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07月23日消息,中國觸摸屏網訊,LED巨頭三安光電進退迷局。近日,LED巨頭三安光電(600703)股份有限公司(600703.SH,以下簡稱“三安光電”)似乎已經走出了此前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陰影,股價也隨之回穩。與此同時,三安光電連續發布公告表示收到政府補助款項、轉讓經營不善的子公司控股權、成立香港子公司開拓市場等一系列公告,頗具進擊之勢。
本文來自:http://www.zc28898.cn/touchscreen/news/dynamic/201807/23-50911.html
然而,長期接受政府補助款一事多為市場詬病。《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系了三安光電相關部門,咨詢上述相關問題,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造血依賴政府補貼
接受政府補助,并計入當期收益或遞延收益是很多企業增厚業績的一項砝碼,三安光電也不例外。
日前,三安光電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泉州三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安半導體”)收到了南安市政府按設備購買合同約定的付款金額與付款進度同期、同比例撥付三安半導體設備購置補助款1.92億元。
三安光電表示,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的規定,三安半導體收到的該筆設備補助款在收到時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攤計入損益。
其實,早在3個月前,三安半導體便已經三度收到來自政府的補助款。三安光電分別于3月28日、3月30日、4月2日發布公告稱,三安半導體在基礎設施及工程建設、三安半導體科技研發方面收到專項補助款共計7.8億元。
三安光電指出,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三安半導體收到科技研發專項補助(科技三項補貼經費)2億元,收到時確認為當期收益,將對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業績產生積極影響;而除此之外的其他補助款項,將確認為遞延收益,在相關項目完成后分期計入損益。
根據三安光電發布的2017年年報修訂版數據可知,三安光電收到的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4.85億元,而當年其總營收為83.9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31.64億元。也就是說,2017年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占凈利潤的比重為15.33%。
翻閱歷年財報可知,與公司正常經營業務密切相關,符合國家政策規定、按照一定標準定額或定量持續享受的政府補助除外,2014年、2015年、2016年三安光電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5.05億元、5.94億元和5.02億元,占當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比重分別為34.54%、35.04%和23.17%。
“在三安光電問題上,把補貼部分扣除算一下,利潤率還是高于一般同行的。”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耿博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會計準則取消了“補貼收入”科目,原來記入“補貼收入”的政府補助都計入“營業外收入”科目核算,而投資補貼是各地方政府招商的普遍手段,只要是政策鼓勵發展的行業均是如此,從短期看有助于短板行業和優勢企業快速成長,但長遠看,一方面要考慮市場化公平競爭的能力,另一方面更好地營造環境和氛圍。
事實上,三安光電的行業領導地位,一部分原因便在于早期接受政府設備購置的補貼款項,從而迅速擴大規模。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7月,三安光電蕪湖子公司與蕪湖市政府簽訂了《MOCVD設備補貼補充協議》,平均每臺設備政府補貼1000萬元,而每臺設備價格為2000萬元左右。通過把握政策紅利期,三安光電得以以較低的成本迅速擴大產能。