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6月09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偏光片是面板制造的關鍵原材料,成本占液晶面板原材料總成本的10%左右。有消息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偏光片供不應求狀態(tài)將持續(xù)整個第二季度。疊加LGD和SDC退出液晶市場影響,偏光片在短期內供求關系如何?將為我國偏光片廠商帶來什么機遇和挑戰(zhàn)?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0/0609/57390.html
工藝復雜技術門檻高
偏光片是用來控制特定光束偏振方向的光學膜材料,主要由TAC膜、PVA膜、保護膜、增量膜、壓敏膠、相位差膜等復合而成。基本結構是兩層TAC膜,夾一層拉伸后的PVA膜。通過調整不同的膜材料構成可以滿足偏光片的高耐性、不同厚度等要求。
在液晶面板中需要使用兩張線性偏光片,第一塊偏光片將背光模組中的散射光變?yōu)榫性偏振光。光經過液晶層扭轉偏振方向,再通過第二塊線性偏光片就可以使像素點產生有明有暗的效果。在OLED 中需要使用一張圓偏光片,主要用來阻隔ITO電極在強光下的反射光,由一塊結合1/4波片的偏光片組成。這種多層膜材料復合的特點導致偏光片生產的工藝環(huán)節(jié)長、原材料多,生產過程中在原材料、膠水、貼合工藝等眾多方面存在難點,很難提升良率,因此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
偏光片產品的上游為PVA膜、TAC膜等原材料,中游為偏光片的生產,下游為顯示面板及太陽眼鏡、護目鏡、攝影設備等終端產品。
偏光片的原材料成本占總成本的70%以上,其中PVA膜、TAC膜分別占材料成本的56%和16%左右,基本被可樂麗、富士寫真、柯尼卡美能達等日本廠商壟斷。東氟塑料、新綸科技(5.120, 0.02, 0.39%)(維權)、樂凱集團、皖維高新(3.410, -0.01, -0.29%)等國內廠商已具備一定的原材料生產能力。上游材料國產化能有效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
偏光片生產主要由LG化學、住友化學、日東電工等幾大日韓廠商主導,我國臺灣的奇美、明基、力特等偏光片廠商也占據了一定份額,我國大陸廠商則是由三利譜(48.840, -1.10, -2.20%)、盛波光電主導偏光片研發(fā)和生產。
65英寸以上尺寸可能供不應求
新冠肺炎疫情以及LGD和SDC退出液晶市場,對于偏光片廠商是否產生影響?有消息人士稱,在LG化學關閉了其2300mm寬的兩條偏光片生產線以應對LCD市場需求減少之后,供應緊缺變得更加明顯。LG化學、三星SDI和其他廠商偏光片產量的減少將使2020年全球偏光片供應量同比減少7%。
記者在采訪LG化學有關人士時獲悉,整體上LG化學受疫情影響不是很大。主要是2月份由于物流不暢導致原材料供應受限,而人員復工率低則造成2月生產量為正常水平的80%左右,不過3月后即恢復正常。作為在中國最早投資偏光片的廠商,LG化學已經與各大面板廠商建立了長期穩(wěn)定的供應關系。LGD和SDC退出液晶市場后,對公司的偏光片供應影響不大,目前LG化學也將積極推進擴大在其他面板廠商的銷售額。
合肥三利譜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公司產線運轉良好,產能得到進一步釋放,公司產品通過下游大客戶認證,1~4月產值與同期相比增加約71%。未來需要更多投入在產線建設和產品經營方面。一方面滿足市場需求,開發(fā)不同功能的偏光片和前沿技術;另一方面,擴大產能搶占市場份額。
據統計,2018年全球偏光片產能規(guī)模大約為7.27億平方米,整體產能擴張趨于平穩(wěn)。未來五年內,偏光片市場供需均保持穩(wěn)步增長,市場規(guī)模大約為123億美元,保持4%左右的年增速,預計2020年全球偏光片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132.5億美元。
但從長遠來看,隨著國內G10.5投資不斷擴大,在面板大尺寸化發(fā)展趨勢下,偏光板的需求量正在不斷擴大,因此供需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
LG化學相關人士表示,考慮到疫情逐漸被控制后,市場需求出現反彈,而偏光板產能增長相對有限。因此,長期來看,65英寸以上的偏光片市場將有可能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
中國市場規(guī)模將達47億美元
受益于我國下游面板行業(yè)的迅速發(fā)展,作為面板的核心材料之一的偏光片需求量穩(wěn)步增長。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偏光片需求量約為1.3億~1.4億平方米。2018年至2020年間,國內分別建設了3條8.5代線與3條10.5代線。全部投產后,將大幅提升我國偏光片的年供應量。
從國內偏光片的產線布局來看,三利譜在深圳、合肥等地方項目投產,盛波光電在深圳有兩期項目投產,LG化學在南京和廣州有布局,SDI在無錫布局,誠美材在昆山和西安均有布局。
與井噴的偏光片市場需求相比,目前我國偏光片的自給率仍然很低。CINNO Research向記者表示,未來中國大陸是偏光片的主要市場,預計今年中國偏光片市場規(guī)模達到47億美元。而2019年偏光片國產化比例僅10%左右,可見國產偏光片未來存在較大發(fā)展空間。且從顯示產業(yè)整體發(fā)展來看,加速材料國產化是未來下游面板廠商提高成本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未來,國產供應商三利譜和盛波光電將會快速提高市場占有率,而LG化學、住友和日東將依然保持市場份額和技術的領先。
從偏光片技術趨勢上看,CINNO Research認為,LCD偏光片的趨勢首先是產能將會向中國大陸轉移,并且向大尺寸化、薄型化和非TAC化方向發(fā)展,OLED偏光片的趨勢則是薄型化和去TAC化。
今年2月,LG化學尖端材料廣州基地成功生產出目前行業(yè)內最大的寬幅偏光片,寬幅高達2600mm,填補了中國在大型偏光片生產制造項目的空白。
合肥三利譜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向記者表示,未來公司的重點方向是向偏光片大尺寸、高透過方向發(fā)展。短期內主要攻克車載偏光片、超薄偏光片等技術難題。在產能設計方面,主要是使現有產線達到既定產能,甚至通過技術改造超越既定產能。另外,三利譜集團公司擬投資建設一條年產3000萬平方米的超寬幅2500mm全制程生產線。
因此,我國偏光片廠商一是繼續(xù)做好現有產能釋放工作,努力提高新產線的產品利用率,快速提高產能,拓展市場份額。二是堅持創(chuàng)新,加大研發(fā)投入,進行工藝優(yōu)化,不斷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在線自動檢測水平,提高快速應用能力。三是積極開發(fā)新產品、新市場和新應用領域,拓展國內外市場。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yè)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