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起之秀OLED 下一代顯示技術步伐加快
作者:Touchscreen時間:2015-04-13 來源:慧聰網
北京時間04月13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LCD與OLED是目前市場上較為主流的兩種顯示屏幕類型。近年來,世界OLED產業的發展步伐正在加快,有益于其柔性顯示、降低功耗、提高壽命等關鍵難點的攻克,相信屆時OLED將迎來真正的產業爆發期。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analysis/2015/0413/35319.html
LCD與OLED是目前市場上較為主流的兩種顯示屏幕類型。LCD屏幕通過IPS、量子點技術獲得了長足進步,其成本低,顯像壽命長久,被各大廠商看好;相比LCD,關注OLED屏幕的廠商較少,但其顯示效果位居行業一流水平,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其壽命、尺寸、分辨率都有所提升。根據市場表現,LCD短期內仍為主流,而OLED則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景象,大有后來者居上的趨勢。
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管的簡稱,可簡單分為有機發光二極管和聚合物發光二極管兩種類型,目前均已開發出成熟產品。作為顯示技術的OLED具有自發光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其屏幕可視角度大,能夠顯著節省電能。2003年開始,這種顯示設備在MP3播放器上得到了廣泛應用,因其具備許多LCD不可比擬的優勢,它也一直被業內人士所看好。此外,根據一家日本科技媒體的報道,蘋果正計劃將其旗下產品的LCD面板向OLED面板過渡,未來的iPhone將有可能成為第一批使用OLED屏幕的產品。同時,作為蘋果的顯示面板生產者,據傳富士康已斥資26億美元建造了新工廠,或將為蘋果新品生產OLED屏幕。
從世界產業布局來看,韓國掌握著大量OLED專利,如LG、三星等公司近年來一直熱心OLED技術的研發,為之投入了大量資金與人力。2010年,韓國推出《顯示器產業動向及應對方案》,提出OLED的發展目標是2013年能夠成為世界首個實現AM-OLED電視和OLED照明面板量產的國家。在政策支持下,2011年,三星集團已啟動了全球5.5代AM-OLED的生產線。
日本方面,迫于財政壓力,索尼、東芝等OLED研發的中堅力量近年來投入力度有所減少,但小規模的生產與研發仍在進行。在核心技術、原材料、裝備等方面,國際市場均受制于日本,可以預見,當世界范圍內OLED產業大發展時,日本必將大舉進入OLED生產領域。
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OLED研發領域,幾乎與國外處于同一起跑線,吉林、北京、江蘇、上海、四川、廣東等均為我國OLED產業研發基地。近年來,世界OLED產業的發展步伐正在加快,有益于其柔性顯示、降低功耗、提高壽命等關鍵難點的攻克,相信屆時OLED將迎來真正的產業爆發期。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