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4月25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臺工研院開發柔性透明Micro LED面板。4月22日Touch Taiwan展上,臺灣地區工研院開發出“低繞射透明面板結構設計“,大幅降低透明顯示器繞射強度,讓透明Micro LED顯示器上的文字、畫面變得更清晰,推升臺灣地區在透明Micro LED顯示系統與應用上的競爭優勢。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1/0425/59753.html
經濟部技術處今日于 Touch Taiwan 2021 攜手臺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TDUA)、群創、友達、達運精密以及工研院等產研機構,發表高值化、產線轉型升級及先進顯示科技應用成果。其中,工研院開發出「低繞射透明面板結構設計」,大幅降低透明顯示器繞射強度,讓透明 Micro LED 顯示器上的文字、畫面變得更清晰,推升臺灣在透明 Micro LED 顯示系統與應用上的競爭優勢。
臺灣地區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吳志毅表示,臺灣地區工研院技術研發聚焦Key enabling技術。針對背景光通過透明顯示面板產生的光繞射問題,臺灣地區工研院開發低繞射透明面板結構設計,可以提升透明面板背景的可視性。以“繞射強度“作為評判指標,目前大多數透明顯示器繞射強度約為30%~40%,但臺灣地區工研院的技術可以實現小于1%,有利于讓透明顯示器擴大應用在醫療AR手術資訊、移動車輛的智慧車窗等。

▲ 工研院開發超低繞射透明面板技術。
不僅如此,臺灣地區工研院同時也開發“面板級重布線層RDL技術"。相較在晶圓基板做的RDL,或是在PCB載板上的RDL線路,臺灣地區工研院研發的面板級RDL重布線層技術,對制程中面板翹曲量可以控制在1%,而厚銅線導線的線寬與線距可以達到2um。因此能夠整合功能元件,像是RDL 整合通訊濾波器可應用5G通訊晶片封裝,滿足電路面積輕薄短小需求。
吳志毅進一步補充,同時,面板級RDL技術還可以用在Micro LED顯示面板的驅動線路,增加面板設計彈性。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經濟部技術處一直以來運用法業科資源協助產業發展先進顯示科技,且在建構顯示科技實力上有三項重要工作。第一是鏈結面板廠顯示模塊能量,發展智能顯示虛實整合系統。第二是結合面板產業線制造能量,轉型非顯示產品商機。第三,借助業界組件制程經驗,研發新型顯示技術。像是工研院在透明 Micro LED 顯示系統與應用的研發成果已躋身世界領先群。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