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6月29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卡位關鍵技術和創新場景。在日前舉行的2021世界顯示大會現場,維信諾新任董事長張德強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國內新型顯示產業還有很多創新空間,可以做成長板。”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1/0629/60172.html

脫胎于清華大學OLED項目組的維信諾,主攻OLED中小尺寸面板,核心專利超過9000項,在OLED領域擁有屏下攝像、高刷新率、折疊屏等創新技術,并供貨多家品牌客戶。作為OLED顯示領域的“老兵”,張德強對產業發展理解深刻,并認為OLED的滲透率會越來越高,技術創新將持續OLED產業增值空間。

滲透率不斷提升

中國證券報:如何看待顯示技術的市場格局?

張德強:不少顯示技術已比較成熟,在拼規模,拼成本。但OLED產業并不能簡單地拼規模,還有很多創新技術,具備很大的增值空間。比如,柔性技術應用方面,現在折疊手機出來了,未來可能還會有卷曲、伸縮等產品出現。


 

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預計今年全球OLED產業產值將接近400億美元,占全球顯示面板產值的比例會超過三成。從目前情況看,OLED在手機市場的滲透率越來越高,去年的市場份額已達到三成。同時,智能穿戴產業前景良好。另外,OLED在筆記本電腦市場開始滲透,預計今年會有十幾款OLED筆記本電腦產品上市。

OLED的性能好、產品薄。隨著良率提升和產能釋放,OLED產品的成本快速下降,競爭力提升。OLED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設計變化快,這些因素推動產業增長。

OLED技術在不斷升級演化。從技術層面看,國內顯示企業的單項指標相比國外差距不大,某些地方我們還要領先,包括屏下攝像技術、刷新率等。差距主要是產業鏈沒有國外成熟,但差距越來越小。

中國證券報:公司會否考慮新建中小尺寸產品生產線?

張德強:簡單地擴張產能沒有意義,新建生產線一定要有新的技術突破。我們在研究這件事,要做一定會有升級,競爭力要強。要洞察客戶需求,判斷技術發展趨勢。

布局車載產品賽道

中國證券報:公司在車載產品市場有哪些布局?

張德強:這是我們的一個重要布局方向。車載產品的人機交互界面當然需要顯示,這些產品大部分有弧度,因此柔性屏具備優勢,可以更好地貼合車體,更加美觀。另外,還要考慮安全因素,柔性屏不采用玻璃,不易碎,安全性更好。

柔性屏是否為最佳選擇現在還不好說,未來可能采用全息技術。但就目前情況而言,柔性屏的優勢明顯,除了弧度、美觀、安全性,OLED是自發光,用戶偏離一定角度,屏幕內容也能看得很清晰。

車載屏幕對品質、穩定性以及其他技術參數方面要求極高,在振動、高低溫、抗干擾和抗老化等方面需經受嚴格的考驗,因此車載屏幕產品的定價會高一些。當然,產品認證周期相對較長,通常在2-3年以上。但面板廠商一旦成功導入,產品售賣時間會更長。

2019年,我們供貨合眾哪吒汽車“透明A柱”產品。這是國產AMOLED屏幕產品首次供貨在量產汽車上。今年我們升級了柔性AMOLED“透明A柱”方案,顯示性能更優,更貼合車體,在與客戶積極推進量產合作。近期汽車“透明A柱”的團體標準發布,車載顯示搭載柔性屏將是發展趨勢之一。

合肥國資是公司主要股東,我們在合肥有第六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已經點亮投產。另外,合肥當地有很多新能源車企,這將成為我們布局車載顯示市場的重要地緣優勢。

我們與很多汽車廠商有合作溝通。從顯示面板整個市場看,目前車載產品市場規模還不夠大,但還是值得去做。

緊盯下一代顯示技術

中國證券報:公司還有哪些技術研究和儲備?

張德強:我們一直很關注下一代顯示技術,目前比較看好Micro LED產業前景。去年我們與成都地方國資成立合資公司,投資12億元建設了一條中試線,預計今年將點亮。

基于眾多優良特性,Micro LED被認為是未來主流顯示技術之一,但產業化目前存在一些難點,如巨量轉移問題仍有待解決。我們在這方面積累了幾百項專利。技術成熟的領域大家都會做,但我們要做那種更難的事,因為一旦取得突破容易形成高壁壘,這是我們的思路。

新技術發展不容易,從技術研發到出產品,再到產品普及,每個階段都需要時間。比如Micro LED,即使搞定巨量轉移問題,后面還有量產設備、工藝打通等環節,且初期產品成本會很高。

Micro LED會率先在小型產品上實現商品化,比如手表。然后是更大一點的產品,如十幾英寸的車載顯示。

選擇的技術方向要與公司戰略吻合,然后判斷是否要往中試方向走,中試之后再考慮量產問題。大尺寸OLED產品技術儲備我們一直都有,但目前還沒考慮建設產線進行量產。

任何可能成為未來的顯示技術,都是我們的研究范圍,但投資和選擇方向我們會很謹慎。用有限的投入,先對原理和方向作出判斷,投入產出比上我們有信心。

在柔性AMOLED顯示模組的FPC設計方面,我們大膽進行了創新。傳統的方法是采用軟硬結合的多層板,而我們采用兩層軟板。事實證明,新的設計可靠性更高,我們的成本也因此降低了30%。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