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5月09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 5月5日,巴南區界石數碼產業園,重慶惠科金渝光電生產線,工程師在生產線上操作設備。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705/09-47032.html
5月初,以梨花而聞名的九龍坡區金鳳鎮上,繁花落盡卻并不寂寥——金鳳科技小鎮的建設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
據悉,科技小鎮將依托金鳳片區,布局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石墨烯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下稱:戰新產業),著力集聚國內外一流高校、院所、世界500強企業和專業團隊等入駐。
金鳳鎮為何要這樣做?這與我市戰新產業接續成長的良好態勢密不可分。放眼全市,戰新產業蓬勃發展,正激發出更多的經濟新增長點。
延續“加速跑” 重磅項目領頭前進
截至3月底,產品良率78.3%,產能利用率88%,計劃5月量產——不久前,重慶惠科金渝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惠科金渝)第8.6代液晶面板項目交出了首份“答卷”。
該項目于2月27日正式投產,截至3月底,母玻璃投片量完成1.4萬片,32寸液晶面板產出量達到4.5萬片。首片50寸超高清液晶面板于3月30日正式投片。
這,無疑是一份令人振奮的答卷。
作為國內首個由混合所有制企業主導建設的液晶面板生產項目,惠科金渝液晶面板第8.6代線項目,生產國內市場緊缺的50英寸、58英寸大尺寸液晶面板。項目月產量為7萬片玻璃基板,量產后年產值將超過110億元,到“十三五”末有望帶動500億元產值。
惠科金渝總經理杭井強透露,目前,國外廠商已開始登門談合作,有的廠商還提出要簽長期合同。同樣在2月,美國康寧在重慶布局的8.5代液晶玻璃基板項目也順利投產。今后,康寧將實現玻璃供應本土化。
這些重磅項目連續投產,將逐步改變我國液晶面板需要大宗進口的局面,更意味著重慶液晶顯示產業鏈條正在逐步打通。隨著布局漸成,我市的顯示產業領域,有望形成千億元級的產業集群。
實際上,自年初起,包括惠科金渝和康寧在內的一大批戰新產業的重磅項目先后“起跑”,也延續了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加速跑”態勢。回顧2016年,我市十大戰新制造業實現產值2700億元、增長50%以上,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達40%。記者則從市經信委獲悉,今年以來,重慶戰略性新興產業繼續“長勢良好”,重點產品持續放量。
形成生態圈 集聚效應嶄露頭角
重磅項目引領作用明顯,但“獨木不成林”。為培育壯大戰新產業,近年來,我市采用了生產與服務并舉、產業空間集中的集群化發展模式,形成了戰新產業生態圈。
日前,中石化宣布,涪陵頁巖氣田累計供氣突破100億方,日銷售頁巖氣達1600萬方,相當于3200萬戶居民每日用氣需求。頁巖氣高產,為涪陵頁巖氣產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近年來,涪陵區建立頁巖氣綜合利用產業園區,大力引進關聯項目,打造頁巖氣裝備制造基地。隨著通匯液化天然氣工廠、龍禹頁巖氣綜合利用、龍冉LNG等項目落地,涪陵區頁巖氣產業鏈條逐步成型,力爭到2020年產值突破300億元。
產業集聚效應,能把“蛋糕”做大,還能帶動一大批中小微企業。重慶兩江新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毅介紹,位于該區照母山科技創新城核心地帶的互聯網產業園內,已集聚騰訊、豬八戒、博恩和華龍網等龍頭、重點企業50余家。該產業園成為我市重要的互聯網產業創新創業基地。借助以龍頭企業帶動中小微企業,發展從創意到產品、從企業到產業、從產業鏈到生態鏈的產業模式,園區全部投用后,可集聚和孵化科技企業500多家,從業人員15000人。
除此之外,共贏共生的產業生態圈還能吸引外地企業前來落戶,對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很有益處。近年來,永川區在建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集聚區時,便選擇了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打造協同創新及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創業孵化及推廣應用服務平臺、金融及資本服務平臺。
如今,永川擁有機器人眾創空間、孵化園、工程中心、研究院等。沖著這一優勢,幾年來,廣州數控、江蘇永領等企業紛紛選擇落戶永川,開展深度合作。
接續新成長 推動我市經濟上臺階
戰新產業的“發力”,離不開我市前瞻性、計劃性的“蓄力”。
早在2014年,我市就將全國每年進口量前50位的商品從技術前景、本土產業基礎等維度進行逐一比對,極富預見性地布局了電子核心部件、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新能源及智能汽車、新材料等十大戰新產業。
時間證明,戰新產業增長潛力巨大。它們接續傳統產業,迅速成長,推動我市經濟不斷地“上臺階”,為我市經濟持續保持全國領先的增速出了一份力。此外,我市近年來還順應技術、產業發展趨勢,將發展壯大戰新產業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具體來說,我市雙管齊下。一方面著力保障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重點企業的能源和要素,推動降低體制性成本。同時完善多渠道投融資體系,通過金融創新解決新興產業高投入的資金難題,組建800億元戰新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以股權或“股權+債權”等方式投向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一系列舉措,使得戰新產業的活力逐步得到釋放。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今年我市戰新產業力爭產值增長30%。第一季度,我市十大戰新產業實現產值828億元,同比增長32%,發展態勢良好。記者 申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