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99精品-九九99靖品-九九99九九视频在线观看-九九99九九在线精品视频-曰韩一级-曰韩一级毛片

柔性OLED面板將在智能終端的更迭中起到“革命性”的作用

作者:51Touch時間:2019-03-2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摘要]隨著技術的發展,柔性屏和柔性手機面臨的技術壁壘早晚會被打破,但在當前節點出現的折疊屏手機更多會是過渡產品。此外,它們的推出也有“時尚原因”——過去直板手機出現之前,消費者使用的也多是折疊的翻蓋手機。

    北京時間03月26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折疊屏將是下一個風口嗎? 可折疊面板出貨量上升 但折疊屏設備依然面臨挑戰。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發布報告稱,鑒于三星電子、華為和其他智能手機制造商已宣布推出折疊屏終端產品,可折疊AMOLED面板出貨量預計將在2021年超過1700萬,占AMOLED面板總出貨量的2.4%。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19/0326/53557.html

同去年11月的預計相比,IHS Markit將2019年和2020年可折疊AMOLED面板的出貨量分別從140萬、520萬上調至了150萬、830萬,將2025年出貨量從5050萬上調至5340萬。該機構認為,一旦蓋板和觸摸感應器兩大決定折疊屏耐用性的關鍵技術得到有效提升,可折疊AMOLED面板市場的增長將更為迅速。

TCL通訊計劃在2020年推出折疊屏產品,該公司市場部總經理Stefan Streit認為,折疊屏產品主要面臨屏幕技術、鉸鏈等機械結構技術、軟件系統及應用三方面挑戰。“我們有野心也有計劃,在2020年推出某種折疊屏產品,但具體形態尚未決定。”Streit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們已有屏幕技術和機械技術,但我們仍需進一步了解應用場景。”

也有觀點認為,目前可折疊屏幕技術依然存在缺陷,尚不足以推動新一輪換機潮到來。此外,得益于5G、傳感器等技術的逐步落地應用,作為智能移動終端生態圈核心的智能手機,其形態、地位都在發生著變化。

智能手機市場遭遇瓶頸

2018年10月,柔宇科技發布了全球首款折疊屏手機,隨后三星電子和華為也在2019年2月發布了折疊屏手機,并高調亮相2019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3月6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盡管其首款折疊屏手機即將于4月上市,三星仍有另外兩款折疊屏設備正在開發,以求在這個尚處早期的市場鞏固先機。此外,小米、OPPO的高管也均在社交媒體上曬出過折疊屏產品;還有十多家企業已擁有或是正在申請折疊屏產品專利。

這一風潮的背景則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遭遇瓶頸。據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統計,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6%,為3.76億部;2018年全年出貨量下滑5%。智能手機市場在連續五個季度下滑的同時,也出現了有史以來首次全年出貨量下滑。

集邦咨詢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協理謝雨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隨著智能手機市場趨于飽和,產品差異化空間越來越小,手機大廠已將折疊屏手機視為新一代發展重點。不過,盡管2019年將有數款產品推出,但集邦咨詢認為折疊屏手機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滲透率將僅為0.1%,到2021年預計可達1.5%。

Strategy Analytics則預計,折疊屏手機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19年達到20億美元,出貨量占全球智能手機出貨總量的比例不到1%。

TCL通訊在MWC期間透露,其將于2020年推出折疊屏產品。“如今,所有的手機看起來都是一樣的,也很難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該公司市場部總經理Stefan Streit表示,“柔性屏技術可以讓我們在外形上再一次擁有更多的產品創新。”

TCL通訊的折疊設備的屏幕將主要由TCL集團(4.100, -0.34, -7.66%)旗下華星光電提供。據悉,華星光電第六代柔性顯示面板將于2019年上半年投產,并于2020年開始為手機廠商提供折疊屏。而在鉸鏈上,該公司研發了其DragonHinge專利鉸鏈技術。

Streit展示樣機時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稱,折疊屏設備可以有多種形態,例如,既可以是內折疊或外折疊的“書本”形態,也可以是環繞于手腕的“腕帶”形態。對于前者而言,其難點在于屏幕;而對于后者來說,難點則在于結構。“這款設備屏幕只是稍微彎曲即可,但難點是你把電池放在哪里,以及是否需要并列排放很多很多塊小型電池。”

“我們不希望成為‘第一個’,因為我們還不知道此時推出的產品能否帶來良好的用戶體驗。” Streit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們仍需要大量的研究。”

數據服務機構IDC客戶設備研究副總裁Bryan Ma表示,“目前沒有人知道什么是理想的設計。”他認為,當前的時機仍僅適合試驗,這也意味著如今已發布或即將發布的大部分折疊屏產品都難以取得成功,“不過業界可以從中得到寶貴的經驗。”

5G折疊屏或推動手機市場重回增長

不過,折疊屏對未來手機產業的推動已經得到了認可。IDC在3月初發布的報告指出,盡管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在2019年繼續下滑,預計再跌0.8%至13.9億臺,但受5G和折疊屏的驅動,行業下半年增長率將回升至2.3%,2023年出貨量將升至15.4億臺。

折疊屏手機與5G手機的問世已使2019年成為科技創新的高產年。IDC項目副總裁Ryan Reith表示,產業遭遇增長瓶頸無疑是因為換機周期變長、中國市場需求減弱、地緣政治影響等因素,但一批重要的技術進步卻正在帶來增長的可能性。IDC高級分析師Sangeetika Srivastava進一步指出:“盡管5G和折疊屏的發展還未能產生實際、明顯的收益,但2019年無疑將被視作智能手機市場的革新年。”

海林投資執行合伙人兼總裁尹佳音認為,5G在技術層面上會有較大的爆發。“除了更高的帶寬之外,還有包括AR/VR技術的傳送、點對點視頻傳送等。”她指出,2019年中央經濟會議已提到,要支持5G和云存儲基礎建設,這意味著5G已被列為重點基礎設施,而這也使光電行業可從中獲益。

在她看來,過去幾次換機潮主要發生于2G向3G、3G向4G的過渡期,而如今,3C產品本身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哪怕是折疊屏手機,也未必能催生出太大的換機沖動。“但到了5G時代,傳輸和投放就有了載體,這會帶來新一輪的以3C產品為終端的對產業的拉動。”

“一般來說,如果5G引發的換機潮發生在2022年,那么上游電子元器件等設備的爆發期可能會在2020年或2021年,它往往會比終端爆發期早半年到一年。”她說。

但“5G+折疊屏”也意味著高昂的售價。對此,Stefan Streit認為,部分瞄準電影視頻觀看等娛樂需求的大屏幕產品或許需要5G技術,但“腕帶”形態的產品則無需立刻配備5G技術。

“TCL是一家產品與工程公司,我們生產硬件,但仍需理解消費者需求。今天,你去到任何地方都需要帶上手機,盡管出門運動時你并不需要一個大屏幕手機。”Streit說,“未來將會有很多種不同產品,也許還會有IoT(物聯網)設備,這也是我們需要理解的。”

TCL通訊全球銷售與市場中心總經理李邵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補充說:“這是我們和谷歌安卓合作,探究使用場景的原因,也是為什么我們試著去做屏幕科技、機械解決方案,然后去看在哪里應用它們,我們不希望局限于此。”

折疊屏技術尚存缺陷

盡管被認為將驅動新一輪創新,但消費者是否肯出高價購買,該技術和應用是否足夠成熟,以及供應鏈能否跟得上也引發了不少質疑。

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就曾在上月的MWC期間稱,目前發布的所有折疊屏產品都沒有超出3年前聯想折疊手機的概念,而且很多廠商也依然是在做“PPT產品”。楊元慶表示,不明白一些廠商發布折疊屏產品后將其保護在玻璃罩中是“想讓產品跟客戶隔得比較遠一點”還是“擔心真實的體驗被用戶觸摸到”。此外他還直指,這類產品“2000美元以上”的售價“可以買好幾個平板電腦”。

謝雨珊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盡管廠商積極推出相關產品,但受限于非三星面板供應商技術的不足與柔性AMOLED產能未能到位,仍需更多時間進行調整和開發。“此外,在消費者需求不明的情況下,預計折疊屏手機初期需求不會高,最快要到2019年下半年或2020年后,更多廠商愿意推出相關產品,才有機會支撐市場運行。”

李邵康坦言,如果應用、價格、生態三方面因素都就緒,產品就可以擇機上市,但反之則需要進一步考慮。“我們可以(將產品)上市,但(擔心)上完了沒有人買。”

此外,可折疊面板本身也面臨著技術上的難點。海林投資所管理的產業基金覆蓋光電、半導體、新能源等多個領域,其中光電與半導體是其著重打造的領域。其執行合伙人兼總裁尹佳音指出,從制造工藝上看,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一種材料能夠完全經受數萬次的折疊。“某些市場產品,折疊之后會出現明顯的痕跡。”

但尹佳音認為,柔性OLED面板將在智能終端的更迭中起到“革命性”的作用。“OLED去掉了背光源,可直接將發光材料蒸鍍或打印在薄膜上,而薄膜可以做成軟的,柔性屏和柔性手機未來的發展我一直看好。”她說,“至于折疊屏手機,雖然現在有廠商已經做出來,甚至可以付定金了,但目前從生產工藝角度來說,我還是比較謹慎、不是特別看好。”

她認為,隨著技術的發展,柔性屏和柔性手機面臨的技術壁壘早晚會被打破,但在當前節點出現的折疊屏手機更多會是過渡產品。此外,它們的推出也有“時尚原因”——過去直板手機出現之前,消費者使用的也多是折疊的翻蓋手機。“未來手機到底是什么樣,我們有無數種想象,有很多種呈現方式,甚至屏幕沒了都有可能。”她說。

英飛凌科技電源管理與多元化市場事業部總裁Andreas Urschitz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未來智能手機的形態或許會與現在有很大不同。“試想一下,如果可以通過語音和手勢控制手機,那么觸控屏就可能會被取代,這將徹底改變如今智能手機的形態。”

Urschitz認為,從產品創新的角度看,智能手機會加入更多的傳感器,以賦予其更多的功能。例如已被應用于一些旗艦型號的3D立體鏡頭,它不僅可以明顯提升拍照的質量,更可以被用于手勢識別,以進一步支持手勢感應操控手機。他認為,盡管還無法判定走向,但在未來5-10年智能手機形態很可能發生較大變化。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

相關閱讀
分享到
我要 投稿 意見 反饋 論壇 社區
官方 微信
觸摸屏與OLED網官方微信號:i51touch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隱私政策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歡迎投稿 | 加入收藏 | 意見反饋 | 經銷商加入
網站廣告、經銷商加盟、觸摸屏軟件銷售: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028-66219290 聯系人: 張小姐 產品購買聯系方式如下:
地址:成都市高升橋東路2號高盛中心1109室 電話: 028-85108892 13183843395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51Tou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觸摸屏網 電子郵件: 43361182@51touch.com
業務咨詢QQ:觸摸屏技術,觸摸屏報價,觸摸屏軟件咨詢 43361182   觸摸屏軟件開發:觸摸屏軟件,觸摸查詢系統,觸摸查詢軟件 893008608   媒體合作QQ: 893008608
業務咨詢微信:13183843395(掃描下方左側二維碼)  微信交流群微信:43361182(掃描下方右側二維碼)
 
2000人超級QQ觸摸屏群:59897879 171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