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7月12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據數據顯示,華為海思研發的首款OLED屏幕顯示驅動芯片已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預計今年年底正式交付供應商,之后有望應用于華為產品。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lcd/news/dynamic/2021/0712/60264.html

 
OLED驅動芯片的制造難度相對較大,OLED屏幕往往是我們常見的手機等產品中最有價值的部件。比如蘋果 12 Pro的OLED屏幕價格在70美元左右,高于A14仿生芯片的40美元。
 
據悉,由于OLED面板IC芯片的限制,大部分OLED驅動芯片都需要根據屏幕進行定制,因此代工廠很難量產。另外,原材料成本高,最終會導致OLED驅動芯片溢價嚴重,產能緊張。
 
早在2018年,華為曾宣布開始布局OLED領域芯片產品,并成立相關芯片研發部門。此前,OLED屏幕驅動芯片一直被三星、LGD等公司所壟斷,大約占比全球市場的90%,剩余份額則由臺積電占據9%。
 
國內所使用的芯片大多來自于韓國市場,這主要是因為OLED顯示器驅動芯片制造難度較大,根據屏幕材料自發光特性的需求專門定制,很難做到大規模量產。此次華為海思自研芯片成功,有機會大幅度緩解OLED顯示器驅動芯片對海外市場的依賴程度。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