siri直接用語音接收、編輯、發送信息;查詢交通情況;查詢天氣情況;設定鬧鐘、計時器;編排日程、提醒;還能通過和跟新一代搜索引擎WolframAlpha的配合直接回答各種知識性的問題。同時,Siri的運行需要網絡支持,因為它需要把用戶的聲音傳送到云端以進行處理,因此網絡情況可能會對用戶體驗造成一定影響。目前,Siri只支持英語、法語和德語三種語言,未來可能會添加更多語言支持。Siri只能在iPhone4S上使用,但我們相信它會被整合進未來的iPad和AppleTV等系列產品中。
Siri于2010年被蘋果收購,據估計當時收購的價格約為2億美元。Siri源自著名的人工智能項目CALO/PAL,Siri的創始人AdamCheyer(現為蘋果iPhone團隊的工程總監)曾在斯坦福研究院人工智能中心為CALO/PAL項目擔任首席架構師。
從展示的功能以及Siri的前世今生我們其實可以看出Siri最大的特點就是--人工智能,這也是他區別于傳統的語音識別與聲控技術的最大特點。它融合了語音識別、語義分析、語音合成和聲音控制等技術,同時,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減少了識別對于特定語法的嚴格要求,使用戶能通過日常語言直接與計算機進行交互。而即使用戶的語言中不涉及相關的應用程序和數據名稱,機器依然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并調用正確的程序,或直接語音回答。當然,最終的使用效果和用戶體驗,還要等待iPhone4S正式發售大家才能知曉。
影響最關鍵--人工智能照進現實
我們認為最關鍵的是Siri帶給計算機行業的巨大影響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這就是把人工智能帶進了我們的生活,這也必將加速改變人機交互的方式。
Actions,以及語音撥號等功能,但通過語音與計算機進行交互,這么多年來卻始終沒有成為主流。而人工智能自1956年被提出以來,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也始終沒有如想象的那樣高強度、大范圍的走入尋常百姓家,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而現在,這都將有可能通過Siri,通過蘋果來實現。
我們認為Siri很快將在行業內帶來巨大的連鎖反應:Siri利用蘋果公司巨大的平臺,與更多應用整合,為用戶提供越來越豐富的應用與服務,反過來,蘋果公司巨大數量的用戶在使用Siri時,將對在云端的Siri系統不斷訓練與強化;可以看到Siri與WolframAlpha的配合將會影響到現有搜索引擎市場,而且即便不考慮這類影響,相信競爭對手,如Google、微軟等公司,也必將結合已有的語音識別技術推出相應的人工智能產品,這將進一步促進相關技術的發展,加速改變人機交互的方式。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像影視作品中那樣用自然語言流暢的與計算機進行交互,回首往事,Siri既不是人工智能的第一步,也不是語音識別聲控技術的第一步,甚至不是二者相結合的第一步,但Siri可能是把它們帶入我們日常生活的關鍵一步。
對國內公司影響--機遇大于挑戰
在A股相關的上市公司中,科大訊飛(002230)的語音識別與合成技術、文本分析技術,拓爾思(300229)的語義分析等技術,與Siri中的部分關鍵技術具有相對應的關系。我們認為Siri的出現,對于國內相關上市公司應該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同時,機遇大于挑戰。有了Siri的對比與競爭(大部分并不是直接競爭),會刺激國內相關領域的需求,相信國內各方面將會加大在相應領域的投入,促進國內相應技術和應用的發展。特別是Siri一旦推出對中文的支持,對比將更為直接,相信發展進程也會進一步加快。
風險提示:Siri實際使用效果低于預期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