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6月20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顯示新技術連發 搶攻下世代商機。疫情帶動居家上班、遠距教學、在宅娛樂等需求,面板產業因而展現豐沛活力。臺灣去年面板產值達7,275億元,重返成長曲線,出口值也擠下南韓,躍世界第二。去年因疫情停辦的Touch Taiwan展也在今年4月底回歸,吸引逾3萬名參觀者,國內外面板與顯示業者精銳盡出,搶攻下世代顯示商機。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1/0620/60126.html

經濟部技術處在今年Touch Taiwan 展中攜手臺灣顯示器聯合總會(TDUA)、群創光電、達運精密、工研院等產研機構,發表產研攜手合作之高值化、產線轉型升級及先進顯示科技應用的研發成果,為臺灣顯示產業打造下世代競爭力。技術處推動相關技術結合先進顯示科技于零售、交通、醫療和育樂等領域應用發展,以打造新技術、新應用及商業模式。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談到,技術處在建構顯示科技實力上有三項重要工作。第一、鏈結面板廠顯示模塊能量,發展智能顯示虛實融合系統;第二、結合面板產線制造能量,轉型非顯示產品商機。為提升臺灣6代線以下面板產線競爭力,將產線能量運用在AIoT芯片封裝上,可讓面板產線價值提升十倍;第三、藉助業界組件制程經驗,研發新型顯示技術。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吳志毅表示,顯示器是一個最適合整合各項智能系統的人機接口,以各智能生活應用情境出發,顯示科技就不再只是一塊塊的面板,而是無所不在的人機接口互動體驗。工研院聚焦關鍵致能技術,例如針對背景光通過透明顯示面板時產生的光繞射問題,研發的「低繞射透明面板結構設計」,可提升透明面板背景的可視性,擴大應用在醫療AR手術信息系統、移動車輛的智能車窗等,創造顯示技術多元應用。

萬物聯網的應用服務時代來臨,傳統僅提供單純顯示功能的平面顯示器已無法滿足用戶要求,融合機器視覺、影像并鏈接云端運算儲存的新形態顯示科技與應用,成為下世代顯示產業的發展趨勢。工研院「透明顯示虛實融合智能車窗」應用于觀光導覽場域,精準呈現窗外建筑物及景點的導覽信息,還能隨觀看者的視角移動,實現實時互動、虛實整合的有感體驗,透過極精準算法,可推算人眼、車窗、窗外景物三者之間相對位置,將相關信息實時融合,顯示于車窗玻璃。

未來可應用于游覽車、觀光渡輪、軌道車運輸等,并為國內面板硬件產業開拓全新的大眾化生活應用領域,協助面板廠從純制造走向不同垂直應用,創造多元高值商機。

顯示技術的應用也延伸到醫療上,工研院運用「影像迭合技術」開發出全球首創「非穿戴式透明顯示手術導航輔助系統」,以高透明觸控顯示器結合虛實互動迭合技術,將超音波掃描影像、血壓、呼吸、心跳等醫療信息同步呈現在顯示屏幕中,搭配視覺辨識系統,讓完整的醫療信息與實際開刀部位迭合,便利醫療人員比對,提供最實時的生理信息及術中精確導引。

近年顯示技術朝向3D立體影像技術發展,隨著技術成熟,偏光眼鏡已不需要,只要點煙器大小的零件,就能把影像從2D變成3D,這種技術也在疫情下提供絕佳的應用。工研院打造的「防疫浮空立體互動系統」,以全視角立體的光場成像技術為基礎、以電梯為首個應用場景,運用光學結構形成3D立體圖像,可導引用戶視覺,再搭配感測系統,讓手指在1至5公分范圍內,不會觸碰實體按鍵,即可啟動樓層按鍵,實現零接觸防疫標準。

這項系統未來還可發展出其他殺手級應用,包括提款機、游戲機等各種智慧生活場域。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