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3月21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蘋果將進軍汽車行業的消息不斷,雖然蘋果官方否認了這一點,但事實如何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數。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1/0321/59578.html

富士康作為蘋果眾多產品的代工廠,當然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富士康設在威斯康辛州工廠并未實現當時的承諾。媒體稱未來富士康和當地合作的出路應當是從頭開始,重新考慮在工廠造車等新運營模式。


 

隨后不久,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在一場吹風會上表示,富士康已經在墨西哥和美國威斯康星州開展業務,在這里建廠。如果生產汽車可以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劉揚偉表示,威斯康星州有生產電動汽車的基礎設施,因為它靠近美國汽車制造業的傳統中心地帶。

2018年,鴻海集團集團創始人郭臺銘與時任威斯康星州州長斯科特·沃克(Scott Walker)會面,就富士康在美國建廠的計劃相談甚歡,距今已經有快3年的時間。結果沃克上鉤了,為富士康提供了體量龐大的激勵措施,獲得了郭臺銘在威斯康星州建立電視面板工廠并提供數千個工作崗位的承諾。

但這一切并沒有發生。隨著沃克下野,郭臺銘將富士康移交給新任董事長劉揚偉,這些承諾仍然沒有兌現。但威斯康辛州和富士康的繼續合作仍有希望,但前提是雙方都要從頭開始。

首先雙方都要認識到,生產液晶顯示設備沒有任何意義。美國在平板電視行業并沒有制造背景,這種需要大量資本投入、競爭激烈的業務在美國中西部地區(美國地理上中北部的州)沒有任何立足之地。

然而富士康已經獲得了威斯康星州的土地,并已開始建設工廠。值得慶幸的是,富士康有了一位有著新愿景的新董事長,一位似乎渴望進入新領域的人。劉揚偉想要做的包括進軍電動汽車領域。


 

美國可能在生產液晶面板或組裝電視方面裝備不足。但是他們了解汽車。而這是富士康的短板。富士康推出MIH電動汽車平臺已經有一年時間,雖然公司將這個模塊化制造方法視為電動汽車的未來,與大大小小的合作伙伴簽署了協議,但實際上并沒有證明其可行性。富士康此前已經在向特斯拉公司供應配件,現在希望與客戶合作生產整車。

此外,富士康還與電動汽車初創企業Fisker達成了一項協議,每年開發和生產25萬輛電動汽車。這就是威斯康星州工廠未來的作用所在。與其繼續假裝在美國生產高產量低價值的消費電子產品,富士康不如轉向一種更適合當地勞動力的產品。在這個過程中,富士康可以雇傭到美國當地大量存在但富士康缺乏的汽車人才。要知道,蘋果可能也在四處尋找能為其生產汽車的企業。

汽車也不是富士康應該考慮在美國生產的唯一產品。威斯康星州也可以成為專門為特定客戶設立的安全要求較高的工廠所在地。由于富士康在從部件、芯片到最終組裝等制造各個階段都有經驗,其可以提供分包商無法提供的一系列安全保障。

這可不便宜。美國的勞動力成本要高得多,而且當地供應商的缺乏也會增加成本。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有越來越多的供應商來到附近,成本可能會降低。也就是說,如果真的想把供應鏈帶回當地,美國就需要為此掏腰包。

第三個值得探索的領域是量子計算。到目前為止,人們還處于了解量子計算機如何設計和實現的早期階段。如果相關研究有了成果,這波非凡計算能力也可能使現有的系統過時。

目前來看,可能需要10年的時間才能生產出這樣的硬件,而富士康絕不是走在這一基礎科學的最前沿。但在某種程度上,距離美國的創新中心更近,意味著富士康更有可能在量子計算的硬件競爭中領先。

轉換現有工廠的運營模式可能并沒那么簡單。但富士康最好的做法就是從頭開始。

而對于威斯康星州來說,其應該更努力地就新方案進行談判,但要提供更大的靈活性。一切東西都無法得到確切保證,雙方都需要承擔風險并預留出空間。

現在是威斯康辛州和富士康重新開始,展望更現實未來的時候了。

富士康在電動車領域動作頻頻

消息人士表示,鴻海與VinFast去年底即開始有接觸,雙方仍在商討細節。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稱,鴻海提出收購整個Vinfast電動車生產線,但VinFast希望是就電動車進行合作,因為公司想保留電動車這塊業務。

另一位消息人士表示,目前談判進度緩慢,還需要時間。

鴻海公關人士無法就上述報道發表評論,VinFast發言人未對這個報道提供相關信息。

VinFast是越南最大的綜合企業集團Vingroup JSC的子公司,是越南首家成熟的國內汽車制造商,該公司首款汽車于2019年問世。

目前鴻海電動車的布局包括與美國電動車制造商Fisker,中國拜騰,吉利控股以及歐洲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FCA)等合作,并在去年與臺灣裕隆合資成立鴻華先進。

富士康平臺首款電動車將于四季度發布

作為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董事長的劉揚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MIH模塊化純電動車平臺已吸引到全球736家廠商加入進來,兩款基于MIH平臺打造的乘用車將于四季度發布,同一時間還有望推出一款純電動巴士。此外,在采訪中劉揚偉還確認了富士康、吉利、法拉第未來正在討論電動汽車方面的合作事宜,但其拒絕就蘋果造車相關話題進行評論。

與消費者所熟知的大眾MEB電動車平臺相同,MIH平臺的自由度很高,不僅可兼容轎車、SUV等不同類型的車型,諸如軟件、硬件及自動駕駛等部分都可實現靈活定制。目前MIH平臺已引入包括寧德時代、微軟、高通、聯發科、意法半導體、羅姆等全球合作企業。另一方面,MIH平臺與大眾MEB平臺同屬于開放式平臺,對外界開放使更多車企的加入進來,也達到了分攤研發成本、催生市場規模的效果。

劉揚偉曾表示:全球電動車市場2025年-2030年將達到每年3600萬輛的規模,而富士康的目標是2025年-2027年間拿下全球電動汽車市場10%的份額,未來約有300萬輛汽車將使用該平臺。與此同時他還特別強調:“如果說特斯拉是電動汽車界的iPhone,我希望富士康能成為電動汽車屆的Android(安卓)。”

今年2月份,富士康和菲斯克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兩家公司已經簽署了一項協議,將共同開發一款電動汽車。根據協議,富士康將生產這款電動汽車,這款車將基于該公司開發的汽車底盤打造,將從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量產,預計年產量將超過25萬輛。

和碩生產各種汽車用零部件,其中包括無線通信模塊、ECU(電子控制單元)、車載平板、線束、結構件、電壓互感器和充電樁。該公司已成為特斯拉電子控制單元和家用充電樁的供應商,并且是奧迪和豐田汽車車載平板電腦的供應商。

去年12月份,相關上游供應鏈的消息人士稱,去年第四季度,和碩所獲得的特斯拉Model 3中央控制系統訂單有所增加。

當時,消息人士還稱,和碩正在探索在美國建廠,以更好地服務特斯拉的供應鏈需求。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