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價格跌破成本線,各面板廠電視面板業務都處于虧損狀態
作者:未知時間:2020-01-13 來源:慧聰LED屏網
北京時間01月13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Micro LED和Mini LED新技術能否打破面板廠商供應格局?電視面板的2019年:液晶落幕時。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2019年的電視液晶面板行業,那就是“寒冬”。到目前為止,主流尺寸產品價格都已跌破成本線,并且達到歷史最低點,各家面板廠的電視面板業務都處于虧損狀態。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113/56094.html
與此同時,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也正在發生。一方面,由于液晶面板價格跌破成本線,OLED面板的價格劣勢更加突出,OLED推廣遇阻。另一方面,Micro LED和Mini LED新產品相繼推出,新技術能否挽救液晶面板的頹勢引發行業熱議。
在電視面板大尺寸化趨勢的推動下,面板廠繼續加速高世代產線的布局。例如,2018年京東方月產能為120片的在合肥投資的a-si10.5代線量產。
2019年,TCL華星光電位于深圳的、月產能為90片的a-si10.5代線、樂金顯示位于韓國坡州的月產能為15片的10.5代OLED生產線、夏普位于廣州的應用a-si/Oxide技術的、月產能為90片的10.5代生產線量產。

2020年,京東方武漢月產能為120片的a-si技術10.5代線、TCL華星光電深圳月產能為90片的a-si技術10.5代線、2021年月產能為90片的夏普威斯康星月產能a-si/Oxide技術10.5代生產線即將相繼量產。另外,雖然樂金顯示廣州OLED10.5代線的投產日期一再拖延,但目前也表示將于2020年上半年量產。
不論是基于何種技術的10.5代線,大規模高世代生產線的投產直接導致2019年電視面板價格進入連續下滑通道,特別是在高世代生產線大量投產之后產量迅速增長的65英寸和75英寸產品。
行情回暖,新技術能否打破供應格局?
對于業界所關注的,液晶面板行情“回暖”后,是否能繼續往日的“榮光”?業界給出的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京東方董事長表示,液晶面板持續下行的行業周期預計將于2020年第一季度或第二季度初回暖。未來,京東方將停止對液晶面板產線的投資,更多聚焦OLED以及新興的Mini LED和Micro LED等領域。
事實上,京東方的決定也是大部分面板廠的選擇。
在液晶面板上加速布局的TCL華星光電,2019年全球市場份額已經升至第二位,緊隨京東方之后。在新技術的布局上,TCL華星光電采取積極推進措施。
一方面,TCL華星光電早在兩年前就投入了一條4.5代柔性AMOLED實驗線,為武漢柔性OLED快速量產做好前期技術和人才儲備。
同時,TCL華星光電已在印刷OLED技術方面有較多的積累,并已成功研制出全球領先的采用噴墨打印技術的55英寸8K超高清OLED面板。
另一方面,隨著2019年8月30日TCL華星光電采用TFT-LCD制程結合非晶硅玻璃基板驅動LED背光技術的新一代產品——MLED-星曜屏的發布,標志著TCL華星已經正式加入Mini LED新技術布局。
LGD的選擇是其在電視面板市場中獨占鰲頭的OLED。2019年7月,LGD宣布了一項3萬億韓元(約合25.37億美元)的投資計劃,用于在韓國坡州建設10.5代OLED生產線。因此,LGD預計OLED在其總銷售額中的份額將增加至29%。
同時,隨著廣州工廠的投產,2020年OLED電視面板的銷量將超過液晶面板。不過,有業內人士評價稱,2020年液晶面板價格的回升將有助于LGD轉向OLED業務,并改善業績。如果2020年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下滑,LGD轉向OLED業務的計劃也可能推遲。
與LGD同屬韓系面板廠的三星顯示器,早在2015年就決定不再為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生產液晶面板,全面轉向OLED。
同時,相關液晶面板產線和設備開始對外轉讓,僅保留了針對電視機的大尺寸液晶面板產線。而現在,三星顯示器將全面放棄液晶面板業務,轉向量子點OLED(QD-OLED,又稱QLED)。
以生產液晶面板為主的中國臺灣面板“雙雄”友達和群創,2019年在面板價格持續下滑的態勢下也面臨持續的虧損。為了緩解連續虧損的不利影響,友達和群創除了調整各尺寸產品布局,Mini LED新技術布局也被其看為重要突破點。
無論面板廠選擇哪種新技術,在液晶面板無法守住成本線、實現顛覆性創新的情況下,新技術取代舊有技術是大勢所趨,正如當年液晶面板取代CRT一樣,只是未來一段時間哪種新技術會成為主流,還需拭目以待。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