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1月15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自動跟隨、手勢控制、預警保護,這款機智的行李箱能成你出行的最佳搭檔 科技就像一種魔術,總可以讓很多人的愿望變成現實。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801/15-49418.html
在機場時,我們總是手忙腳亂,恨不得自己可以三頭六臂。但在大多數時間里,我們還不得不騰出一只手拉著行李箱。不過很快,我們就會擁有一個可以“自動駕駛”的行李箱了。到時候,是不是還可以讓它們排好隊一起走呢?
在日前舉行的2018年CES大會上,一家36氪曾報道過的創業公司靈動科技展出了首個消費級產品——自動行李箱(內部代號為Cx-1)。據創始人兼CEO齊歐介紹,這款智能行李箱可以自動跟隨、解放雙手。到底是什么效果,可以通過現場拍攝的視頻來了解一下:
這款四輪自動行李箱之所以可以實現自動跟隨,是因為該產品搭載了170度廣角攝像頭和激光雷達,可以實時定位用戶的位置。同時利用實時識別和跟蹤算法對用戶進行穩定而精準的識別。所以即便在擁擠的機場,Cx-1也只會跟著你走,而不是錯跟其他人,甚至走丟。正如視頻中看到的那樣,用戶只需要放心的在前面走,而自動行李箱會像一個“跟屁蟲”一樣一直跟著。
那么自動行李箱跟隨的距離是怎么測定的呢?據介紹,Cx-1所使用的智能引擎可以檢測用戶行走的速度,從而實時調整自身的速度以保持合適的距離。也就是說,如果用戶大步流星或者跑起來的話,行李箱都會做出相應的反饋。
除了可以控制速度外,Cx-1還支持手勢控制。其中的秘密在于前置相機,它可以識別用戶的每一個動作。而且該產品的系統中還內置了多種手勢控制語言。用戶無需借助其他設備,只需要一個小小的手勢,Cx-1都會聽從。
雖然自動行李箱支持多種手勢控制,但畢竟不能每樣動作都靠人的指導。所以,Cx-1還添加了壁障機制。該產品中內置了激光雷達,可以與前置相機數據進行融合,通過海量數據仿真和深度強化學習算法進行離線訓練,能夠以極小的算力在極短的時間內規劃出平滑的軌跡,對前方障礙物進行及時規避。與此同時, Cx-1還搭載了智能的預警保護系統,在該產品距離用戶過遠或受到強烈碰撞時發出報警信號。
齊歐此前接受36氪采訪時就曾表示,這款產品可以為用戶帶來更多有趣的科技體驗,并且公司也希望其能成為用戶的“第一臺個人機器人”。在定價方面,Cx-1的售價大概在600美金-800美金。同時這款產品將于2018年開始量產。他預計,這款登機箱在推出的第一年可以實現10萬級的銷量。不過在投資人看來,這一數字或許有點過于樂觀。
事實上,市面上已經有不少可以解放雙手的行李箱。在2016年5月的亞洲CES展會上,一款名為COWAROBOT的四輪行李箱就受到很多人的關注。該款行李箱由電力驅動,具有自動上鎖,自動跟隨功能,與手表超出1.54米后會發出警報,防止被竊。當然最拉風的,還在于跟著用戶到處走來走去。
另外,36氪近日也報道了另一款可以實現自動跟隨的智能行李箱90Fun Puppy 1。據介紹,該產品是第一個使用自平衡技術的旅行箱。與Cx-1有所不同的是,該產品主要通過自動跟隨芯片和定位系統來實現跟隨。預計這款產品將在2018年下半年量產。看來,Cx-1面臨的競爭不小呀。
一個“解放雙手”的行李箱!除了能自動平衡還要做你的“跟屁蟲”| CES2018
在這屆CES大會上,已經先后有兩家公司展出自動跟隨行李箱。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不只是概念產品,而且在今年都要實現量產。可以想象,機場到處是自動行走的行李箱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科勒推出了智能廚衛系列 Konnect,并在今年的全球電子消費展 CES 上亮了相。通過亞馬遜語音助手 Alexa、Google 智能助手 Assistant 以及蘋果智能家居系統 HomeKit 提供的技術支持,這個系列中的淋浴器、浴缸、抽水馬桶、鏡子及水龍頭都具備聲控或感應功能。
只需發出“Alexa, turn lights to 100%(Alexa,把燈光調亮到 100%)”的聲音指令,鏡子的 LED 光帶就會自動切換到最亮的模式;雙手抱著嬰兒的父親說一句“Pour eight ounces(倒 8 盎司水)”,水龍頭就能噴出相應的水量;淋浴系統的水溫、水壓、蒸汽、燈光與背景音樂均能利用聲控技術調節。
除此以外,水龍頭、鏡子、浴缸以及兩款智能馬桶 Touchless Response 和 Numi 均設有傳感器,分別具備監控用水量及漏水量、啟動夜燈模式、自動灌滿浴缸、感應手勢自動沖水,以及在有人靠近時自動啟動馬桶底部的暖腳設備并加熱坐墊等功能。
而不同家庭成員對所有廚衛設備的使用偏好,均可通過科勒 Konnect 的 app 設置。
總之,用聲音與傳感器解放雙手,通過微軟的云服務平臺 Microsoft Azure 及智能手機連接所有實體設備,是科勒對智能生活的理解。
在智能家居概念已為大眾熟悉數年的今天,這一切已不新鮮。盡管仍有不少消費者在科勒的 Twitter 賬號下留言表示對這些智能廚衛產品抱有期待,但是在它們尚未正式進入消費市場,且無法檢驗實際體驗效果的現狀下,普通消費者可能抱有的疑惑是,如果一個人能使用雙手去完成某些操作,為什么要花費比普通家用設備更高昂的價格去購買智能家居產品?
當 MacRumors 發布相關新聞后,文末有數位讀者表示,“我并不想讓我的廚房水槽和互聯網對話,不過謝謝”,“淋浴我還能理解,但不明白為何要將水槽也變成那樣”,“我可以很容易地想象殘疾人士使用聲音指令去啟動淋浴設備并調整水溫,但這種技術對于非殘障人士而言就是一種浪費,即使他們有錢可燒”。
科勒在官網上公布了提名 CES 2018 Innovation Awards 的消息,不過暫未公布這些產品的售價,只是表示將在今年三月正式推出鏡子系列,而剩余的產品則會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