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宇科技展示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并向中興提供柔性顯示解決方案
作者:未知時間:2020-03-25 來源:經濟日報
北京時間03月25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柔宇:深化“柔性+”戰略 助力“新基建”。柔宇科技舉行了“2020年柔宇技術大會暨戰略合作伙伴簽約儀式”,并以在線發布的形式面向全球媒體、合作伙伴及廣大用戶開放。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325/56670.html
在大會現場,柔宇科技董事長兼CEO劉自鴻展示了全新升級的柔宇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并宣布與中興通訊達成戰略合作,向中興提供業界領先的柔性顯示技術解決方案,雙方將攜手推動5G時代全柔性屏在智能終端等領域的快速普及和應用。

5G、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等七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當前業界關注的焦點。顯然,與中興合作打造5G折疊屏終端只是柔宇科技參與5G建設的開始。
劉自鴻表示,“新基建”是各行各業的重要基礎。未來,萬物互聯、物聯網是大勢所趨,而在萬物互聯、物聯網領域中有三個基礎領域,分別是感知、計算、互聯。其中,計算的基礎是人工智能,互聯的基礎是5G,感知的基礎是下一代人機交互的技術,而人機交互中最重要的平臺型技術就是柔性技術,因為柔性技術打破了物理空間的限制,可以變得無處不在,通過顯示、傳感,讓今天很多沒有生命力的物體變得有生命力,可以交流。
劉自鴻認為這正是柔宇在“新基建”領域中能發揮重要價值的部分。柔性技術是萬物互聯的平臺性技術,也是國家“新基建”很重要的部分。
作為全球第一個推出0.01毫米最薄彩色全柔性顯示屏的科技企業,柔宇憑借其原創的OLED全柔性屏技術,以及自主建立全球首條全柔性顯示屏大規模量產線、發布全球首款折疊屏手機FlexPai等多個里程碑,正不斷助力中國在全球柔性OLED領域實現超越和引領。

“一芯一屏”產業正迎來快速發展期。劉自鴻表示,全柔性顯示技術打破了傳統屏幕固定形態的束縛,實現了在用戶手中可靠地自由折疊、卷曲,創造了全新的人與物的交互體驗,被視為智慧物聯場景下最佳的人機交互方案。全柔性顯示技術將催生全新產品,開啟全新場景,給人們生活帶來全新變革。柔宇將不斷進化自主創新的全柔性顯示技術,深化'柔性+'戰略,不斷投入技術研發,致力于為各行各業企業客戶提供最佳的柔性解決方案,為廣大用戶打造更多優質體驗的消費產品。
據介紹,柔宇此次公布的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在可靠性、顯示性能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技術升級,多項核心指標達到業界最佳水平。
比如,在可靠性方面,可以快速計算測定不同柔性材料、堆疊結構、貼合工藝對全柔性屏性能的影響,還可根據客戶需求反向測定符合要求的柔性材料和堆疊結構組合,實現高度定制化生產。
在顯示性能方面,針對全柔性屏全新的顯示形態,柔宇自主定義了新一代智能顯示驅動芯片和電路設計,與第二代蟬翼全柔性屏相比較,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的亮度提高50%。此外,在其他光學參數,包括對比度、色域、響應速度等,都達到了業內領先的色彩顯示效果。
“我們的第二代蟬翼全柔性屏已于2018年6月開始量產出貨,并應用于全球超500家企業客戶的解決方案中,同時應用于旗下2019年第一季度已量產出貨的全球首款折疊屏手機柔派中。目前,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也已經進入量產階段。” 劉自鴻說。
在此次會議上,柔宇宣布與中興通訊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將整合柔宇自主產權的全柔性顯示屏、全柔性傳感器及配套解決方案和中興的5G技術領先優勢、智能終端產品開發技術。未來,雙方將共同探索柔性折疊屏手機這一智能手機新品類,通過技術創新,推動柔性折疊屏手機的進一步普及。
2018年,中興已推出國內首款折疊雙屏手機中興天機Axon M,開創了雙屏折疊手機這一智能手機新品類。2019年,中興率先推出國內首款正式公開發售的5G手機中興天機Axon 10 Pro 5G版,并成為北歐和中東的首款商用5G手機。面向5G時代,中興致力于打造系列化多形態5G終端產品隊列。顯然,柔宇與中興的合作將為市場帶來形態更加豐富、體驗更加優越的5G智能終端。
據悉,除了智能移動設備外,柔宇已積極致力于將柔性顯示技術應用在智能交通、文娛傳媒、智能家居、運動時尚、辦公教育等多個行業,為用戶帶來革新的人機交互產品體驗。
在大會最后,劉自鴻還手持搭載了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的新一代折疊手機FlexPai 2出現在鏡頭前,實機展示了FlexPai 2的外觀和功能。據了解,FlexPai 2擁有約8英寸4:3超大全柔性屏,折疊后也比一代產品更加纖薄美觀;還搭載了近來上市的5G高端手機標配——高通驍龍865旗艦平臺、LPDDR5低功耗內存和UFS 3.0高性能閃存等。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