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4月25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產研攜手 Micro LED應用無限。臺灣顯示科技位居全球重要地位,2020年產值達1.4兆元,就業人口15萬人,并為全球第二大顯示科技與應用供應國,約占GDP 8%,僅次于半導體產業。Micro LED(微發光二極管)被視為下世代顯示技術霸主,經濟部技術處觀察到顯示科技發展的潛力與多元應用,積極布局下世代技術,長期支持工研院在顯示科技的發展,透過突破與創新,開啟下一波顯示產業的成長動能。工研院繼去年底與镎創顯示科技宣布締結合作計劃,強化Micro LED在穿戴式裝置與車用面板上的應用后,日前也在Touch Taiwan中展出后疫時代的最新顯示科技,其中「浮空立體按鍵系統」技術將可助于電梯防疫升級。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1/0425/59761.html
強強合作 打造新兆元商機
為加快顯示產業發展腳步,工研院與镎創顯示科技去年底宣布締結4年合作計劃,雙方看好全球車市復蘇,以及AR、MR等沉浸式體驗崛起,Micro LED在穿戴式裝置與車用面板上的應用,將是未來合作的重點,于是宣示持續推動在Micro LED技術的產官學研合作,為臺灣打造兆元新商機。
要將僅一根頭發粗細的千百萬顆Micro LED依序排列在同一片面板,還要能快速生產,必須克服重重困難。所幸經過數年耕耘,工研院與镎創、欣興、聚積等產研機構攜手合作讓技術再進化,除了成功將Micro LED晶粒直接轉移至PCB基板,創下全球首例,大部分制造瓶頸也陸續突破,已經達到可量產階段。而讓這個「不可能」走到今天的成果,主要歸功于合作各方的積極投入。
工研院積極推動Micro LED技術的產官學研合作,與產業強強連手,為臺灣打造兆元新商機。如今亟需解決的是降低成本,可透過工研院的試量產線,協助镎創降低量產初期的風險,讓試量產、量產后的產品成本趨于合理化,擴大市場應用范圍。
根據Digi-Capital研究分析預測,2024年AR市場將有近600億美元的產值,可廣泛應用于醫療、娛樂、車用上。Micro LED因具備高亮度、高分辨率、低功耗、微型化等優點,被國際大廠公認為是最符合AR、MR需求的顯示技術。
看到未來AR、MR需求的龐大潛力,工研院與镎創合作計劃中,將從車用面板虛擬現實AR相關應用切入,且因為Micro LED顯示器具有超優異畫質的特性,在車外自然光的高對比度下,駕駛者仍能清楚看到車載面板顯示內容。而AR甚至是MR等技術皆仰賴高分辨率與高飽和度,相較LCD與OLED,Micro LED的表現更佳、反應速度更快,加上體積輕薄,在穿戴式裝置上必能大顯身手。
做為產業的先行者,目前工研院已盤點整個顯示器產業鏈,從上游的磊晶、晶粒制造,中游的IC設計、驅動與封裝,再到下游面板與系統,臺灣都居于全球領先位置,具備完整的生態鏈,適合投入Micro LED研發制造,這也將是臺灣最大的競爭優勢。
零接觸顯示科技 Touch Taiwan秀成果
除了Micro LED技術的開發,因應5G、IoT、AI人工智能世代及后疫情時代來臨,經濟部技術處攜手工研院等法人能量,積極投入發展各項顯示系統關鍵技術,并在今年Touch Taiwan展覽上展現三項重要顯示器技術成果,包括第一:鏈結面板廠顯示模塊能量,發展智能顯示虛實融合系統;例如分別在醫療、交通、育樂及零售領域之「手術導航輔助系統」、「旅游導覽智能車窗」、「直覺式互動展示窗」。第二:結合面板產線制造能量之轉型非顯示產品商機。例如將產線能量運用在AIoT 芯片封裝上之應用處理器、電源管理、與無線通信等芯片,可讓面板產線價值提升十倍。第三、藉助業界組件制程經驗,研發新型顯示技術。例如因應后疫情時代,減少公共設施病菌傳染途徑,運用浮空顯示技術發展「浮空立體按鍵系統」,可廣泛的應用在電梯、提款機、游戲機、工具機等項目,利于防疫升級。
上述的具體成果,以「手術導航輔助系統」為例,則可透過虛實互動迭合技術將生理信息與實際診療部位作迭合,將能協助醫生進行更精準醫療。「面板級扇出型封裝」技術則具備超薄、可封裝高密度接腳的優勢,可解決生產中大尺寸基板因應力所造成之翹曲問題。「浮空立體按鍵系統」則為藉助業界組件制程經驗,研發新型顯示技術,可做為因應后疫情時代,減少公共設施病菌傳染途徑的新型防疫商機。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