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28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夢想能否照進現實? 2018年手機屏幕猜想。對于智能手機來說,2017年可以說是黃金年。從三星Galaxy S8到iPhone X,消費者們完全會被琳瑯滿目的產品耀花眼。可能一年下來,除了三星S8、iPhone X、華為Mate 10這些耳熟能詳的產品外,你都叫不上來其他的手機型號。不過,通過這一年來手機技術的發展,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要屬各家廠商手機屏幕技術的實力比拼。這場戰爭的勝負關系著未來智能手機將以何種形態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712/28-49210.html
今年下半年以來,全面屏成了行業里最明顯的標志性方向,大多消費者還沒有反應過來,手機圈一下子進入了全面屏時代。在全面屏之前的30多年發展史內,手機屏幕的顏色,材質,尺寸和分辨率經歷了無數次的進化。但都并無太多突破性的變革,直到今年,手機屏幕大戰才真正全面爆發,以三星、vivo為代表的曲面屏和以蘋果、華為等廠商為代表的全面屏,還有傳說中的折疊屏、柔性屏,每一項技術都將可能會改變接下來手機行業的格局,也影響著我們普通用戶的使用手機的方式。
曲面屏能否改變一家獨大局面?
2014年與Note4一同發布的Note Edge是三星旗下的第一款曲面屏手機,但是單側曲面屏有些突兀三星并沒有賦予它一些實用的功能。 加之萬年不變的大塑料和與 iOS相差甚遠的Touchwiz Note Edge并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
直到2015年S6 Edge的橫空出世讓機友們眼前一亮,突破性的雙側曲面屏、雙面玻璃等差異化的設計使得S6 Edge 大賣。三星也加快了追趕蘋果的步伐。三星開創了自己的曲面屏時代。
2016年發布的S7 Edge 則把曲面屏做的更加完美,屏幕的曲率更大與金屬邊框的過度也更加圓滑。同時三星充分利用曲面屏開發了很多實用的小插件。
2017年三星S8以全面屏與雙曲面屏再一次驚艷世人。三星官方宣稱:三星S8的曲面屏兼具審美與實用性。在S8上,單手操作要比在其它手機上更容易。
雖然很多廠商都眼饞三星的曲面屏技術,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三星一家獨大掌握著OLED的屏幕技術,后續發展的曲面手機屏可能只有三星一家獨大,雖然榮耀Magic、小米note 2也采用了曲面屏,但是從量級來看并不能與三星相提并論,有朋友會質疑難道國產廠商出曲面屏手機是“曇花一現”?當然不是,據傳vivo Xplay 7依舊會延續曲面屏設計。
或許明年我們就會迎來曲面屏全面發展高峰,腦補一下,如果用這樣的手機去夜店,所有人那羨慕嫉妒恨的眼神一定能把你唰唰死。
全面屏時代來臨明年或成主流
如果你從今年年初開始關注手機市場,那不難發現一個趨勢——全面屏已經成為2017年手機主要賣點之一。從三星S8系列發布伊始,各大廠商的全面屏產品就都趕著趟出來,而在廠商們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屏智能手機實現了從旗艦市場到中端市場再到千元機市場的快速刺穿,這種普及速度遠超業界預期。
據旭日大數據預計,2017年全面手機滲透率將達到7.98%,出貨量預計超過1.2億部而到了2020年全面屏手機滲透率將達到52%。到2018年滲透率達到30%,全面屏將會全面爆發。可以預料的是,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里,國內手機行業勢必會出現全面屏手機井噴發布時期,全面屏手機將很快從高端到中低端遍地開花。
全面屏幕的出現迅速被消費者認可,蘋果的iPhone X、三星S8和Note 8都是類似的產品。由于全面屏幕現在剛剛起步階段,因此還有一些爭議始終沒有結論,消費者對于18:9的屏幕是否為全面屏的看法各不一致,造成了對全面屏的認知失調。在普通消費者的理解中,全面屏的智能手機就必須得是一塊完整的屏幕,但是由于技術原因,像手機傳感器、攝像頭、指紋識別等關鍵組件仍然無法隱藏,所以即使是蘋果,也只能做出更接近全面屏的異性全面屏產品,而不能做到真正的全面屏。
雖然2017年的全面屏手機已經有很多,但是依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也許等到明年全面屏才是真正的普及時期,而在一些高端機型上,全面屏的設計也會繼續往更極致的方向發展,邊框更窄,屏占比更高,甚至可能全面屏相關的標準出現,以杜絕“偽”全面屏的出現。
廠商押寶可折疊屏幕能行嗎?
僅管全面屏視野開拓,但顯然人們不會滿足,因此在有限的空間折疊屏幕是最好的解決方案。目前,從蘋果三星到中興華為,各種可折疊手機即將發布或者正在研發的消息已經流出,之前便有三星手機工程師在微博上表示,2018年將會是折疊屏的時代。今年中興就率先推出了全球首款雙屏折疊手機Axon M,該手機擁有2個5.2寸屏幕并且能實現折疊,依靠180度的轉軸,雙屏在一起可以實現擴展、雙屏、單屏等模式,滿足不用的場景。
還有報道稱,三星也在密研的革命性新品——折疊屏Galaxy X,預計最早將在明年1月9日開幕的CES展會上亮相。不過據稱這款產品將是限量生產,首批只有10萬臺并僅在韓國發售,有三星這樣的大廠領頭,折疊手機的普及顯然會大大提速。
多家手機廠商已經申請了折疊屏手機的專利多家手機廠商已經申請了折疊屏手機的專利
其他廠商的可折疊手機有關消息也非常多,據傳國內的華為,OPPO,小米等也都在秘密打造可折疊手機,甚至連放棄了手機業務的微軟,近期也申請了可折疊手機的專利。
盡管折疊式智能手機的研發并不容易,然在技術應用上有機會顛覆既有手機市場,由于消費者會偏好大屏幕手機,但又不希望體積過大、攜帶不便,這使得折疊式手機成為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可能發展方向。一旦讓面板顯示技術做到量產需求,折疊屏手機將會在2018年打響。
柔性屏手機量產指日可待
相信很多人都設想過,要是能擁有大尺寸顯示屏移動設備,并且能折疊放進口袋會有多方便。這種能夠卷起來的手機經常在科幻大片中出現,而柔性屏的誕生,讓人們看到了現實中手機也可以彎曲的可能性。
目前柔性屏多為OLED顯示屏,相較于傳統屏幕,柔性屏幕具有輕薄、低功耗、可彎曲等優勢,為電子產品形態應用帶來了更大的創新空間。雖然目前OLED中小尺寸市場由三星在主導,但是包括京東方在內的幾家國內企業都在逐漸放量,快速追趕國際企業的腳步,打破了國外企業在這一領域的壟斷。
根據咨詢機構HIS預測,到2017年第三季度,OLED柔性屏的銷售額就將反超硬式屏,達到總銷售額的52%,而且其滲透率在此之后將一直維持在50%以上,并保持總體增長的趨勢,該比重在2018年第四季度將達到63%,柔性屏的趨勢不可小看。
從目前曝光的大量信息可以預測,2018年手機產品的外觀將出現很大的改變,首款量產的可折疊曲面屏產品將由三星還是蘋果推出,在目前看來充滿了懸念。不過在興奮之余,所有手機企業應該意識到的問題是,采用柔性屏不僅對手機設計制造本身是一個考驗,更需要企業提供能夠和柔性屏適配的應用以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如果只是做一個柔性屏的手機產品,哪怕這款手機能像毛巾一樣擰成麻花,也不見得有用戶買單。
裸眼3D可能是終極方向
伴隨著手機同質化的現象日益嚴重,很多廠商都在思考手機的下一個發展方向,而裸眼3D就成為了新的方向之一。
國內權威數據機構賽諾最近發布了《裸眼3D技術趨勢分析報告》,今年國內裸眼3D終端銷量為845萬臺,到2020年國內裸眼3D終端市場銷量將達到3542萬臺。裸眼3D產業的趨勢同樣不可小看,它很有可能在未來成為手機企業新的創新點。
裸眼3D手機解決了原始3D技術必須佩帶特制眼鏡才能夠觀看的難題,同時讓3D技術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另外,3D電影的普及,勢必會帶來用戶需求的增多,以數據和用戶需求來看,裸眼3D化屏幕是用戶真正的需求。
最為重要的是,和在曲面屏三星一家獨大不同,國內一些優秀企業在裸眼3D技術方面遙遙領先。以超多維集團為例,今年,超多維攜手ivvi手機推出的裸眼3D手機ivvi K5。這款手機采用了特制的3D顯示屏,在人眼追蹤技術、獨立的3D顯示芯片的加成下,裸眼3D顯示效果更加立體、舒適、不眩暈。還能在3D/2D顯示之間自由切換,讓用戶用一個設備便能體驗到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
國內的裸眼3D企業甚至還吸引到了三星這樣的海外企業合作,今年下半年,三星就發布了一款裸眼3D功能的筆記本,用戶可以在2D工作界面與3D娛樂場景隨意切換,實現裸眼3D的效果。
隨著裸眼3D技術的不斷成熟,還有制造企業和游戲開發商的熱情投入,裸眼3D會成為手機企業的新的機遇,在2018年裸眼3D技術即將重新崛起,進入爆發期,而即將到來的5G超高速網絡,也為3D內容呈現提供了更好條件。
寫在最后:
智能手機的形態變化,刺激著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而不同形態的屏幕則是能讓消費者在未來智能手機產品外觀同質化下,持續購買。用戶體驗的諸多不足,才是手機廠商努力的方向。不到半年時間,全面屏技術被眾多手機品牌玩濫了,這意味著各手機廠商在硬件層面的競爭上已經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未來,手機品牌要想實現差異化競爭,新的手機屏幕技術的改進無疑是下一個競爭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