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13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熊貓電視60年歷史沉浮,570億押寶IGZO迎來全新轉機。從1958年第一臺國產電視在天津問世至今,中國電視產業已走過60年的歷史。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712/13-49058.html
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國產電視已進入飛速發展期。傳統電視品牌和互聯網品牌的交火給中國電視產業帶來了無限生機。在國產電視技術發展、行業轉型的過程中,有一個電視品牌真正見證了60年的中國發展史,它就是被稱作“中國電子工業的搖籃”的品牌——熊貓電視。
60年光陰,熊貓電視的歷史浮沉
眾所周知,中國的第一臺電視由天津國營七一二廠于1958年3月生產出來,并且被譽為“華夏第一屏”。但其實,就在同一年,熊貓電視前身南京無線電廠也生產出了江蘇省內的第一臺電視。
1978年,熊貓牌黑白電視機風靡市場,打開了中國電視普及的大門。上世紀80年代,中國彩電市場開始崛起,但由于技術落后,國產電視品牌始終被東芝、松下等洋品牌壓制。從1985年開始,熊貓電視開始引入日本技術,大量生產18寸熊貓彩電。雖然價格不菲,但也為電視發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1996年3月26日,長虹宣布所有品種彩電一律大幅度讓利銷售,拉開了國產電視價格戰的序幕。8%到18%的降幅,讓其他國產電視品牌猝不及防。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電視品牌快速迎來洗牌期,沒做好準備的熊貓電視,開始退居“幕后”。
發力屏幕產線,打造更優質產品
數年的“幕后”工作,讓熊貓電視積累了深厚的經驗。2007年,熊貓電子母公司中國電子信息集團公司(CEC)對熊貓電子進行了重組。開始全面推進從玻璃基板、液晶面板、芯片模組、到終端整機的平板顯示全產業鏈發展藍圖。產業鏈縱向一體化戰略,使中電熊貓成為中國彩電行業最具上下游產業鏈優勢的企業。
2015年3月,中電熊貓投資291.5億元的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建成投產,這是全球第一條應用金屬氧化物IGZO技術的超高分辨率液晶面板生產線。這條生產線擁有世界一流技術,不僅能使屏幕分辨率能達到低溫多晶硅的標準,還能保證95%以上的高良品率。
2016年9月28日,中電熊貓總投資280億元的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正式動工建設。引進了G8.6Nikon曝光機,具備2um以下的高精度曝光制程能力,可對應4K、8K大尺寸高分辨率的IGZO電視產品。
兩代先進產品線的大力投入,不難看出熊貓電視在應對未來電視發展方面的決心。深化技術改革,是目前熊貓電視最重要的布局。
保持開放心態,迎接網絡變革
除了在屏幕方面的投入,聚焦到具體產品方面,熊貓電視也在緊跟互聯網、人工智能的潮流。正如行業所描述:電視企業獨木難支,需要借助更多外部力量。熊貓電視便是如此。
早先,熊貓電視與阿里達成合作,電視搭載了阿里云OS,采用沉浸式UI設計,免去從智能菜單到直播畫面的繁瑣操作,降低了使用的學習成本。
近期,熊貓推出的新品電視,與時下最好用的電視系統之一酷開系統達成深度合作。推出了“PANDA-coocaa 6.0操作系統”,該系統在基于安卓6.0的基礎上,融合PANDA與coocaa的優勢,根據熊貓電視的軟硬件深度定制,在業界取得了不錯的口碑。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語音技術、獨立音響等方面的技術、設計,讓熊貓電視在競爭激烈的電視市場也更具競爭力。
或許,消費者對熊貓的記憶還停留在黑白電視階段;或許,消費者的眼光還聚焦在三星、索尼等外來品牌之上。但在承認差距的同時,也必須承認國產電視在進步。相信,未來以熊貓電視為首的老牌電視廠商,會攜帶更優質的產品和企業文化,在智能電視時代異軍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