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6月16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國產京東方OLED屏幕未通過蘋果、三星測試 為什么華為偏偏要用?
2020-06-16 09:04 李丹娛樂說
今天一則消息出來后,數碼圈許多網友爭相嘲諷華為,聲稱華為手機使用的屏幕都是人家蘋果、三星不用的殘次品。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616/57439.html
到底是什么消息,讓這些人如此嘲諷華為呢?
原來據外媒 appleinsider 報道,供應鏈報告顯示,OLED 供應商京東方(BOE)未能通過蘋果公司 iPhone 12 的首輪質量檢查。
Ddaily 在周五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除沒有達到蘋果要求外,京東方也沒有達到三星的要求。報告稱,京東方將再次嘗試,并向兩家公司提交一批新產品。
許多人根據這則消息極力挖苦、嘲諷華為。因為華為是京東方手機面板的最大客戶。
實際上,國產京東方屏幕早已經進入蘋果供應鏈,在過往的iPad和iPhone上都有搭載,只不過這次iPhone 12全系都采用OLED屏幕,并且相應提升了質量標準。
雖然從現實角度來講,京東方的OLED屏幕質量可能確實沒有三星和LG那么好。但是拿這個嘲諷華為就有點令人不解了。
眾所周知,京東方是中國企業,如果連中國手機廠商自己都不支持本土企業,那么我們國家的屏幕廠商還有出頭之日嗎?難道我們的產業升級只是個笑話嗎?
誠然,京東方從一個手機屏幕面板行業的無名小輩發展到現在全球第二的手機面板廠商,主要靠的是自己爭氣和國家資本的支持。
但是華為作為京東方的第一大客戶,對于京東方的支持也是顯而易見的,甚至可以說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雖然京東方有國家資本扶持,但是技術不能轉化成產業優勢,那么就永無出頭之日。
相比三星和LG,京東方在面板行業算是一個后起之秀,在技術積累上不及國外企業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雖然有國家資本的支持,但是京東方想要追趕前面的巨頭還是非常困難。
如果僅從市場經濟角度來考慮,京東方永無出頭之日,因為三星屏幕更好,我們為什么買京東方?
我國有社會主義的優勢,但是后發企業依然需要私人公司的支持,才可能彎道超車。所以京東方在早期質量不如三星、LG的時候,在華為這個大客戶和國家資金的雙重支持下,這幾年的技術也是突飛猛進、
社會主義結合市場經濟是后發國家彎道超車的出路。
同理,國家資本支持結合私人企業合作也是后發企業做大做強的途徑。
京東方與華為的合作,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秀范本,不僅對雙方企業的發展有重大好處,對產業升級也有巨大的裨益,最終受益的是整個國產供應鏈。而國產供應鏈能夠養活多少人,帶富多少人,大家心里應該有數。
國家資金補貼支持京東方→京東方技術升級→華為采用京東方面板→京東方獲得收入加大研發、產品升級→更多的手機廠商尋求京東方合作.....這樣下去,就會形成私人企業反哺產業的良性循環。
許多人可能不太清楚產業升級對我們老百姓的好處,所以經常嘲諷華為使用國產零件。
產業升級對老百姓的益處就是提高工資水平。
許多人也許從來沒想過,為什么美國的畢業生一畢業就能拿到好幾萬的月工資,而中國畢業生卻只有幾千元的月工資?
這是因為美國的產業大多數是技術型高科技產業。從事這個行業的美國老百姓可以享受非常高的工資待遇,因為高科技行業的利潤是非常豐厚的。大量高工資的老百姓去第三產業(商品和服務)消費,就會增加從事第三產業老百姓的工資,所以整個社會的福利待遇都會非常好,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我們中國要復興,中國人要過美國人那樣的日子,就必須搞產業升級。我們支持國產供應鏈,讓更多的中國人從事高科技工作,提高大家的收入。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就是先富帶后富。
所以,我實在想不通為什么會有中國人去嘲諷華為使用國產零部件。
也想不通為什么會有人指責華為不大批量采用三星、LG屏幕。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