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面板廠將來的出路,仍然是高端化和差異化
作者:51Touch時間:2015-05-09 來源:一財網
北京時間05月09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目前中國彩電出口雖然沒有發生面板專利糾紛,但未來會碰到知識產權問題,也許將來要交授權金,成本提高。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analysis/2015/0509/35816.html
前有韓國面板業的領先,后有大陸面板業的迅速崛起,夾在中間的臺灣面板廠何去何從?
臺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理事長、友達光電總經理彭雙浪,4月9日在2015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友達的對策是強化技術差異化和產品組合。他還預測,國產面板走向海外市場時將遇到專利問題。
以差異化謀生存
2015年國內新增京東方重慶、華星光電二期、中電熊貓南京三條8.5代線投產,中國大陸投產的8.5代線年內將增至8條。彭雙浪認為,從投產到滿產有一個過程,預計這些新線對供應影響較大將在2015年。今年全球面板產能增加6%~7%,需求增加7%~8%,供需基本處于平衡狀態。
友達這兩三年強調技術差異化和產品組合。如,4K電視面板,做高端的曲面、廣色域(量子點)、超高動態對比度的4K屏;又如,手機面板,非晶硅也能做高清;再如,對車用、商用、工業用面板投入較多。所以,友達過去幾個季度,每平方米面板的售價高于同行。
“產能不代表競爭力”,彭雙浪說,2010年后友達經歷了虧損、減少投資,所以產能有限,把更多精力放在技術、產品差異化上,并完善客戶、應用的布局,提高產品的含金量。從ATM柜員機、車站標牌、商用廣告牌到電視、手機,友達在每個領域都有戰略客戶,也許有些細分市場有短期波動,但總體上能穩步提高產能利用率。
業績改善后,友達今年也投入8億~9億美元,使其8.5代線的產能增加5%。
但是,像京東方等中國面板廠,近年也在商用顯示、車載顯示領域發力。彭雙浪回應說,這些市場潛力很大,友達已提前布局。
知識產權是競爭武器
2015年中韓自由貿易區協議簽訂,韓國面板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關稅有望逐步走低。作為臺灣面板業“兩虎”之一,友達對大陸與臺灣貿易協定關于面板關稅調整有什么期待?
彭雙浪說,國內的面板生產線大部分是8.5代線,8.5代線經濟切割的尺寸有限,主要是32、55英寸,而從32到85英寸之間有十多個尺寸,所以國內不能供應的尺寸,還是要外購。面板進口關稅的成本,最終還是要轉嫁給消費者。
中韓FTA,前8年韓國面板進口關稅不動,第9年才開始往下降,前面幾年沖擊比較小。臺灣面板業發展比較早,希望與大陸廠家做一些合作,不管上游還是下游,希望把好的技術帶到大陸來。“(臺灣面板進口)關稅能降越低越好,這要由貿易協議去談”。
“臺灣廠家也會采取措施,友達計劃在國內設面板廠,第一條是昆山6代LTPS線,預計2016年下半年投產。友達自己在國內設模組廠已有十多年,還跟長虹有合資的模組廠,模組在面板總成本中占四五成,這使課稅部分降低。”
彭雙浪提醒說,目前中國彩電出口雖然沒有發生面板專利糾紛,但未來會碰到知識產權問題,也許將來要交授權金,成本提高。未來有可能會發生,國外面板公司先告彩電廠,彩電廠回頭再找國內面板廠追溯責任。
彭雙浪向記者表示:“知識產權已經變成重要的競爭武器。友達一年也會碰到許多起訴,我們主要是被動式的。像夏普告過我們,LG、三星也都告過我們,別人起訴時,關鍵是看你有沒能力來應對。專利交叉授權時,實力弱的一方要交錢給實力強的一方。”
群智咨詢副總經理李亞琴認為,中國大陸面板廠2012~2014年產能達到一定規模后,2015~2017年進入第二階段,即完善產品、尺寸組合,并往高端提升,再加上本土產業鏈的成本較低,這對臺灣面板廠形成較大的挑戰。未來,中國面板廠經歷一段時間和技術提升后,專利問題是可以逐步解決的。因此,臺灣面板廠將來的出路,仍然是高端化和差異化。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