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1月20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去年凈利預虧約1.7億元 卓翼科技交出上市來最差成績單。自去年以來歷經實控人被捕、遭客戶索賠等一系列事件后,近日卓翼科技又發布了業績方面的壞消息。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1/0120/59200.html

1月19日晚間,卓翼科技發布的2020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去年預計凈虧損1.35億元至1.7億元,同比由盈轉虧,扣非凈利潤方面公司預計虧損1.07億元至1.42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3191.86萬元。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卓翼科技過往取得的業績單來看,公司在2020年取得的業績是歷史以來的第三次虧損,同時也是公司自上市以來交出的最差成績單。

對于此次預計虧損緣由,卓翼科技在公告中稱原因主要有5條:一是某公司就2013年-2016年的合作業務起訴公司,公司從謹慎性角度考慮計提預計負債6968.70萬元,該項計提屬于非經常性損益;二是客戶A就違規解鎖客戶的產品向公司索賠2029.32萬元,該項支出屬于非經常性損益;三是公司終止量子點項目,對該項目的相關資產計提減值3991.55萬元。此外,受國際芯片供求形勢影響,四季度公司銷售訂單大幅下降,營業利潤下降;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一季度公司人力成本大幅上升。

從卓翼科技給出的解釋中可以看出,公司去年在經營之外遇到了頗多問題,因訴訟和索賠產生的非經常性損益合計就高達近9000萬元。

其中對于訴訟事件,消費日報財經頻道記者發現卓翼科技在此前的年報中并未提及,對此,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公司方,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公告中的“某公司”是卓翼科技的一個海外客戶,在合作時產生了一些糾紛,不過雙方此前曾達成一致,最近也是公司通過一些公開信息才查到相關訴訟,并對此進行計提。

至于具體是哪家公司,卓翼科技相關工作人員稱暫不方便進行透露。

屢收關注函

公司實控人被捕 員工違反保密協議遭索賠

因上述卓翼科技的索賠問題、公司實控人被捕以及管理層頻繁變動等,自2020年以來至今,公司已經收到三份來自深交所的關注函、一份監管函以及一份深證證監局發布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記者發現,根據監管函顯示,卓翼科技實控人夏傳武在2019年11月份所持股份被司法凍結,不過直到2020年4月份卓翼科技方才披露。

到了2020年10月份,卓翼科技收到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稱夏傳武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罪,被寧波市公安局執行逮捕。

2021年1月4日,夏傳武將所持16.87%股份的投票權全權委托給其妻子韋舒婷,此舉再次招徠深交所的關注。

在1月7日,卓翼科技對深交所關注函作出了最新回復,公司稱夏傳武此舉及時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同時,公司多名高管變更的情況未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

卓翼科技自2020年7月份以來,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等多職位均出現變動,并聘任多名高級管理人員。

至于此次對公司利潤造成超兩千萬元影響的索賠一事,卓翼科技曾于2020年12月16日發布公告稱因個別員工盜用客戶A專用賬號,于2020年5月至7月與外界人員合伙違規解鎖客戶A的產品,違反與客戶簽訂的保密協議,導致客戶A遭受一定損失。

因此,客戶A向公司提出賠償2029.32萬元,采用分期扣款方式執行,按照12期平均扣罰,每月將從卓翼科技的委托加工費中扣除169萬元。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記者就“客戶A”的真實面目也對卓翼科技相關工作人員發起問詢,對方表示由于雙方簽訂過保密協議,因此不方便對外透露。公開信息顯示,卓翼科技核心客戶包括華為、小米、三星、360等知名公司。

同樣,在卓翼科技最新對就上述問題深交所下發關注函的回復中,公司稱已在第一時間到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經立案偵查,抓獲6名犯罪嫌疑人,目前檢察機關已全部批準逮捕。另外,公司針對工廠產線質量安全、人員管理、網絡安全管理、解鎖工具安全管理等方面也在進行全面自查及整改,如進行全員信息安全通時培訓、成立稽核小組等等。

業績乏力

大額計提并非首次

不過,上述種種緣由并不能掩蓋卓翼科技本身疲敝的業績。

根據2020年三季報顯示,卓翼科技實現營收23.19億元,同比上升6.74%;凈利潤虧損981.22萬,同比下滑126.28%;扣非凈利潤虧損3576.3萬,同比下滑409.89%。此前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收15.47億元,凈利潤虧損537.76萬,扣非凈利潤虧損3992.57萬。


(圖片來源:公司三季報)

對于大幅虧損,卓翼科技彼時都歸結為“疫情期間人工成本增加,營業成本增加所致”。

根據卓翼科技過往財報顯示,公司在2015年-2019年間的凈利潤分別為-5423萬元、1288萬元、2049.07萬元、-1.02億元、5024.58 萬元,公司經營并不夠靚麗的同時記者還發現卓翼科技此次終止量子點項目,對該項目的相關資產計提減值3991.55萬元,也并不是公司第一次出現大額計提的情況。

早在2018年,卓翼科技將廈門研發樓從期初計入投資性房產開始,采用成本模式計量,以至造成2018年度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減少,并且公司此前對存貨跌價計提不夠充分,需要對部分存活進行降價處理等。這直接造成卓翼科技當期凈虧損9536.35萬元,而扣非后凈虧損1.31億元。

與此同時,卓翼科技還因在當年對年報修正,從而收到深圳證監局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2019年2月28日,卓翼科技披露2018年度業績快報,稱歸母凈利潤為4968.87萬,同比增加142.49%。但2019年4月23日,公司突然一紙公告稱,2018年的歸母凈利潤修正后為虧損1.02億,降幅601.71%。

卓翼科技稱未及時修正業績是因公司與事務所在投資性房地產的計量模式的專業判斷上有偏差以及對部分存貨和應收賬款重新做了減值測試所致。

股價幾近“腰斬”

恰逢股東減持

卓翼科技經歷如此“多事之秋”,公司股票在二級市場的表現自然也一路下滑,從2020年9月初開始,公司股價近乎呈現出直線下滑的趨勢,從9月4日收盤時報9.17元/股,跌到截至今日收盤的4.67元/股,不到半年的時間里累計跌幅為48.45%,幾近“腰斬”。

可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卓翼科技股價即將開啟“腰斬”之路前不久,今年7月17日和8月31日,公司現任董事長陳新民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減持股份 19.97萬股,副總經理兼董秘魏代英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減持10.54萬股,兩人套現總額分別為176萬元、98萬元。

雖然卓翼科技股東此次減持套現金額并非巨資,但該減持時機的選擇未免太過巧合。

同時記者注意到,近年以來,卓翼科技控股股東出現減持的情況并不算少,2019年3月13日,公司實控人夏傳武減持1155.27萬股,同年10月10日,夏傳武再減持354.95萬股,到了2020年2月4日,夏傳武又減持111.54萬股卓翼科技股份。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